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跨文化交際語用失誤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跨文化交際,顧名思義,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進行交流的過程。文化和語言關系密切。Sapir(1921)認為,語言和文化相互依存,二者關系密不可分。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通過語言來體現,影響著語言的使用和表達。
語用失誤顧名思義,指說話者在使用語言時造成的失誤現象。語用失誤包含語言失誤和社交語用失誤。語言失誤主要指使用者在語言的表達結構、選詞等使用上的錯誤,社交語用失誤則指語言使用者因不了解或者不重視相關文化背景而使用不合場合的語言。
跨文化語用失誤的原因Wolfson(1989)指出,跨文化交際中失誤產生的兩種原因,一是不同文化背景導致語言使用者產生的不同的價值體系使不同人對某些語言成分有不同理解,導致差異甚至誤解;第二個是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常依自己本族文化的價值體系來理解對方語言,從而誤解甚至歪曲語義。
三、中西方文化中稱呼語的禮貌規范
3.1稱呼語及其研究稱呼語,指稱呼別人自己的詞語。稱呼語可以使交流更便捷。稱呼語是民族文化的體現。英漢兩種語言有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因而在稱呼語的使用上也不同。何自然(1997)指出,在言語交際中人們首先考慮的不一定是合作,而是話語的合適與否、得體與否,即禮貌問題。
3.2中西方稱呼語使用對比
3.2.1稱呼語與民族文化民族文化差異會導致稱呼語差異,西方國家推崇個人至上,強調“人格獨立”,直呼其名很常見;中國深受封建宗族制的影響,強調“長幼有序,男女有別”。
3.2.2英漢稱呼語使用差別
(一)親屬稱呼親屬稱呼,指有血緣關系的人們之間所用的稱呼語。中國強調禮儀尊卑,親屬稱呼種類也很多。漢語親屬稱呼名有:外公、爺爺、岳父等等??傊谟H屬交際過程中一定要做到長幼有序。而英語國家類似漢語的親屬稱謂就少多了,英語親屬稱謂用13個名詞(father,mother,son,daughter,brother,sister,uncle,aunt,nephew,niece,cousin,husband,wife)和幾個修飾語(great,grand,step,half,second,in-law)就可以包含所有的同胞、血緣關系(汪榕培,1997)。
(二)頭銜職位稱呼漢語文化等級色彩重,稱呼他人時一般要明確對方的職業身份,以符合“禮貌原則”,如“張老師”、“陳醫生”等等;在英語國家,人們則傾向直呼其名,用Mr.或Miss/Mrs加名字即可。
(三)敬稱及謙稱稱呼漢語文化強調禮儀規矩,注重“謙遜準則”和“贊譽準則”,常用貶己來尊人,如對尊敬的人或不熟悉的人一般敬稱“您”,而謙稱自己為“鄙人”,自己家屬為“犬子、愚弟、小女、內人”等等;英語國家推崇個人價值,日常生活中直接用“you,I,he,she,they”,古英語詩歌中有“thou”來敬稱對方,現基本已不用。
四、跨文化交際中稱呼語引起的語用失誤
跨文化中稱呼語引起的語用失誤多因稱呼語沒有做到禮貌原則。漢語文化推崇老者,常在姓氏前加個“老”字以示對對方的尊重,如“老王,老陳”等;但如果用在外國人前,則會引發誤會。在西方社會,老被視為是個禁忌詞。
五、跨文化交際失誤對外語教學的啟示
綜上,跨文化交際中僅稱呼語也可能引發矛盾,在當前國內使用外語最多的外語課堂上,更需要注意融入跨文化理念。
5.1結合語言教學與跨文化教學語言與文化必不可分,脫離英語文化環境學習英語會降低學習效率。英語課堂更要學會與實際文化相結合。
5.2注重提高跨文化交際意識光有語言知識是不夠的,日常生活中要時刻有文化意識,交際中尤其要注意不同文化的禁忌,不斷提升自己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六、結語
稱呼語承載著非常豐富的文化內涵。在跨文化交際中,要準確理解和使用稱呼語,以免造成使用失誤。
作者:萬莉 單位:蘇州大學外國語學院2013級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