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探究民族社會工作和民族文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我國民族的多樣性決定了國家要提供一系列的政策、人員維護各個民族的文化與傳承。在保護民族文化的進程中,需要有社會工作者的調和,并且考慮不同地區的文化習俗與風俗習慣,因地制宜,針對性的提出解決措施。在進行社會工作者活動時,領導層需要對活動反映出的問題加以探討,完善少數民族地區問題的解決方案,為日后精準決策做好準備。
關鍵詞:民族社會工作;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創新
在經濟、技術快速發展的現代,追求速度一步式的跳躍使民族地區在發展的同時不可避免的出現一系列的社會問題,而這些問題的出現,就意味著需要有社會工作的出現。這不僅能使政府更好的,更深切的體會民生,也能使人民理解政府的工作,而且在一些政府不能調度的民族工作上做到緩和的作用,最大限度的使民族問題得到解決。民族社會工作的出現是歷史必然,是歷史所趨。而社會工作的首要任務是以民族文化為基礎,如何傳承與發展急待解決。
1民族社會工作的認識
我們這里所提到的社會工作是指民族社會工作,這與少數民族的生活息息相關。而該工作與少數民族的文化與生活的聯系也很大,總體而言,民族社會工作與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政治、文化密切相關。那么,應如何理解民族社會工作的具體定義是領導層面首要思考的問題,而目前國內的文獻對此概念有些模糊,學術界并沒有達成共識,各有見解,所以民族社會工作沒有強有力的領導渠道,沒有學術的支持,則要不斷地試驗,總結。近些年來,一些民族地區的問題逐漸顯現,甚至情況惡劣,再者近幾年民族地區大型自然災害頻繁爆發,管理層不得不對民族地區加以極大重視。各類座談會的召開,使民族問題的現狀更加清晰,各類社工機構也紛紛加入為人民服務的行列中,尤其是廣大少數民族。由此可以看出,民族社會工作已然得到各界各行的重視,所以民族社會工作是歷史所
2民族文化的保護與傳承
中國有56個民族,單單是漢族,各地就有不同的風俗習慣,更何況是少數民族地區。在面對少數民族人民這一特定對象時,社會工作者不僅要尊重當地的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也要考慮當地的經濟、政治、文化發展情況,減少因不了解而采取錯誤措施的實施,這就要求社會工作者不斷進行少數民族地區的探訪,體驗民情,主動與少數地區人民溝通,加強少數民族地區對社會工作者的認同,使社會工作者的工作能有效進行。由于社會工作本就是樂人、助人的公益性活動,所面對的人民群眾有其文化的多元性,所以要極度重視文化的重要性。在工作的實施中,首先,要對進行過程中的文化價值有一定的評估,而評估后從民族地區直接顯現的社會文化結果能直觀反映出該工作實施的實質是否合理與正確。其次,需要社會工作者本身具有自我文化實力,需要對少數民族地區文化有一定的鑒賞能力及文化認同能力的趨向性,這兩個方面最終的目的都是作用于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上,如何調節好三者關系,運籌帷幄,是實施社會工作者活動的關鍵。而面對少數民族地區的歷史因素,地理環境,民族保留習俗與文化,社會工作者要加以考慮,在不影響當地發展的同時加以保護,文化價值較大的語言、文字、文物等一系列文化衍生物更要加以保留。社會工作者還應于政府層面反映民族民生,在其中充當橋梁作用,使政府更加了解少數民族地區的文化,從而頒布保護少數民族地區文化的政策,支持社會工作者的工作,使社會工作者在有限的資源中最大化的綜合保護少數民族地區文化。
3民族文化的創新
民族文化創意產業是近幾年才提出的一個新興詞匯,一個地區的文化要想得到保護與傳承就要創新。少數民族地區有其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留,語言、服飾、習俗是其文化的幾大突出點,我們應使這些優點實現它們最大化的價值。比如舉個例子,音像產業可以加入該地區特有的語言文化,在創新文化的同時也使這一文化得到傳承與保留,增強多樣性,還有傳媒、藝術設計等,可以添加服飾文化因素,加大少數民族地區文化的傳播與發展,在其他地區人民更加了解該少數民族地區文化的同時,一定程度上也予以尊重,從而使文化得到保留與再次開發。從另一個角度要多加注意的是,在這些創新方式的實施中,要考慮到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條件上會破壞一些地區的環境,有時會破壞當地的文化產業。而失去了這些文化條件的時候,一些傳統文化會失去它的生存地,而有些文化由于歷史文化悠久而失傳,再加上我國的民族文化產業保護與其他國家相比還處于起步狀態,說起文化創新,都會想到第三產業。而第三產業的開發是否會影響到當地少數民族地區文化的保留,這些問題都是不容忽視的。在牢牢把握住文化發展與經濟發展的關系后,才能進行更好的創新。
4結束語
民族社會工作是社會工作的一部分,在此工作中,我們需結合各少數民族地區當地的文化,在保護的同時創新化,加大文化的認同、獲得感,從而促進經濟發展。而經濟的發展又反過來回饋于文化的保護、傳承與創新。在民族社會工作上,應倡導各行各業人民一同行動起來,因為雖然該工作已得到政府的重視,但它畢竟還是近些年才發展起來的新興項目,需要更多的資源、人力進行研究、維護,需要更多的曝光度以及政府的支持,另外,民族社會工作和民族文化的保護、創新、傳承與研究一直在進行。
參考文獻
[1]王力平,許曉蕓.協同與耦合:民族社會工作與社會治理精細化[J].社會工作,2016,(1):3-10.
[2]羅荷香,顏嬌.民族地區社會工作發展困境與對策研究[J].傳播與版權,2017,(10):127-130.
[3]戴莎,張曼.通道侗族自治縣旅游開發與民族文化保護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8,39(12).
作者:趙潔 單位:內蒙古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