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談企業文化發展與思想政治的關系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企業文化是意識形態在企業中的具體表現,狹義的企業文化也稱為企業精神,它是企業在長期的生產、經營、管理、建設實踐過程中逐步通過提倡、積累、提煉而形成的“以人為本”管理理論,它在企業管理中占據主導地位,是企業全體職工共同認同并恪守堅持的共同價值觀念、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企業文化以企業價值觀為核心,以企業目標和精神為主要內容,是激發和凝聚企業員工歸屬感、積極性和創造性的根本動力,是企業軟實力的集中體現,是企業的靈魂和精神支柱。企業文化以意識形態為區別可劃分成兩方面的內容:一是企業職工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道德準則、行為意識和工作態度等精神境界;二是企業的各種文化教育、技術培訓、娛樂聯誼等文娛宣傳教育活動。以企業管理的深度和廣度為區別也可以抽象地劃分成四個方面:一是企業目標即企業的愿景和使命,這是企業文化建設的根本前提,是提高企業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主要動力;二是企業精神即企業的核心理念和價值觀念,這是企業文化建設的核心,是凝聚職工的精神力量,是將職工的自覺追求統一升華為企業科學行動的理論起點;三是企業營銷策略,涵蓋了企業的經營理念、營銷手段和管理思路及方式,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重點和基礎;四是企業形象,包括企業品牌、職工素質等內容,它是企業的無形資產,是企業經營管理和企業精神的外在表現?,F代企業管理理論認為,企業文化是企業第二只“看不見的手”。建設先進的、與時俱進的企業文化,是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強大動力。
一個企業如果沒有文化,就如一個人沒有了靈魂,美國美利堅大學商學院教授約翰•艾里預言,在未來十年內,企業文化很可能成為決定企業興衰的關鍵因素。思想政治工作是黨建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黨的領導的重要途徑和內容。中國共產黨在長期的革命和建設實踐中充分發揮思想政治工作優勢,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形成了優良的傳統。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是宣傳思想領域的基礎工作,是抓好經濟建設的有力保障,是開展所有工作的生命線。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標就是確保黨的事業的最終實現,針對國有企業就是要確保國有經濟健康穩定發展,鞏固國有經濟實力,保持國有經濟命脈的支柱作用,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物質文明建設。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抓手就是通過宣傳和傳播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思想體系,引導人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宣揚正面政治態度,解決思想問題,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質,完善人格、凝聚力量。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務就是調動干部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將職工的思想統一到企業發展的唯一目標上,讓職工的榮辱觀與企業的興衰相結合,讓職工的責任感與企業的安穩運行相聯系,讓職工的幸福指數與企業的長遠發展相統一。總之,思想政治工作既要服務于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又要服從于社會主義政治體系、制度和建設的大局,它是調節人與人之間、企業與員工之間、社會與企業之間關系的必要手段,是調動全社會正能量的重要抓手,是推動企業發展的核心動力源泉,是實現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有力武器。當前,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內容:一是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用黨的十八大精神引導職工樹立與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新觀念,轉變思想、變革思維,促進國有企業深化改革、轉換經營機制的順利實現;二是以日常管理為平臺,有針對性地開展黨的基本路線、愛國主義主題思想教育,提高職工思想政治覺悟,恪守職業道德,使其真正成為全面發展的國企從業者和領導者;三是堅持“以人為本”思想,充分調動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激發職工熱愛企業、熱愛崗位的強烈進取心和責任感,在企業內部逐步形成“心齊風正氣順勁足”的良好局面,塑造企業強大的凝聚力、戰斗力和市場競爭力。
二、企業文化與思想政治工作的辯證關系
(一)企業文化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內容和有效載體
企業文化是意識形態在企業中的集中表現,它根據不同的因素可以分為不同的方面,狹義的企業文化也稱企業精神,它不僅可以豐富思想政治工作的內涵與外延,還可以為思想政治工作增添新的動力與活力。換言之,企業文化也是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內容,它使思想政治工作更能貼近企業實際,可以使思想政治工作更有效、更緊密地與企業發展聯系在一起。同時,企業在培養群體意識、企業道德、集體行為規范的過程中,也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更加廣泛的活動平臺,使思想政治工作的落實和推廣更具企業特性和市場需求。企業文化是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載體、重要途徑,可以幫助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轉化為企業生產力和創造力。
(二)企業文化是推動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和創新的重要保證
企業文化具有鮮明的企業個性特征,而企業文化的魅力恰恰就在于此。堅持文化立企,弘揚特色企業精神,建設與時俱進的企業文化是企業和諧發展的重要內容,是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推進的重要保證。同時,企業文化的個性特征又使意識形態的思想政治工作更具現實意義和實際意義,使思想政治工作的落實更具體、更有針對性,促進了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開展。而針對特定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特定文化相結合,有助于思想政治工作在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逐步改革創新,以適應企業需求,促進企業發展,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現實作用,并在充分發揚黨的優良傳統的同時,與時俱進地形成新時期更具特色、更加鮮明的思想政治工作武器,助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盡快實現。
(三)思想政治工作是企業文化建設的基礎
思想政治工作是黨領導企業的重要方式,是一切工作(包括經濟活動)的生命線。企業作為經濟活動的重要載體,要始終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首位,而作為企業發展核心動力的企業文化建設也必須要以黨的思想政治工作為基礎。具體講,企業文化強調“以人為本”,全面提高員工素質,這與我黨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標是一致的。而人是企業的主體,是企業文化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對象和重要力量,企業文化建設和價值體系的確立都是由人來實現的,而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引導職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從而為企業文化建設和經濟發展奠定人才基礎,凝聚職工力量。總之,企業文化價值體系的確定、企業精神的培養、員工道德規范的養成都離不開思想政治工作。
(四)思想政治工作是企業文化建設的根本保證
思想政治工作是宣傳思想領域的基礎工作,是抓好經濟建設的有力保障。企業文化作為企業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同屬企業思想教育范疇,同樣受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導和制約。而思想政治工作作為黨對企業領導的重要形式,在一定意義上也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保證。企業文化是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為了謀求自身的生存和發展,而逐步形成的、被廣大職工普遍認可的群眾意識形態,具有鮮明的企業個性和時代特征。而思想政治工作是提高職工思想覺悟、提高員工素質水平、解決職工思想問題的重要方式,為企業文化建設提供了必要的人員思想支撐。同時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導力量又決定了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在一定程度上也為企業文化的建設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領導支持。所以,思想政治工作是企業文化建設的根本保證。
三、國有企業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誤區與不足
(一)企業文化脫離實際,形式大于內容
企業文化建設于上世紀八十年代在我國南部沿海城市率先引起重視,并逐步得到推廣。近年來也出現了很多理念清晰、制度規范的典型企業代表,促使企業文化建設在中國內地遍地開花,引領了企業文化建設的高潮。然而,有很大一部分企業是人云亦云、趕時髦、圖熱鬧,沒有深入研究自身實際,照搬、照抄其他企業的文化構思,脫離了企業自身發展和需求的實際,沒有制定符合自身建設的文化價值體系。還有一些企業脫離職工訴求和需要,聘請“專家”進行策劃,使企業文化成為了“老板文化”、“精英文化”,嚴重脫離職工群眾。每一個企業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傳統、地域環境、經營方式、管理模式、發展歷程和發展目標,基于這些因素形成的具有本企業特點的企業文化不可能家家相同。一個企業的文化精髓要能充分體現這個企業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傳統,既要充分彰顯企業員工的集體意識,又要有效結合企業自身實際,還要適合企業發展這一根本目的,同時要堅持社會主義制度這一基本原則。只有這樣才能形成正確的企業價值觀,建立起良好的企業文化,促進企業軟實力提升,提高競爭力。
(二)思想政治工作缺乏創新,教育思路單一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我黨的思想政治工作越來越重要、也越來越具有挑戰性。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特別是國有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在保證企業社會主義性質和為民服務實質上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多數企業的思想政治主題和思路還存在很大的局限,一方面是難以促進企業在市場經濟下發展壯大,另一方面是把握不準職工的思想訴求和有效的管理引導手段,難以協助企業凝聚合力、向心力。同時現代企業內部環境復雜,職工思想活躍,群眾觀念、愿景、思維和生活的方式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對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要求也越來越嚴苛。工作手段缺乏創新、教育思路單一呆板成為大多數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通病。
(三)對企業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認識不足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雖然企業文化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但受經濟效益和競爭壓力等客觀條件影響,很多企業對企業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還沒有深刻認識,“重業務、輕文化”的思想在企業內部、特別是國有企業中仍然存在。在效益是企業生命這一市場經濟主流意識中,國有企業企業文化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正逐漸被企業管理者所忽視,而且越是基層的單位越不重視企業文化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引領,基層管理者普遍認為企業的主要任務就是安全生產、多創效益,對他們而言有效益就有成績、有業績,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工作可有可無。表現在企業文化建設上:一是部分領導干部片面認為企業文化與企業工作關系不大,沒有認識到“文化育人”的強大作用,更沒有把“文化育人”同“科技強企”結合起來。二是主觀臆斷企業文化建設是不務正業的表現,所謂的企業文化就是寫寫畫畫、吹拉彈唱,占用精力就會影響工作,甚至個別領導干部明確要求職工不能從事非生產的任何工作,這一現象在國有企業中尤為突出。特別是近年來,國有企業市場化運作,原本大集體、小社會形式的文化氛圍逐漸削減,國有企業一時間又難以找到準確的文化價值定位,致使文化建設舉步維艱,而偏頗、膚淺的思想認識更是讓企業文化定格在了國有企業隊伍建設的邊緣。三是沒有深刻領會企業文化對企業發展的核心助推作用。在哲學上講,物質決定意識而意識反作用于物質,也就是說,意識形態對事物的發展有著很強的作用力。企業文化就是企業的意識形態,它是推動企業發展的核心動力和源泉。表現在思想政治工作上,一是企業管理者“實用主義”思想嚴重,需要時就重點抓一抓,不需要就漠不關心、任其發展。二是個別領導干部認為思想政治工作可有可無,企業改革首先從政工開刀,精簡機構、崗位合并、人員轉崗,無形中削弱了政工系統工作力量,挫傷了政工干部的工作積極性。三是部分職工對政工工作存在抵觸情緒,這一現象在行政干部和技術從業人員中尤為突出。政工會議遲到、早退,思想宣傳不屑一顧。個別職工甚至認為自己在裝置現場調整幾個參數就可以為企業創造效益,用半天時間談思想、論教育為企業賺不到一分錢。最終導致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越來越不被大家重視、越來越邊緣化。
(四)企業文化與思想政治工作沒能有效結合
思想內容與企業文化都被稱為企業的靈魂,但兩者不能等同或替代,更不能完全割裂。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文化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它們既有相似之處,又有許多不同,既可結合起來抓,又要有所側重。但在實踐中企業管理者很難把握好兩者的關系,存在認識或應用上的誤區。一是盲目地認為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就是企業文化建設。這種觀點片面地夸大了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和企業文化建設的作用。從嚴格意義上說,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有助于企業文化建設,而良好企業文化建設也有利于思想政治工作開展,但是兩者絕對不能等同。概念混淆很容易引起不必要的連鎖反應影響企業文化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開展,這一論調的直接后果就是產生所謂的“一體論”和“替代論”,認為兩者統一、兩者一致,可以互相替代,這就完全是大錯特錯了。二是武斷的強調兩者的不同,完全把企業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工作分割開來,人為的將兩者孤立,各自為戰,不能有效融合,阻礙企業文化建設進程,限制思想政治工作開展。這種觀點最大的危害就是使思想政治工作過分工具化,容易產生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發現問題想起思想武器,沒有問題使之置之樓閣的被動局面,非常不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和和諧穩定。
四、國有企業對企業文化與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
第一,要鞏固馬列主義、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指導地位,堅定全民共同奮斗的思想基礎,強化企業核心價值體系建設。企業核心價值體系是興企之魂,是決定國有企業發展方向的根本。當前,國有企業要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堅持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企業干部職工,廣泛進行理想信念引導,大力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深入開展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豐富職工精神世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推進企業核心價值體系建設,不斷增強企業員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引導干部職工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第二,要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努力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促進企業文化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大發展。國有企業以經濟建設為主體,是國家經濟命脈的支柱。所以,國有企業必須要堅持市場經濟建設不動搖,努力增強企業經營創效能力,為企業發展和國家富強提供硬實力。同時,企業建設還要深刻認識到上層建筑即意識形態對經濟基礎的反作用,重視企業文化與思想政治工作的服務作用,并要堅持以經濟建設作為企業文化和思想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強化企業文化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開展,使其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全面提升企業發展的硬實力和軟實力。
第三,要始終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充分尊重員工勞動成果,善于凝聚職工集體智慧,促進企業長足健康發展。國有企業歸根結底是人民的企業,企業發展要充分尊重職工的思想,明確企業員工的主體地位。要牢牢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把體現黨的主張與企業職工的心聲統一起來,凝聚促進企業發展、維持企業穩定的正能量。引導職工樹立愛崗敬業、勇于奉獻的主人翁精神,將企業的發展與職工的幸福有效結合起來,把企業的建設與職工的成長結合起來,把企業的穩定與職工的安康結合起來,把企業的興衰與職工的榮辱結合起來,充分尊重職工,借助職工的共同力量和信念助推企業發展。
第四,要全面提高干部職工思想道德素質,豐富職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努力推進國有企業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國有企業提高干部職工的思想道德素質是企業發展的必然需要,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國有企業必須要堅持依法治企和以德治企相結合,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教育,并通過豐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弘揚時代新風,同時要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培育職工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心態,要率先在國有企業內部完成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作者:孫啟偉單位:齊魯石化公司勝利煉油廠黨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