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企業文化在職教中的浸透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校企合作的必然要求
校企合作是職業教育培養高素質高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徑。單純的技能合作收效甚微,只有綜合合作,將企業高新技能引入高職實訓,將企業文化引入高職教育,方能真正促進校企合作的開展。在高職教育中滲透先進企業文化的制度與理念,一方面滿足高職教育人才的技能與素質綜合培養的需要,另一方面促使企業的優質文化得以傳播。企業文化滲透高職教育,深化校企合作,培養滿足時展所需的高素質人才,才能實現高職院校與企業雙贏、社會受益。
企業文化滲透高職教育的意義
1.優化高職院校專業設置,使高職院校專業設置更符合社會需求
高職教育既是我國教育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職業教育的高級形式。作為高等職業教育,高職院校對學生的培養就應注重綜合素質的培養,包括理論基礎知識、專業技能以及素質能力。雖作為我國教育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但職業教育歷來頗受鄙薄,除傳統文化因素影響之外,高職學生就業問題同樣是一重要影響因素。因此,職業教育要狠抓就業問題,通過實際的就業情況,向社會昭示職業教育在教育體系中不容忽視的地位。然而,現實的高職教育專業設置情況并不良好,必須借助企業文化的滲透,扭轉不良局面,基于企業文化,以社會需求為導向調整專業設置。這將有利于高職院校緊跟就業崗位,適應社會的需求與發展。
2.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課堂文化氛圍,構筑良好的校園文化建設
文化代表著一種精神。縱觀世界名校的發展,總伴隨優良文化的支撐。同樣,一個成功的企業,亦有其良好的企業文化,這種企業文化滲透高職教育有利于優化高職教育專業教學。企業文化參與到課堂,不僅有利于實現專業教學目標,指明課堂教學的方向,培養具有良好企業文化素質與精神的技術技能人才;同時推而廣之,有利于促成高職院校形成一種良好的企業文化氛圍。
3.有利于培養企業所需的技術技能人才
高職院校培養的學生大多作為技能人才進入企業,這種面向企業培養的特性,要求高職學生能夠不僅掌握技能操作的本領,更要在文化上融入企業,做真正的企業人、職業人。企業文化滲透高職教育,不僅是在按照企業要求培養技能人才,利于學生就業;更是利于高職學生身份轉變的對接。由學生身份轉變為企業人的身份,實現零距離過渡,文化在其中所起作用自是重要。
企業文化滲透高職教育的途徑
1.在日常教學中滲透企業文化一是直接講授法。直接講授法是高職院校將文化課程作為一門公共課程面向所有高職學生開設,而教師將企業文化作為一種課程知識講授給學生。如作為一門公共課程,教師按照課程要求,設置課程目標,開展教學過程設計,將企業文化的基本理論知識、其重要意義以及企業精神文化的培養、企業行為文化的規范傳授學生,并加之成功企業的企業文化案例講解。二是間接熏陶法。直接講授法的優點是比較直觀,但文化多作為一種精神層面的抽象觀念,難于理解和掌握。間接熏陶法并非將企業文化作為一門課程向學生講授,而是將企業文化作為一種文化現象與環境氛圍,讓學生在擁有企業文化氛圍的課堂中感受和感悟。如在教室內部設置宣傳成功企業文化的板報及宣傳欄,請學生自己尋找企業文化案例在班會或課余時間宣講,教師在公共科目教學或專業課程教學中有意識地加入企業文化元素,組織學生參觀成功企業,實地感受這種企業文化氛圍等。
2.在實驗實訓中滲透企業文化
實驗實訓是高職教育的一個重要環節,占據高職教育的大量時間,因此在這其中滲透企業文化尤顯重要。企業文化作為一種抽象理念,在理論教學中尚顯困難,在實驗實訓中傳授更是困難重重。針對實驗實訓的特性,企業文化也只有化為較為具體的企業文化———企業行為文化———則更具有可操作性。將企業文化中的行為表現,如團隊協作、注重質量等意識外顯于高職學生的實驗實訓,在這種實踐操作中內化企業文化。
3.注重校企合作,在實習中滲透企業文化
鑒于高職教育特性,高職學生大多會在畢業前有實習環節,這同樣是加強高職學生企業文化教育的良好途徑。高職院校要重視校企合作的開展,積極為學生創造實習崗位,尤其是與優秀企業開展校企合作。高職學生進入企業頂崗實習,一方面是在實際操作中鍛煉學校學習的操作技能,更為重要的一面是在實習中融入企業文化之中,實現由畢業到就業在文化上的零過渡。企業文化滲透高職教育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方法多元,并沒有唯一的途徑可循,這仍然需要研究者及實踐者深入探討與實證研究,不斷探索,總結經驗。我們堅信,隨著企業文化在高職教育中的滲透,必將帶來高職教育發展的機遇與人才培養方面的巨大變革。
作者:曹瑞玲孔祥光單位: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職業教育學院2011級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