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談中西茶禮儀文化與職業英語教學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在職業英語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存在諸多問題,尤其是缺乏文化內涵,加上學生實踐技能的熟練度不夠,從而影響了職業教學與人才需要之間的匹配度。結合中西茶禮儀文化的具體內涵看,其中所具有的內涵理念,值得被我們有效應用。本文擬從當前職業英語教學活動的不足認知入手,結合職業英語教學活動開展的具體訴求理解,通過分析中西茶禮儀文化的客觀認知,從而探究中西茶禮儀文化與職業英語教學活動的全新融合思路。
關鍵詞:中西茶禮儀文化;職業英語;教學機制;結合思路;融入策略
提起茶,人們所首先想到的一定是我國豐富多樣、歷史綿柔的茶文化。事實上,正是在我國廣袤的土地上,不同的土壤、氣候條件等種種因素,從而形成了口味、風格種類多樣的茶文化,從古至今,都被人們所推崇和喜愛,才得以形成了歷史悠久的茶文化產業。
1當前職業英語教學活動的不足
認知職業英語的發展中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和難點,面對基礎薄弱的學生狀態,改革教學模式,提高教師的文化素養,特別是要注意發現和引進對學生學習有直接作用和教育導向的文化內容與職業英語教學相結合。鼓勵學生積極走出課堂,融入客觀、具體的社會實踐中,在具體的實際應用中,使其所學有所應用,并且在這一過程中,不斷提升自我主動學習的能力。事實上,在當前開展的職業教學過程中,其忽略了“職業”二字的具體內涵,職業不僅是指具體的應用要求,同時更重要的是應用內涵,因此,客觀全面的分析職業英語教學活動開展狀況,將為我們實施具體的教學方案提供有效幫助。不僅如此,現階段,整個職業英語教學過程中,其文化因素的不足,從而大大限制了英語教學的匹配度和應用成熟度。此外,就職業英語教學活動而言,其在開展時,必須注重的是完善職業要求,豐富職業元素的融入,結合當前職業活動開展的具體要求,從而實現整個職業教學的最佳效果。但是目前我們在開展職業英語教學過程中,缺乏必要的文化元素融入,進而影響了職業英語教學的內涵底蘊,從而使得很多經過職業教育培養的學生,很難滿足當前的用人訴求。
2職業英語教學活動開展的具體訴求
理解職業英語教學的根本目的,除了提升學生的英語讀、寫、說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成為具有高素質、全方面的文化群體,學習禮儀正是修身養性的一個重要途徑。從狹義的角度來看,僅僅通過中西茶文化禮儀來作為職業英語教學的內容有些狹隘,但細探究來看。茶文化禮儀,不僅僅是單方面的因素下,才得以形成和發展而來的,整個中西方的歷史文化發展脈絡和文化背景,都是這種文化孕育的大背景。比如說,從歷史演變的角度來看,中國的禮儀文化,向來都是含蓄、保守不張揚的。而西方國家的茶文化中,沒有經歷太多的歷史沉淀,所經歷的歷史變革也不相同,因此,整個文化環境中,其文化內涵等都較為直接、簡單、快捷。就茶禮儀形成的歷史文化背景作為一個切入點進行英語教學,也是職業英語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教學內容。除此之外,還有形成茶禮儀差異的人為因素,文化的記載和傳承是通過人來完成的,我國的茶農在勞作期間,通過與茶的相處和研究有著深厚的人文情懷,特別是在當下的生產條件下,人們為了保證茶葉完整的品相,都采用人工手工采摘。在這樣的勞作下獲得的勞動成果,他們會更加珍視。西方則是重機械化程度,人文情懷相對薄弱。諸多的因素值得我們引發,是不同文化作為課堂教學的思考點與職業英語教學相結合進行探究。
3中西茶禮儀文化的客觀認知
在中國的茶禮儀文化中,有很多所謂的“條條框框”,且不說,在古代文人墨客的茶臺上,招待客人品茶需要沐浴、焚香,也要有絲竹音樂為其伴奏,營造一種超然世外的寧靜,靜靜地煮好一盞茶,感受其在舌尖和味蕾給人美的感受,引發人詩興大發,甚至感悟人生。這樣的境界,我們只能在一些古書的記載和描述中去體會,難得在當下喧嘩的世界中能有如此的領悟力。但是茶禮儀文化,給我們傳達和整合留下的精髓的東西卻是不可舍棄的,而且更是一種寶貴的財富。尤其是當前在整個時展背景下,該文化體系出現了全新變化。就中西方茶禮儀的差異和不同來看,先說,我國茶禮儀的“茶”,我國有著紅茶、綠茶、白茶等,這些都是我們囫圇吞棗所劃出的具體分類。我國的信陽毛尖、安溪鐵觀音、西湖龍井、云南普洱等諸多名茶都是中國大眾熟知并且喜愛的好茶。當然,對于茶葉產品來說,不同的產地,不同的口感,往往也有著完全不同的保養療效。提到西方的“茶”,提到西方,我們首先應該想到的會是咖啡,是咖啡豆磨合而成的沖劑,這是西方人的最愛。但西方在時展中,也有著自己的“茶葉”品嘗習慣,他們的生活習性和理念的差異,決定了他們獨特的制茶模式。我國講究保持茶葉本真的形態的味道,就算是經過幾番繁瑣的工序而制成的茶餅,經過專業的烹制仍能看得出他本真的形態和色澤。而西方對待“茶葉”,則不然,西方的茶都是經過精細加工,其制作保存工藝與我國有很大的差異,他們更趨向于把茶碾碎制作成粉,裝置在茶包內進行泡制品味。當然,西方茶文化形成過程中的歷史背景,其產生在西方資本主義時代。此時,整個社會財富積累大大增加,尤其是西方自身的飲茶文化,大多興起于貴族生活之中,所以整個文化機制中有著完全不同的文化要素。可以說,中西方自身對待“茶葉”的處理不同,自然也決定了中西方的烹制方式的禮儀差異,我國喝茶喝的是一種意境和心態,更講究的茶愛好者會用明火現煮茶,中國人認為,不同的茶要用不同的器皿,才能相得益彰的體現出茶的最真實的味道,對煮茶和泡制茶的容器都頗為講究。西方則不然,他們的茶,多已經失去了茶葉的本色,以茶包粉的形態存在,所以,在西方快節奏的生活下,他們多以熱水泡之而飲用。相比與我國而言,其主要根據茶葉的不同的色澤和口感,去搭配陶瓷、鐵器等器皿。西方從皇室飲茶開始,形成了以銀制器皿為主的茶文化。形態大小各異的玻璃器皿是西方茶具的主打。我國喝茶都是純凈水或烹制或泡之,只求品得大自然饋贈的茶尖嫩葉的茶香味;西方品茶則不然,他們不喜這種他們認為的寡淡的飲法,他們會有多樣的“調味品”與茶葉搭配,奶、糖等等。更追求味蕾的豐富和刺激感,這也許就是中西方人飲茶文化中的差異。
4中西茶禮儀文化與職業英語教學活動的全新融合思路
在全球融入背景下,茶逐漸傳遞到西方,并且形成了有著自身理念的西方茶文化??梢哉f,西方同樣對茶文化有著自己的品讀,由于不同區域文化所造成的文化差異,從而使得中西方的茶禮儀文化之間,也形成很多的不同之處。這些所謂的不同,并無對錯和好壞之分,這只是在大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習性的差異下形成的文化差異內涵。中西方飲茶,重點都不在乎于“喝茶”這件事,因茶而聚,與好友、同事促膝而談才是其本質。中國人以茶會友,會到一個有著古色古韻的茶店里,那里可以自己動手烹制煮茶,也有受過專業訓練的茶藝表演者身著茶道服飾進行茶藝表演,伴有中國古典音色的古琴、古箏等弦樂之音。在靜謐的環境,讓人心平氣和敞開心扉進行交談、品茶,重在感受茶的味道。而西方的茶禮儀文化同他們的大文化背景一樣,是開放式的,也許會有三五成群的好友在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在一個露天的陽臺上,撐起一把遮陽傘,這樣的品茶,也多有豐富的甜點、點心作為組合出現在茶幾上,在品味茶的同時,感知完全不同的文化內涵。茶禮儀文化的差異,要被大家所了解和接受需要媒介的傳播和引導,同時結合兩種禮儀文化的具體差別,能夠為我們當前開展各項活動提供有效幫助。尤其是在我國職業英語教學中,就可以通過對中西方的茶文化禮儀的內涵和差異解讀,作為整個課堂教學活動的一項研究內容,甚至是一個切入點,進行英語教學活動。這樣的結合,不僅為職業英語課堂教學提供了教學素材,同時也是對文化的更深一步的解讀和剖析。我們都知道,在職業英語教學中,面對的學生群體,其自身的英語學習基礎較為薄弱,整體的水平也不高,尤其是缺乏應有的英語知識應用能力,因此,面對這樣的教學全體,其需要從多方面著手,進行課堂改革創新和大膽改造,從多方面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熱情。當然,把茶禮儀文化融入英語教學活動之中,實際上就是一個很好的教學素材創新。通過具體改變傳統的課堂授課模式,讓學生在動手中進行英語學習。此外,還可以考慮開設專場的中西茶禮儀課程,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英語的對白和授課,要求學生按照中西方茶禮儀的差異,親自動手操作,烹制茶品,既是對文化的一種學習,同時又使得英語課堂的授課更豐富。
5結語
在多元化發展的背景下,茶文化已經發展成為一個成熟、獨立的體系,并且使得整個茶文化內涵,完全滲透到我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而這也逐漸發展成為我國在對外經濟、文化交流過程中的重要紐帶。茶文化在悠久的歷史沉淀下,形成了極具自身特色的茶禮儀文化,尤其是其逐漸與我國各種文化理念相結合,從而形成了這種有著人文氣息的文化。在該文化體系中,其不僅僅是茶葉烹制過程中所形成的一種硬性需求,更是人類自身對精神文明的更高追求。
參考文獻
[1]馬中紅.以內容為依托的教學法在大學英語傳統文化教學中的應用[J].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19):131-132.
[2]陶正娟.高職院校計算機基礎課程的實施現狀及對策研究[J].高等職業教育(天津職業大學學報),2014(11):146-149.
[3]李春苗.試論職業指導在推動實現更高質量就業中的作用和重要性———現代技工教育學生管理工作中的職業指導創新應用[J].現代管理科學,2015(15):232-236.
[4]孔生林.基于職業能力發展的邊疆高職教育改革與探索———臨滄師范高等專科學校人才培養改革探索之路[J].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16(7):139-142.
[5]徐國慶.具有中國特色高職課程開發的探索———努力構建工學結合、能力本位的課程體系[J].職教論壇,2016(18):188-191.
作者:張秀珊 單位:重慶城市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