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企業文化重構的對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辯證對待“家”文化,重構企業的價值觀
民營企業在重構企業價值觀的過程中,一是要明確企業價值觀的內容體系,準確把握企業價值觀取向;二是要通過提高員工的素質和覺悟,促使員工個人的價值觀與企業的價值觀相統一;三是要強化企業價值觀的整合,實現價值觀的一致,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向心力和競爭力;四是企業的價值觀要兼顧社會、政治、經濟等方面,從而滿足企業經營所要求的決策的統一性和行為的一致性。以江蘇五星電器有限公司為例,企業充分地認識到重塑企業文化對于企業未來發展壯大的重要意義,在改制之初即從自身實際出發,制定“提高生活品質,創造社會價值”的企業使命和“讓更多的人享受舒適和快樂”的企業愿景,以此為核心,構建企業文化。無論外在環境如何變化,企業始終堅持既定的目標前行,以鮮明的企業文化獲得了外資的支持,使企業的高速發展有了充裕的資金支持,更獲得了管理經驗、經營理念和連鎖技術的支持,為企業未來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民營企業在重構企業文化過程中,必須辯證地對待創業之時的家族凝聚力,要發揮其積極作用,正確運用“企業一家”的理念,將之轉化為企業共同價值觀,使企業具有家族的內在凝聚力。與此同時,要努力學習現代管理理論,既能在現代企業制度的框架內培養家族優秀人才,也能大膽任用非家族員工,努力提高員工的業務素質,增強員工的適應能力和接受新知識、新技術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使企業發展具有充足的動力,改變企業所有權世襲、經營權家族壟斷的不良傳統,實現從家族企業向現代企業的制度變革。
(二)重構企業的管理和經營理念
民營企業在發展壯大過程中,要實現自身健康發展,必須在建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過程中重構企業文化。這就要求企業主善于選拔人才、使用人才,改變民營企業家長式管理模式,拋棄“家”文化中非理性的如血緣、親緣、地緣及友緣觀念,以“賢”作為識別和任用人才的標準,樹立“以人為本、關心人、尊重人、善用人”的人本觀念,充分關注人的心理和需求,注意通過柔性化管理,提高員工的工作滿意度,增強員工的自主性和創造性,提高企業的凝聚力、應變力和創新力,變家族管理為社會管理,建立起層次更高的企業文化,使優秀人才的智慧為企業服務,從而全面提升企業的競爭力。市場經濟是信用經濟。對民營企業而言,信譽是企業的無形資產,可以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增加消費者的認可程度,提升無形資產的價值,從而提高產品的市場占有率,促進企業的長遠發展。品牌靠誠信澆灌,形象靠誠信維持。只有構建以誠信為核心的企業文化,才能為民營企業品牌的塑造打下堅實的基礎,逐步走上依靠誠信發展企業、依靠誠信鑄造品牌的良性發展之路,才能使企業的持續發展成為有源之水。“德是商之本,無德不成商”。江蘇五星電器有限公司認為,只有誠信經營才能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進而促進自身健康發展。該企業以誠信為核心的企業文化也促進了企業員工的思想整合,使員工能自覺與企業結成命運共同體,把企業作為自己的精神家園、事業平臺和人生加油站,為五星品牌的塑造打下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二、結論
企業變革從文化開始“財富不能創造文化,文化卻一定能創造財富,企業效益根源于企業文化”。民營企業要提高效益,不僅要更新技術設備、增加資本積累,更需要重塑企業文化。因此,要調整企業文化理念和建設方法,向創新型企業轉變,大力倡導責任文化、執行文化、學習文化和創新文化,把這四個方面作為民營企業發展過程中企業文化的支柱。民營企業文化的重構是一個艱難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長時間的逐步發展和完善,因此,要做正,不作表面文章,不坑蒙拐騙,不能為了眼前利益、局部利益、一時利益走到彎路上去;要做實,特別在管理領域,要扎扎實實做內功;要做強,這個做強,是做能力和優勢,最后才是做大。在后金融危機時代,民營企業在重構企業文化過程中,要轉變觀念,對原有企業文化進行梳理,以積極的態度投入到企業文化發展建設之中,將能夠推動企業戰略實現、適合企業發展的先進文化因子引入進來,形成新的企業文化,讓企業共同的價值觀統率企業發展戰略,為企業的健康發展提供真正的支持和動力,帶領企業走得更穩更長。
作者:仲晨星李萌鑫云鵬程單位:長春大學旅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