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外語教學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在“互聯網+”背景下對建構主義教學理論進行闡述,進一步對理論根源以及近年來的發展進行了梳理研究,從而得出“互聯網+外語教學”與建構主義相結合的新型教育模式順應時代潮流,師生能夠充分互動,體現了英語課堂的高效性的結論。
關鍵詞: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外語教學模式
在現代網絡平臺的蓬勃發展和通信技術的逐漸崛起下,傳統行業受到的沖擊也越來越大。在時代的浪潮沖擊下,“互聯網+”應運而生,互聯網與各個傳統行業深層次融合,將會創造出一個嶄新的發展形態。在這個科技時代,最需得到科技扶持的領域——教育也不甘落后,尤其是在我國高校外語課堂上,教師既要做到與國際接軌,又要學會使用各項信息科學技術。高校外語課堂在新科技的加持下不斷發展進步,走入了改革創新的新路線中。運用網絡創造學習新機遇建構更多的高校英語發展平臺,就是本文的主要探討方向。這就需要各教育工作者提升自己的個人能力,刷新腦中的固有思想,關注周邊的互聯網新變化,利用新技術為自己的課堂添磚加瓦,真正實現外語課堂與網絡相結合的新模式。
一、什么是建構主義
認知學習理論是國外的一種主流學習理論,認知學習理論將學生作為信息的加工主體,教師僅僅是教育的“旁觀者”。而建構主義正是從認知學習理論演變發展而來,并且升華了認知主義的主題,從認知主義理論的深層不斷挖掘,意識到人類的學習過程不是簡單的構造過程,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有自己的規律,同樣人類也有自己認知形成的規律需要去摸索。傳統的教學模式完全以教師為中心,“填鴨式”教學讓老師與學生苦不堪言,老師講什么學生就聽什么,囫圇吞下,既枯燥無味,又沒有自己的思考過程。在日益發展的網絡時代,學習者們不再一心研習前人所傳承下來的知識,而創新才是起決定作用的核心價值。在新時代中大力培養創新人才是體現教育能動原力。在知識的海洋中培養創新人才,必須幫助學習者建立獨一無二的、個性化的知識體系。為了培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僅僅是輔助者,負責創造合適的學習情境并引導學生,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分解和重組,在信息解碼的過程中領會學習的真諦,獲得想要的知識。這種教育模式下培養出的學生將會對社會整體人才水平的提升和整個教學改革進程的推進產生深遠的影響。建構主義思想逐漸影響中國的學者們,他們不斷思考如何在課堂中使用和優化建構主義,發揮其強大的生命力。一些學者認為建構主義要不斷順應時展,作出相應的調整,不是一味地在自己的定義中止步不前,內部經驗和外部新知識要達到統一;還有人認為完全可以依照建構主義的思想設計教學資源,在其他各項信息資源的支持下,以學生為中心,創設合適的情境,開展合作學習,豐富學習過程,最終達到一定的效果。雖然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在21世紀初才被我國引入教學研究,但它一經引入即體現出強大的影響力和號召力,各教學門派紛紛效仿,從學習背景、學習情境到學習主體等全部開創了全新的視角,推動了國內教學方式改革。
二、“互聯網+”的三種教育新形式
1.教育平臺的新形式以往的教育平臺基本上都是傳統的課堂,輔助形式只有書本和練習冊。在如今網絡高速發展的背景下,學習資源來源廣泛,如文庫、百科、網站、論壇、微博、等等,網上一搜便出現海量的英語學習資源。與傳統學習資源相比,種類更加多樣化,不僅包含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也應有盡有,下載、收藏、分享一鍵點擊即可,方便、快捷且簡單易操作。還可直接搜集國外網站的原聲音樂和影視作品進行賞析,給予學生視聽享受,而且在愉快的氣氛當中就學到了知識,這些都是傳統資源無法比擬的。
2.交流溝通的新形式以往的教學交流形式非常局限,學生猶如“會說話的啞巴”,從來不敢正面展露自己的英語口語。而在互聯網平臺上,學生可在線上隨時鍛煉自己的英語口語,可以和老師、朋友甚至陌生人進行溝通交流,避免了面對面的膽怯和尷尬,實現了以前想都想不到的英語鍛煉模式,還對學生與陌生人的社交能力和對周圍事物的反應能力的增強有著難遇預估的幫助。
3.輕松學習的新形式學生在“網上沖浪”過程中學習新知識,利用音頻和視頻即可找到自己感興趣的部分,或在不經意間學習到英語資源。同學間互相分享相關的有趣視頻、老師提供高質量的娛樂內容等都會在潛移默化中提高雙方的學習效果,達到娛樂中學習、學習不枯燥的目的。高校外語教師可以利用計算機、多媒體等新技術梳理收集網絡資源,再進行分工整理與優化,并結合每個單元重點信息知識進一步提煉有針對性的個性化的教學內容信息。
三、“互聯網+外語教學”與建構主義相結合的新模式
隨著當今社會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不同的行業都找到了自己的新出路。而這種教學模式就是當代教育順應時代潮流、積極改革創新后所呈現的一種新型教育方式,旨在將前沿互聯網技術與教育有效地結合起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大大推動了教育教學改革。在信息時代中,號稱“第四次工業革命”的信息化變革滲透到生活中的各方各面。對于外語教師來講,互聯網與外語教學結合可以大大提高備課效率,幫助教師尋找優化的教育資源,教育不再局限于“你聽我講”,而是借鑒各種互聯網平臺、ppt、線上教學等方式與學生交流;對于學生來講,互聯網具有高效化、快速化、便捷化等特點,成為高校英語學生學習的好幫手,各種新穎的外語教學模式和外語教學資源能有效地刺激學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這種模式下成長的學生往往比傳統教育下的學生創新度高、理解力強;對于社會環境來講,“互聯網+教學”成功地做到了互聯網中有教學、教學離不開互聯網,對于二者的發展都有著極大的貢獻。如今在教育行業興起的各種新型教學模式正是順應了“互聯網+教學”的時代潮流,而在以這些新教學形式為基礎的英語課堂上,教師和學生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最多的訊息,深奧的知識在輕松愉悅的氛圍內即可理解透徹。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利用學習平臺發掘所學內容,在互相合作、互相學習中做到了以學生為中心,自主構建新的語言文化知識。從建構主義的角度來看,學習環境就是課堂教學,學生以自己為主體,利用相關工具和充分的教學資源來構建知識體系,同時進行相互合作和相互支持,能夠充分的互動,體現了英語課堂的高效性。互聯網為高校外語教學帶來了難以量計的優秀資源。這些資源拋卻了傳統素材的單一乏味性,往往與社會熱點、前沿理論等有著深遠的聯系。所以,新時代的高校英語教學應與時代建立緊密的聯系,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指導,以互聯網為工具,為學生提供豐富、新穎、有內涵的學習資源,搭建自主化、創新化、高效化的教學平臺,促進技術與課堂的深層融合,這對全面提升教學效率、引導教學方式改革、提高學生整體素質有著無比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何克抗.建構主義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與教學設計[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143(5):74-81.
[2]張克永,楊雪,黃海林.基于移動微博的中美俚語文化交流傳播設計[J].現代教育技術,2012(7):78-82.
[3]鄭云翔.新建構主義視角下大學生個性化學習的教學模式探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5(4):48-58.
[4]祝智庭.教育信息化的新發展:國際觀察與國內動態[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2(3):3-13.
作者:陳晨 單位:吉林財經大學公共外語教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