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代服飾圖案元代文人山水畫的藝術體現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文人畫在中國繪畫史上有著不容忽視的地位,它不如皇家繪畫般富麗堂皇,不像民間繪畫那樣貼近生活,它自成一派卻別具韻味。而服飾發展的歷史長河中,元代文人山水畫在現代的服飾圖案設計中也可以體現,同時繪畫中的元素也是被大眾普遍喜歡和接受的。
關鍵詞:文人審美;精神境界;服飾圖案;時代感
文人畫顧名思義是由文人士大夫所創的畫作,這些畫作的特點是具有文人情趣。元代政治的變化使得許多文人視入朝為官為恥辱,于是大批文人仕士隱匿山林、寄情山水。然而在文化面前人人平等,這一時期的文人山水畫成為寄托當代文人情感的媒介。而服飾的時代感是指現代服飾要適應當前生活的需要和審美。縱觀服飾發展史,服飾的發展主要分為兩類,一是傳承了民族特色獨立而緩慢的發展;一是跨越世界流行方向的快速發展。如今社會的快速發展適合后者,而后者的發展需要前者為靈感,兩者相輔相成。將元代文人山水畫的風格元素融入現代服飾設計中,越來越被更多的人接受喜愛,這樣的設計體現了服飾的獨特性。
一、元素簡練
山水畫家學古而不擬古,并在此基礎上加入了對生活中的獨特見解,同時更加突出表現自己的內心世界。山水畫作為中國本土的傳統繪畫,每個時期它都有不同的神韻,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這個時期獨特的藝術潮流。元代山水畫受當時政治文化的影響,它更追求個人主觀精神情感的表達,因此構圖精巧簡練是其重要特點之一。而服裝圖案是根據美的規律創作的藝術品,其構圖要素對服飾的圖案設計來說是至關重要的,“變化的統一”是服飾圖案設計的創作準則,圖案沒有變化就會單調乏味;但過于復雜反而會給人瑣碎、繁雜的感覺,這時借鑒精巧簡練的元代山水畫便顯得尤為重要。簡單的以幾何形為元素的構圖樣式就是簡練的經典代表,它具有時代感、規律性強、易與工藝結合的特點,同時它使服飾具有層次感和豐厚感,因此不論是從時間、空間,還是應用范圍上來看,都具有很強的適應性。
二、筆簡意周
水墨是中國畫的一種工具,但在其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它逐漸被抽象化為一種文化。筆和墨水不再局限于自己的功能,而是被賦予了更多的文化和精神內涵。隨著文人畫的進一步發展,筆墨逐漸處于更加突出的位置,它能夠更好地描繪文人士大夫的精神世界。元代繪畫中山水畫屬于中國美術史中璀璨的一筆,其中元初的趙孟頫,他作為典型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主張在繪畫中引入筆法,這一觀點對中國畫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書畫融合”理論無疑為中國畫創立了另一種審美標準,并成為中國畫不可動搖的核心原則。唐代張炎元反對無痕的繪畫方式,尤其厭惡“吹云”、“潑墨”等技法,他對筆法的關注和重視反映了文人對繪畫的普遍態度,即作品中的“用筆”應具有骨韻。繪畫中采用麻包法、干刷、線條清晰,墨線的細微變化使整個作品更加含蓄、空靈。圖案的設計也體現筆觸感,這反映了線的重要性,虛線也是圖案的基本表達技術,在圖案描繪中也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而線描既可以描繪形體輪廓與結構,又可分割面塊,豐富層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表現明暗關系,增強畫面的生動感。不同的服飾面料具有差異,它們各有效果,面料的軟硬厚薄等都會給人不同的感受,并決定著服飾的特色,而服飾上的圖案是對原布料的第二次改造,它可以使原本毫無特色的面料增添藝術感,并最大程度的開料的潛能。1.撇絲法撇絲的方法是用刷子和顏料畫出致密而整齊的線條,這些線條可以是整齊均勻的線條,也可以是頓挫、粗細、疏密有致的密集線條,總之,一定是較為密集的線條。這樣可以表現出服飾圖案的質感,同時可以增加層次和立體感,最重要的是可以增加表現力。這種圖案的特點是生動、活潑,它可以使自身的形具有方向感、靈動感,還可以使面的輪廓得到加強。2.枯筆法枯筆又稱干筆、燥筆,是以較禿的筆蘸干而濃的顏色迅速掃出枯澀的效果,這種是國畫常用的表現技法,尤其在繪畫山石的時候,用這種畫法可以表現出山體的粗礦狂野,給人不拘一格的感覺。現在的服裝上也會運用枯筆法的,這樣反而會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這種技法繪制出來的圖案具有單純質樸的感覺,還可以使服飾有一種古韻之美,增加服飾的韻味,在創新的同時增添了服飾的文化意蘊。
三、崇尚意趣
元代的繪畫變革主要為了解決兩個問題:一是變描為寫,一是避俗求雅。為了解決第一個問題,“以書入畫”產生,將書法中的用筆方法運用至繪畫中;而第二個問題的解決方法是由重色彩轉變成重水墨,元代的文人畫家對墨的要求是既要滿足繪制圖案的需要,也要可以展現出作者意境情懷。用簡單的筆觸和淡淡的墨水,在稀疏中營造出一種“禪境”以及自然虛幻的情懷。而服飾中的圖案設計的構思亦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它包括素材、形象、配色的選擇,甚至對構成形式也有要求。當然它還需要考慮使用功能、消費對象、工藝制作等因素,但總的來說,主要通過形、色、構成三個方面來確定的。當代服飾設計的圖案汲取了水墨畫的黑白灰,宣紙與墨色的暈染以及肌理效果來表現單純、天然的圖形,并塑造自然的田園風、禪意風的造型樣式,結合絲、棉、麻天然織物表現的水墨圖案的服飾品成為一種時尚。
四、總結
圖案設計是用于服裝的設計,這是服裝的風格,是材料和顏色背后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服裝設計的靈魂。因此,我們在繼承傳統的同時需要結合現代服裝圖案的特點,以滿足現代設計的新要求,并通過創新將它們與自己的設計作品相結合,并加以發揚。好的設計既是源于生活,也是來自心靈,靈感是藝術設計的靈魂,主題是藝術設計的脈絡,而元素是藝術設計的實體血肉;我們要在生活中挖掘靈感,找到主題,再運用老祖宗留下的財富為設計元素的組成部分,同時結合現代設計的發展趨勢,做出優質的設計產品。
參考文獻:
[1]沈從文,王㐨.中國服飾史[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8.7.
[2]張香姬.元代文人山水畫的造境研究[D].吉林:延邊大學,2008.
[3]鄭述明.淺談元代文人山水畫家的形神觀[J].大眾文藝,2016年22期.
[4]何企新.山水畫技法[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4.3.
[5]杜哲森.元代繪畫史[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0.6.
[6]何加林.凝視的空間:淺識山水畫境界的契機[M].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08.3.
[7]王鳴編.服裝圖案設計[M].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5.
[8]王群山,王羿.服飾設計元素[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13.10.
[9]劉平,楊杰.“互聯網+”背景下文創產品的設計趨勢及方法[J].大眾文藝,2018,(19):121-122.
[10]吳昊冉,邢小剛.企業形象設計中“中國紅”的應用研究[J].大眾文藝,2018,(21):82-83.
[11]戴艷,田曉冬.論衍生產品設計的設計與開發[J].大眾文藝,2018,(22):145-146.
[12]尹曉惠,郁舒蘭.從形態語義學分析南京云錦圖案[J].美術教育研究,2018,(11上):20-22.
[13]李青璇,丁山.綜合材料在當代繪畫中的應用分析[J].藝術評鑒,2018,(19):36-37.
作者:田襄齊 陳瑋 熊瑤 單位:南京林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