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小學音樂教學中民族音樂文化滲透及發展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民族音樂的基礎教育是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的有效渠道。教師作為音樂教育工作者,應該進一步學習和發展我們優秀的民族音樂文化,積極引導學生繼承我國優秀的民族音樂文化。民族音樂進入小學音樂課堂,無疑對中國的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繼承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和作用。
關鍵詞:民族音樂;小學音樂;音樂教學
民族音樂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具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內涵,在小學音樂課堂中滲透民族音樂教學,對于培育和弘揚學生的民族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就民族音樂文化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滲透和發展進行分析。
一、體驗不同民族音樂,培養學生學習民族音樂興趣
情感與欣賞是音樂教學的重要方式,也是培養學生審美和感知能力的重要途徑。音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審美特點和不同教學階段的身心發展規律,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來培養學生對民族音樂的興趣。我國有56個民族,人們因為居住地域與生活習俗的不同,各民族的音樂都有著自己的獨特性。教師可以通過引領學生學習具體的音樂作品,使學生感受到音樂形象,并引起情感的共鳴。比如,江蘇民歌《茉莉花》曲調溫婉柔美,江南風情十足;四川民歌《太陽出來喜洋洋》旋律自由豪放,呈現出勞動人民勞作的情景;河南民歌《編花籃》,歌曲中具有河南方言特點。在欣賞音樂時,教師先進行簡單的引導,讓學生聆聽音樂,感受音樂的形象和意蘊,在聆聽中逐步培養學生的民族意識,豐富自身民族音樂文化。比如,在教學湘藝版四年級下冊第二課管弦樂曲《森吉德瑪》時,教師通過多媒體技術來創設情境,引導學生一邊欣賞地域風光,一邊聆聽樂曲中的主題旋律,使學生能夠體驗蒙古族音樂的精髓,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隨后,學習再由淺入深,通過重復聆聽主題旋律,思考每一遍的旋律在速度、情緒、情景上有什么不同變化。學生在積極參與學習實踐中,反復聆聽的感受使學生對蒙古族音樂文化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從而激發了他們對學習民族音樂文化的興趣。
二、不斷提升素養,拓寬民族音樂視野
小學音樂教師要引領學生更好地學習民族傳統音樂,就必須在教學前積極學習中國歷史悠久的民族傳統音樂文化,學習與傳統音樂相關的書法、繪畫、古詩詞等,從而提升個人專業素養和文化品位,更好地落實音樂教育教學。教師要通過學習豐富的民族音樂文化內容形成個人獨特的教學修養,并以此情懷潤澤音樂課堂,這會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感知、體驗的主動性。在課堂上,教師不僅可以使用電子器樂或鋼琴,必要時也可以用古箏、古琴、笛子等傳統樂器伴奏。例如,在欣賞音樂《彩云追月》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了解廣東絲竹樂的特點,教師先是介紹廣東絲竹樂主要的演奏器樂,有粵胡、琵琶、揚琴等,聆聽過全曲之后,教師使用笛子與古箏分別為學生演奏了主題旋律,引導學生對比聆聽這兩種傳統樂器演奏效果的不同。通過對比,學生不僅熟悉了樂曲的旋律,還加深了對民族器樂的喜愛。這一種教學方式為學生提供了更廣闊的學習空間。在課后的拓展學習任務中,學生會自主地要求去聆聽其他相關的廣東絲竹樂,如《雨打芭蕉》《步步高》《旱天雷》等,教師進行任務安排,要求學生在自主聆聽中去尋找廣東絲竹樂不同樂曲中共同的特點,以此來拓寬學生的音樂視野,培養學生聆聽音樂的能力。
三、享受古詩詞的意韻美,培養學生民族自豪感
古詩詞教學是中華傳統文化教學的一部分,將古詩詞教學與小學音樂進行貫穿教學,可以讓學生領會到不一樣的情感和促進作用,為小學音樂教學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和生機。例如,在學習《春曉》一課時,教師可以結合央視的中華詩詞大賽,與學生來一段有關“春”字的飛花令,再引出歌曲《春曉》的學習,這首歌曲旋律輕松活潑、旋律流暢,極易掌握。學生通過學習能夠從其中感受到詩人熱愛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從而樹立從小珍惜時光意識。古詩詞新唱是一種潮流,其中包含著中華民族經典文化。比如,《滿江紅》所表達的愛國熱情,《水調歌頭》所表達的盼望歡聚而難以入睡的場面,《歸園田居》所表達的熱愛生活的情境等。學生在學習音樂過程中領略到傳統文化與音樂融合的無窮魅力,使其情感世界在音樂與詩詞浸染下得以豐富和擴充。發展民族音樂文化是一項光榮而艱巨的歷史任務。小學教育是傳承民族音樂文化教育鏈上最初的一環。因此,教師需要從學科的實際出發,以學生發展的需要為目標,運用合適的音樂教學方式方法,在繼承民族音樂文化的基礎上重視音樂教育,從而不斷增強學生對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精神的自豪感,培養新時期愛國情懷濃厚的學生。
參考文獻:
[1]徐爍昕.民族民間音樂文化認知在小教中的培養[J].藝術評鑒,2017(22).
[2]陳小靜.淺析中國民間民族音樂在小學音樂課堂的滲透[J].當代教研論叢,2016(12).
[3]衛穎.淺談民族音樂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的教學實踐[J].課程教育研究,2017(23).
作者:陳錦云 單位:福建省福鼎市桐北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