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醫學院校廉政文化的實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醫學院校廉政文化活動已開展多年,對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培養師生崇廉敬廉的思想品質、弘揚整個社會的廉政文化起到了積極作用。本文通過認知新形勢下教職工和大學生對廉政文化建設現存的思想和行為誤區,探尋廉政文化教育新路徑,在校園營造敬廉、倡廉、助廉、守廉的氛圍,著力引導他們逐步形成正確的廉潔意識和自律習慣。
【關鍵詞】
醫學院校;校園文化;廉政文化建設;實踐;思考
近年來,教育部印發《關于在大中小學全面開展廉潔教育的意見》、《關于深入推進高等學校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的意見》等文件,要求各學校著力塑造廉潔清正的校園文化,以校風促黨風,以學風強作風,還要求高校“積極借鑒我國歷史上優秀廉政文化,充分挖掘高校自身優秀文化中的廉潔元素,推動校園廉政文化作品的創作和傳播,提升校園廉政文化建設的品質和實效。”[1]醫學院校紛紛響應,不斷拓展和鞏固廉政文化這一有效平臺,妥善處理活動開展與課堂教學的沖突,主動擔負起培育教職工和學生廉政意識的責任,充分發揮教育主陣地的作用。
1醫學院校廉政文化對校園文化的作用
醫學院校作為培養全科醫學生的場所,應在全力做好課堂教學的基礎上,積極推進校園文化的重要載體———廉政文化活動,宣傳發動教職工與學生參與廉政文化活動,在愉快心情中學習廉政知識,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廉政素養。
1.1醫學院校廉政文化為校園文化搭建更廣闊的平臺多年來,醫學院校積極開展反腐倡廉教育,在教職工和學生中廣泛宣傳引導,組織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廉政文化活動,使他們從內心強烈抵觸到慢慢接受說教,逐步對活動認可并參與其中到行為主動踐行,逐步成為自身道德準繩、價值觀念和行為準則。同時,利用醫學院校各類人才濟濟、文化設施齊全等獨特優勢,強化班會、學生社團活動、學術講座、研討會,以及向上的人文精神和深厚的學術理論,充分發揮廉政文化具有的時代性、特殊性、人文性、育人性和持續性等特征,營造濃厚的校園廉政文化氛圍,為醫學生廉政意識培養和校園文化建設提供豐富資源。
1.2醫學院校廉政文化對校園文化提供更豐富的內涵優秀廉政文化內容蘊涵著校園文化所需的動力,學科理論上,有馬列主義思想、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以及我國古代和西方各國反腐倡廉的理論;思想道德上,中國傳統文化有豐富的廉政文化遺產,所倡導的“為政在德”、“重義輕利”、修煉“慎獨”以及大量的廉文、廉詩、名言警句等[2],西方文化有天賦人權、主權在民、公平正義、個人的權利神圣不可侵犯等思想精華;規章制度上,每個學校都制定了較為完備的行為規范和規章制度。醫學院校通過努力挖掘吸收這些廉政文化的資源和養分,將時代的精神、內容、審美要求和情趣注入廉政文化體系,不僅拓寬校園文化的廉政文化外延,而且促進養廉功能進一步發揮,使校園文化建設形式更加豐富多彩、生動活潑。
1.3醫學院校廉政文化對校園文化指明更明確的方向校園文化建設是通過文化載體和形式向教職工和學生傳播思想道德觀念和人文精神,進而影響人和塑造人[3]。醫學院校廉政文化通過制定與廉政相關管理制度和觀看廉政自律教育片,使教職工和醫學生接受實實在在、身臨其境的廉政教育和廉政文化熏陶,使其行為受到約束,心靈受到洗禮,自覺遵守規章制度,樹立以廉為“寶”、以廉為“本”、以廉為“令”的價值觀,激勵和鼓舞崇廉敬廉,不斷增強服務意識、責任意識、奉獻意識和廉潔從教意識,促使教學作風提升,從而帶動黨風、學風的進一步轉變。
1.4醫學院校廉政文化對校園文化產生良性互動醫學院校廉政文化是依托校園文化這個載體運行和實現的,通過發揮校園文化載體“對腐敗思想和行為進行鞭撻”,警示和教育教職員工和學生,強化師德師風建設,減少違規行為發生,并促進他們良好行為的養成,增強貪腐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同時,發揮醫學院校廉政文化對于校園文化建設的促進和推動作用,使廉政文化建設因有了校園文化的平臺而更具魅力,校園文化因廉政文化功能的增加而更顯價值,實現廉政文化與校園文化的有機結合,起到相得益彰的“雙贏”之效。
2醫學院校廉政文化存在的誤區
當前社會出現了形形色色消極腐敗現象,不斷侵蝕各行各業,醫學院校已不是一片凈土,在基建項目、物資采購、科研經費等方面時有發生違紀案件,盡管僅在極少數人身上出現,但已嚴重影響著醫學校園的育人環境,不僅使師生對德育工作力量產生質疑,還對醫學院校廉政文化產生誤區,主要表現以下幾方面。
2.1“與己無關”的誤區從學校管理層面看,有的領導干部還未真正擔負起黨風廉政建設的主體職責,只要按照上級黨委及紀檢監察部門的要求做好規定的動作就行了[4]。從醫學院校教師層面看,有的認為絕大多數教師并不掌握著實際權力,對經費的掌控力有限,他們并非傳統意義上的權貴,尤其是大學生,更是沒有實現貪污腐敗的憑借物;還有的認為將醫學院校學生作為廉政文化建設的對象本身就犯了擴大化的錯誤。其實,他們憎恨社會各類腐敗現象,從心底并不排斥校園開展廉政文化,但思想上認為醫學院校廉政文化是黨委、紀委的一項工作,往往抱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從不過問。多數老師認為認真搞好教學和科研工作是自己職責要求,教會學生醫學知識和技能就是對學生負責,至于學生的思想修養、道德規范提升應該是專職輔導員的職責,與己也無關。
2.2“思想困惑”的誤區一是困惑醫學院校廉政文化與自身有多少關系,廉政文化的主要教育對象是醫學院校中掌握財政、人事等審批、決策權的領導干部,或許跟那些有志于考公務員的本科生、研究生有點關系,而廣大教師和普通學生認為廉政文化的構建沒有直接的聯系。二是困惑醫學院校廉政文化活動對自身有多大實際效果,將包括廉政教育在內的一切與思想培養相關的統稱為“思想政治教育”,認為只是必須完成的學習任務,但對自己將來就業、創業不會產生實際作用。三是困惑醫學院校廉政文化能解決什么問題,大部分師生認為醫學院校廉政文化只是形式,產生不了效果,就連有入黨意愿的學生也受社會環境的影響,對其能否解決現實腐敗問題產生懷疑。
2.3“脫離實際”的誤區在教育方式上,推進醫學院校廉政文化活動基本上沿用上級文件規定范式,不太注重結合學校的實際特點開展,難有思維方式轉變和工作方法創新。很多醫學院校推進廉政文化基本上都脫離不了“成立一個領導工作組、召開幾次動員布置會、搞好幾次主題宣傳活動、舉辦幾次專家講座”等固定的工作模式。這種單一的工作模式既未深刻地理解校園廉政文化的內涵,也無激勵機制的強力推進,使教職工和學生思想上不愿參與,行動上隨意應付,更不可能深層次思考,導致工作虎頭蛇尾[5]。在實施形式上,針對上級紀檢部門的學習活動要求,學校常采取突擊性、臨時性開展廉政文化活動,如張貼廉政圖畫,懸掛廉政條幅,以及組織廉政談話,講一些大道理,說一些硬規定,實際效果實在不敢恭維,不利于廉政文化養成與長期落實。
3醫學院校廉政文化的新路徑
廉潔從政從教的主體和對象都是有文化的人,廉政文化常以潛在的方式影響著教職工和學生的思想與行為。醫學院校通過創新醫學院校廉政文化的方法和路徑,使廉潔教育有機融會在課堂上,融合在活動中,融入在環境里,培育大學生遵紀守法、誠實守信的道德觀念,提高師生監督意識,真正將廉潔文化的種子在他們心中生根發芽。
3.1整合資源力量,全員覆蓋育人醫學院校廉政文化致力于培養教職工和學生的廉政意識,使其在思想行動中體現,在做人做事中堅守。首先,整合各種資源和力量,把廉政文化建設納入學校及其院系黨風廉政建設中,同步部署、一起檢查、一并考核,做到權責明確,獎懲分明,并堅決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建立健全“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紀委組織協調、院系各負其責、干部師生的支持參與”的工作機制。其次,緊扣廉政風險點,對高校出現的招生錄取、基建項目、物資采購、科研經費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加大監管力度,推進黨務、政務、校務公開,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防止出現違紀和違反廉潔從政規定的行為。再次,形成廉政建設工作合力,醫學院校要堅決落實黨委的主體責任和紀委的監督責任,黨委主要負責人是第一責任人,紀委要積極協助黨委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組織協調反腐敗工作,發揮在組織策劃、責任分解、督促落實等方面的職能作用。學校宣傳、思想政治、學生工作、教學業務管理等部門,以及基層黨組織、工會、學生會等團體,緊貼廉政文化任務要求,發揮各自優勢,積極推進廉政文化建設工作,為其提供正能量。眾所周知,學校黨政干部、教師和學生是廉政文化的主體,醫學院校要根據學校黨員領導干部、管理人員、教職員工和學生的特點,黨政齊抓共管,思想政治教育、紀檢監察相關部門和群團相關方面各負其責、密切配合,分層次、有步驟地開展崇廉尚廉教育,確保全員覆蓋、重點突出,并將廉政文化建設與領導干部的從政道德建設、教師的師德建設和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有機地統一起來[5]。引導黨員干部廉潔從政,主動為師生服務,緊抓教學工作不松手;引導教職工擔負起傳道、授業、解惑的任務,做到潔身自好,不追隨物欲,敬業愛崗,做好教育人的工作。
3.2強化課堂教育,培養主體意識課堂是教師傳授醫學專業知識和技能的主陣地,也是宣傳廉潔文化的重要平臺。教師備課時要精心設計,查找本學科與廉潔文化相關的切入點,努力使學科教學與廉潔教育有機結合。在專業課堂上,教師要在傳授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延伸學科知識外延,順勢講解一些廉政文化內容,使學生在學習知識中感受清正廉潔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公共基礎課的課堂上,教師要講明腐敗對國對己的危害,引導學生認清腐敗發生的根源,從心底憎恨貪污腐敗,行為上保持端正廉潔,并可要求學生課前收集整理社會腐敗現象,課堂上分組討論,深挖剖析其原因,還可通過開辟專題等形式,將當前廉政建設的最新進展情況及時傳達給學生,使他們認和政府反腐的決心和能力。在入黨積極分子黨課培訓上,教師要結合校園廉政文化活動,強化他們的廉潔自律意識,使他們端正入黨動機,爭做合格黨員,并進一步堅定政治立場,深刻認識“臨大利而不易其義,可謂廉矣”的思想,在思想和行為持續堅守。通過各種課堂教育使師生在學習中接受廉政知識,生活上約束自身行為,成長中牢筑廉政意識。同時,目前,醫學院校要對教職工和學生落實“三嚴三實”要求,開展感恩、誠信和法制教育,不斷提高道德自律意識,并組織開展班會、辯論會等形式學習領會黨和國家關于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方面的方針政策,引導醫學生從自己做起,努力學好醫學知識和技能本領,養成堅定廉潔從醫的素養,并確立是非、好壞、善惡的價值判斷標準,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醫學院校廉政文化一旦形成,便具有強烈的導向作用和感染力,使置身校園中的師生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地發揮著巨大的教育力量,還會通過一批批具有拒腐防變良好心理品質學生走向社會,把廉潔自律、愛崗敬業良好素質傳播發揚,從而形成崇廉尚廉的良好社會環境和氛圍[2]。
3.3強化思想滲透,發揮制度作用醫學院校廉政文化雖需要多種載體和實現形式,但不能簡單空洞說教和生硬灌輸,這樣既不能達到教育的目的,還可能引發教職工和學生的抵觸情緒和逆反心理。將師德師風建設作為廉政文化的重點來抓,將清正廉潔考核作為教師聘任、晉級、獎懲的依據,增強廉政教育的廣泛性、針對性和有效性,樹立“廉潔從教”的良好風尚。結合班團隊活動,分層設計、組織開展符合學生身心特點的主題教育與社會實踐活動。一是在方案中落實,廉潔文化進校園要納入學校的日常工作計劃之中,制定具體的活動內容,由各院系實施,也可自定方案;既可利用班會向學生開展宣傳,也可利用校報、電視臺等陣地宣傳。二是在活動中體味,醫學院校可適時組織學生到校外進行實地參觀革命遺址、博物館等廉政教育基地,使他們心靈上感到觸目驚心,思想上引起震撼,真切體會到過去與現在、城市與農村的反差[3]。三是在閱讀中感悟,組織學生開展課外廉政閱讀和交流討論,觀看廉政文化影像,舉辦廉政書法展和征文競賽活動,也可適時組織廉政文化討論會、主題演講會,讓學生理解為什么一個社會需要規則和秩序。
同時,要認識到制度雖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廉政文化與廉政制度之間既有包容關系,也有相輔相成關系,通過發揮制度在學校廉政文化中的作用,形成講究誠信、崇尚廉潔、尊重法制的校園文化氛圍,還要認識到學校廉政文化建設是一個長期的、復雜的、艱巨的過程,涉及到“文化人”的思想意識、價值觀念等精神層面,不可能一蹴而就。尤其在傳統文化深厚的我國,源遠流長的傳統思想在學校不正之風中起著心理依托的作用。醫學院校要對傳統文化揚長避短,改變一些不利于反腐倡廉的傳統習慣,持之以恒地加強廉政文化建設,真正把廉潔自律內化為信念、外化為習慣、固化為制度。醫學院校廉政文化活動是將社會反腐倡廉教育的“關口”前移,通過課堂與課外教育、理論學習與文體活動、道德教育與社會實踐的結合,使教職工和學生在“有聲”和“無聲”的廉政文化浸潤中,形成廉潔意識和自律習慣,扎牢拒腐防變的“防火墻”。
參考文獻
[1]中共教育部黨組.關于深入推進高等學校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的意見(教黨[2014]38號)[Z/OL].
[2]朱曉梅.培育廉政文化高校責無旁貸[N].光明日報,2013-6-1(16).
[3]王新清.高等學校紀檢監察工作研究(6)[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225-236.
[4]陳紹華.高職院校推進廉政文化進校園應走出兩個誤區[J].武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10(4):115.
[5]邱熠.高校廉政文化建設的思考[J].中國教育學刊,2015,10(S1):43.
作者:周業波 單位:南京醫科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