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新時期企業文化的特性與建設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隨著工業文明的發展,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所積淀、形成的規范、準則、價值觀等對企業發展的前瞻意義巨大,而這些在企業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的非物質因素對企業的發展產生著重大影響這就是我們今天要探討的企業文化主題。
一、文化及企業文化的概念
企業文化即企業的文化。我們知道,企業是工業文明發展過程中所形成的特殊經濟實體。《現代漢語詞典》解釋企業是從事生產、運輸、貿易等經濟活動的部門,如工廠、鐵路、礦山等。“企業”這一語詞的概念比較簡單,那么“文化”呢?文化的概念比較復雜,可以從不同層面解釋。從語源學上講,漢語中“文”和“化”是兩個詞的復合,“文”最早出現于商代甲骨文中,象形為一個袒露胸部花紋的人,引申為文理及文化典籍,“化”出現稍晚,指示為物態性質的改變,引申為遷善、教行等社會意義。“文化”的首次復合出現于西漢劉向《說苑•指武》中,曰:“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興,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誅。”可見,中國解釋“文化”的概念側重于表示一種精神層面上的倫理意義。作為翻譯過來的外來詞,“文化”的原型是拉丁文CULTURA含有耕種、練習的語義,英文后作含有種植植物的CULTURE語義。可見,西方解釋“文化”則更強調表示一種物質活動層面上的描述。然而,文化一詞不論是從漢語心態層面解釋,還是從外來語物態層面解釋,都包含一個基本意義,即文化是人的有意識、有目的的活動。我們提倡大文化觀,因此結合“企業”和“文化”兩個層面上的概念,我們得出企業文化的概念是: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所積淀形成的和正在形成的物質財富(物態文化)和精神財富(心態文化)的總和。作為研究方向,我們偏重于狹義的精神層面上的心態文化。
二、企業文化的特性
關于企業文化的特性,我們從企業文化的特質、企業文化的作用、企業文化的方向三個層面論述。
1.企業文化的特質。
①統一性。企業文化的同一性表現在三個層面上。一是人與自然的統一。所有的文化都是自然的人化,或者說人的本質力量的對象化,因此作為企業文化從根源上講也是人與自然的統一。二是歷史與現實的統一。企業文化作為一種已經創造和正在創造的動態文明,本身就具有與生俱來的歷史性和現實性,因此企業文化也是歷史與現實的統一。三是繼承與發展的統一。這是從我們對待企業文化的態度層面來觀察的,繼承與發展是我們對待一切人類文化的態度,企業文化也不例外。
②時代性。從歷時的維度講,一切事物因為時間而不同,這是馬克思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共同基點。文化自然也有時代性,企業文化亦然,比如資本主義時代的企業文化和社會主義時期的企業文化從內涵和外延上就有明顯的差異。
③地域性。從共時的角度講,同一時間不同地域的事物有不同的特質。比如,同在中國80年代初期,中國南方企業和北方企業在文化層面就有比較明顯的差異。
④動態性。世界上沒有絕對靜止的東西,企業文化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類別時刻沒有停止過發展。從共時、歷時維度或者更多的維度觀測,企業文化一定是一種動態文化。
2.企業文化的作用。關于企業文化的作用,我們可以從對企業、對文化、對個人三個層面予以論述。
①對企業的作用。文化對企業的作用,或者說文化對企業的能動作用,已經被事實論證,我們從兩方面論述。一是“揚”,具體就是經常所講的弘揚真善美,同志在《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我們所寫的東西,應該是使他們團結,使他們進步,使他們同心同德,向前奮斗,去掉落后的東西,發揚革命的東西,而不是相反。”因此,我們可以得出文化對于一個集體的作用是潛移默化的。比如一個困難的企業,職工福利待遇差,甚至連工資都不能按時發放的時候,依然有一大批職工與企業同患難,共發展。這樣的案例不在少數,是什么的力量呢,文化的力量。“揚”字里面包括凝聚核心價值觀,弘揚主流文化發展方向、彰顯正氣等要素。二是“抑”,具體講就是鞭笞假丑惡。這涉及到文化批評的層面,同志曾提出兩個標準,即政治標準和藝術標準,今天我們還要加上道德標準。馬克思提出過“異化”的概念,那么文化有異化現象嗎?答案是有。隨著多元文化的發展,泛文化觀念形成了一系列的反文化,或者叫異化文化。這是一種不健康的、不和諧的、扭曲文化,它會導致一個企業人心渙散、小團體、小勢力盛行。因此,“抑”就是矯正價值觀,及時清掃產生不良文化的土壤。企業文化從“揚”和“抑”兩個字出發對企業的監測、調節、凝聚、應變作用是不可小視的。
②對主體文化及他類文化的作用。我們知道企業文化是從功能上劃分出的文化中的一個外延。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影響深遠,形成了兼收并蓄、多元一體的文化特質,企業文化作為文化這個詞項外延的一部分。首先,它的發展會客觀受到大文化氛圍的影響,比如企業管理文化中的中國式管理方法,就顯然受到中國傳統文化儒家文化、道家文化的影響。其次,企業文化在自身發展過程中也會影響主體文化及他類文化發展方向。唯物主義一條真理就是物質決定意識,文化屬意識范疇、上層建筑,有必然的后續發展性。自工業文明以來,企業由于自身的特質,往往在一定程度或很大程度代表了生產力發展的方向。因此,企業發展中形成的文化就沉淀有源文化或母文化因素,對社會主體文化及他類文化的影響是客觀的。
③對個人的作用。這里的個人在企業這個特定的概念范圍內討論,也就是企業里的所有員工。我們知道,工業文明的發展,不可避免的造成了一系列的異化現象,使“自己的本質變成僅僅維持自己生存的手段”。這是最可悲的事情,西方科學家提出了所謂的二律背反理論也正是建立在這個觀點之上。人的本質不是機器,《摩登時代》中卓別林的表演讓我們在歡笑的時刻要牢記著一條真理,即人最終需要一種終極意義上的復歸。人有意識、有主觀感情、可以審美、可以創造。因此,在現實物質環境的壓迫下,以文化的方式救贖人的幸福感的復歸是一種積極意義上的探索。在企業中,如果員工個人長期處于物質壓迫狀態下的時候,企業如何發展,自然需要精神層面上的文化反省與叩問,釋放與疏導。
3.企業文化的方向。關于文化的方向,黨的十七大報告從四個方面指出新時期文化發展的方向,一是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二是建設和諧文化,培育文明風尚;三是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四是推進文化創新,增強文化發展活力。歸結到企業文化發展方向上可以歸納為四句話:即樹立企業核心價值觀、建設企業和諧文化、繼承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新時期新文化。這四句話簡明扼要地為我們指出了新時期文化的發展方向,同樣也表現出我黨始終代表了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
三、新時期企業文化建設
1.建設層次分析。“人”是廣義上的類存在物,包括企業中的每一個員工,“文化”也是廣義的文化,包含企業文化。“文化建設者”屬于“人”的一部分,在文化建設過程中處于舉足輕重的地位,是文化發展、傳播中最為敏感和最能及時調節、轉變的中樞。企業中的人創造文化,文化影響企業中的每一個人,這就是企業文化建設層次最簡要的分析。
2.建設方式初探。文化建設包括兩層含義,一是創新創造企業文化;二是傳播弘揚企業文化。
①創新、創造企業文化。改革開放30年以來,我國企業的發展經歷了不同歷史階段,南北有異,東西有別。因此,在這30年時間里,我們在企業文化建設方面積累了不少經驗,為我們今后企業文化建設奠定了基礎。結合新時期新要求,在新的歷史環境下,我們要從三個層面創新,一是實事求是地發展生產,這是一切文化建設的前提;二是深入了解新時期員工的文化需求,及時改變改善文化服務方式;三是繼承傳統、勇于創新,彰顯新文化魅力。
②傳播、弘揚企業文化。這首先涉及到另一門學科,即傳播學。這是對新時期文化建設者的新的挑戰。按照現代傳播學要求,現代傳播應該是一種三維度的立體式傳播,一是現代傳播事業也就是我們所常見到的傳播實體,如廣播、電視、雜志、報紙等;二是現代傳播技術即傳播過程中的硬件設施和人為操作,如計算機處理、衛星導航、光纖傳輸等;三是現代傳播觀念也就是現代傳播思維,要求對傳播過程進行考核、研究、調整、改進。我們知道,企業是社會生產力水平的前沿代表。因此,企業中的文化建設者在新時期任重道遠,要求企業文化建設者要不斷更新傳播觀念、學習傳播技術、考察傳播績效,為了更準確地溝通員工與組織之間的文化交流而不斷強化自己。
作者:楊柯 單位:陜西電子信息集團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