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聽力教學建構主義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教師教學內容單一,教學方法不夠靈活,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第一,教師的教學內容以固定的教材為主。當然,這些教材都是經過編者精心編寫而成的,但教材的內容并非適合所有的學生。另外,一部教材從編寫到出版再到推廣,勢必會有滯后性。第二,教學方法不夠靈活。雖然已將多媒體運用于英語專業聽力教學,但大多數只是將多媒體作為一種簡單的播放工具,教師操作,學生接受,教學在聽音———講解———復聽———再講解的機械流程中循環。在這樣一種單一、機械的環境下,學生容易疲憊、走神,難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進而對聽力教學效果產生極大的負面影響。
(二)多媒體教學的弊端由于上述的問題,學生在一段時間的學習和訓練之后,看不到明顯的效果,容易產生焦慮情緒。心理學家的研究表明,在焦慮水平過高的情況下,心理語言活動過程會處于抑制狀態,思維變得遲鈍,學生越是聽不懂,焦慮程度就越高。如果在課堂上學生一直受挫、失敗,就會產生嚴重的焦慮,會破壞學習情緒,甚至喪失學習聽力的信心。而多媒體授課形式,教師處于操作臺上,學生面對屏幕,教師與學生之間缺乏面對面的溝通與交流,教師不能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進行疏導和幫助。
二、建構主義理論對聽力教學的啟示
建構主義教學思想強調以學生為中心來進行教學。學習的過程是個體建構知識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是學習、認知和信息加工的主體。其次,主張在實際情境中進行教與學。認為在真情實景的體驗中,借助于必要的學習資源,才能積極有效地建構知識,重組認知結構。再次,教與學的整個過程離不開師生、生生之間的協作交流。最后,教師要為學習者設計教學環境,提供各種資源,鼓勵學習者主動探索并完善知識體系的建構。
在上述教學思想的啟示下,教師應遵循“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在教學中發揮導向作用、組織作用,課堂上開展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最大限度地讓學生參與學習過程,幫助他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努力營造真情實景,讓學生運用已掌握的語言能力進行交際,突出語言的實用性,從而提高教學效果,最終實現教育目標。
建構主義的學習理論和教學觀對聽力教學的啟示體現在下面兩個方面:
(一)關于教師首先,轉變教學理念,以學生為中心,發揮教師的導向作用,串聯起語言知識、語言技能以及自主學習能力三大板塊。其次,選擇合適的素材,靈活運用教學方法和手段。教學中做好三個階段的工作:準備階段、實踐階段和反思階段。準備階段:課程準備階段,教師應先闡明聽力學習的特點、難點和方法,讓學生認識到聽力學習的艱巨性和漸進性,幫助其構建正確的學習觀和學習策略;材料準備階段,教師須做好引導工作,讓學生了解一些相關背景知識,或通過圖片來激發學習興趣,消除緊張情緒,為新信息的輸入做好準備。實踐階段:要有針對性地、也要有創意地選擇符合教學目標的材料。合理設計教學任務,引導學生把重點放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上,而非答案本身。在求證的過程中,幫助學生學會利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通過分析、思考、判斷進而理解所輸入的新信息。同時輔以聽讀、聽說、聽寫練習,幫助學生完善知識體系,提高語言輸入轉化為語言所得的效率。反思階段:通過對課堂教學實踐的深入思考和總結,有助于更好地把握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以及教材、媒介之間的關系,進一步優化教學理念、方法和策略。
(二)關于學生首先,轉變學習理念,成為學習的主動參與者和探究者。其次,由孤立的學習者轉為合作學習者。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共同探討、充分交流和合作。在入學之初,學生首先要了解聽力課的實質和目標,聽力是通過“量”的積累才能達到“質”的飛躍,也就是讓學習者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第二步,明確教學大綱,了解學習任務。了解了課程的目標、進度、教師對學生的要求、測驗及考試等方面的信息才能做到心中有數。第三步,積極主動參與課堂活動,完成聽前、聽中和聽后所布置的任務,并在課外練習中發揮合作的優勢,強化技能,積累知識。第四步,要將聽、說、讀、寫結合起來。聽提供說和寫的語言輸入和質量保證,訓練讀的速度和感覺,說和讀為聽力技能的發展提供支撐,通過寫來整理和培養英語語言思維,從而全面提高語言運用能力。第五步,要學會反思。在反思中提高自我認識、自我評價以及自我發展的能力。
三、結語
總之,聽力能力的提高是一個漸進、復雜而困難的過程,需要師生雙方的共同努力。教師在教學上轉變觀念,靈活運用教學方法和手段,合理安排課程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主動性,輔以聽力技能的訓練和培養。學生要發揮主體性價值,積極主動參與課內訓練與課外拓展,明確目標與任務,下定持之以恒的決心,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使聽力這個原本薄弱的環節盡快轉化為形成和強化英語實際應用能力的有效平臺。
作者:周密單位:西安醫學院英語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