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文化特色與工藝美術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工藝形象與傳統倫理道德相互融匯
中國的工藝思想向來對造物在倫理道德方面的感化作用非常重視,在使用方便、形狀顏色得以滿足的同時要求符合倫理道德的要求。在中國傳統的工藝美術當中,圖案、造型、尺度或者紋飾都具有特定的寓意,在這些造型當中都是以遵循傳統的倫理道德觀念為前提的,在造型千變萬化的同時又與倫理道德相聯系,由此可以看出,傳統的文化教育、倫理教育在工藝美術中的重大作用。
2工藝美術產業和教育相結合的實踐特色
2.1中國元素與工藝美術相結合中國的工藝美術不是純粹單一的模擬、再現事物,而是通過其外在形態去描繪表達出特定的氛圍、格調、趣味和風尚,并能同時滿足人們的審美要求。對于工藝美術來說,其審美學特征是用來滿足實用的需求,使得工藝品體現出工藝美、材質美和裝飾的美感,然后才在此基礎上尋求別致的形態、巧妙地構思和深刻的內涵。中國藝術將對工藝品的審美行為轉化為漫長而緩慢的時間過程,使人們在反復體會中得到不斷地滿足。例如,在鑒賞鈞窯瓷器時,人們可以通過瓷器釉色的呈現出的不同顏色去鑒賞,鈞窯瓷器的乳濁釉的顏色是非透明的顏色,很大程度接近于藍色,顏色較深的稱之為天藍色,比較淡的稱之為月白或者天青色,釉中散發著淡淡優雅的光澤,釉色美輪美奐,更為驚奇的是由于鈞釉里面含有微量的銅元素,在一定的窯內環境下能產生不同變換,有時在青色釉色中出現一抹紅色,像極了藍天下的晚霞;有時呈現出紫色的斑片,如同飛渡的晚霞。這種意境所散發的濃濃“中國味”,迷倒了無數的中國人,它同時也體現出了深厚的審美境界,這種境界是一般西方人難以體會到的。因為人類的歷史像不斷流動的河流一樣,所處環境、地勢不同,流動的速度也跟隨者變化,正是由于歷史發展的這個特點,使得美術作品不斷地發展同時也保留著時代特色。在觀賞同一種歷史背景下的藝術作品時,不同年齡階段的人就會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中國藝術中最精華的部分就是中國工藝美術,它是外在和內在的完美統一,可遠觀也可以近距離把玩。工藝美術追求的內在意蘊只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變得越來越深厚。
2.2工藝美術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工藝美術的材料在審美上不是以精貴或者廉價來判定的,它主張“因材施藝”。中國傳統工藝美術在裝飾或者造型上面都是依據材料的原始特性,充分利用或顯露出材料的自身美感,著種特性使得工藝美術做出來的物品恬淡優雅、自然天真而又別具情致。工藝美術的作品要求能夠直接使人大腦中產生知覺、感覺和表象,從而進一步產生聯想,使內容和形式相結合的美才是工藝美術所要展現和表達的美。內容產生形式,而內容又包含在形式里面,任何藝術美都是包含和反映生活的,工藝美術作品所展示的形象,不但具有獨特鮮明的個性。而且還能反應出一些社會本質,寄托著藝術家的審美情感和審美理想。
3教育在工藝美術中發揮的作用
材料的選擇和利用決定著一件工藝美術作品的成功。要根據不同材質的原材料充分合理的取其所長,為將要表現的內容服務,達到理想的藝術效果。例如,蘇繡在日本引進了先進的電腦繡花技術,玉器廠從外面引進電動水凳的技術等。說明藝術和科學技術、傳統工藝和民間工藝與現代工藝是可以互相融合,使工藝美術在科技發展的時代表現出該時代所具有的特色。我們在進行工藝美術教育的同時,要看出自身工藝特征在在制造過程中被材料、制作水平的限制發揮程度。發揮程度越高,美學價值就越大;對工藝美術從業人員的教育使工藝美術的發展源遠流長避免工藝的失傳,加大對工藝美術的宣傳,讓更多人不局限于古董鑒賞這個方面。
4結論
工藝美術行業不同于一般的手工業,它同時具有工業生產的特點。工藝美術作品在生產過程中又包含著藝術要素(色彩、造型、構圖),融匯著制作者的審美觀念、社會經驗、藝術修養等內涵,它的特點是將藝術技巧和工藝技巧轉化為商品價值,是集經濟教育、文化教育為一體的特殊領域。
作者:王其云單位:包頭輕工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