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文化館群眾文化輔導實踐策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文化館是廣大群眾文化活動中心,可以豐富群眾的精神生活,促進彼此之間的交流,提升文化素養。現階段,群眾文化輔導工作,一直在不斷創新,轉變文化輔導模式,為精神文化建設作出應有貢獻。本文分析文化館群眾文化輔導工作的實踐策略,闡述群眾文化輔導工作的實踐意義,供文化館工作者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文化館;群眾文化;文化輔導;策略
近些年,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人們生活得到改善,對精神生活有了新的追求,閑暇之余,參與文化館群眾文化輔導工作,提升自身精神文化素養,與文化館構建精神文明建設理念達成一致。同時文化館發揮文化輔導職能,指導群眾文化生活,提供文化服務,促進社會文化精神繁榮。由此可見,文化館群眾文化輔導工作,為群眾精神生活奠定基礎,充分體現了文化館群眾文化輔導工作的實踐意義。下面對其實踐意義內容進行闡述:
一、文化館群眾文化輔導工作的實踐意義
(一)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傳統群眾文化建設漸漸落伍,而且文化輔導內容比較陳舊,未有創新意識,導致文化館群眾文化輔導工作滯后。隨著社會的進步,文化市場的繁榮,傳統群眾文化已經不能滿足精神需求。網絡時代,文化館群眾文化輔導工作模式開始不斷變化發展,如今成為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二)廣大群眾的精神需求。經濟日益發展,廣大群眾的精神需求也不斷增加,文化館群眾文化輔導工作隨之展開,工作內容豐富起來,有利于構建群眾文化,能有效抵制社會不良風氣。然而廣大群眾對文化生活要求越來越高,文化館落實群眾文化輔導工作,以廣大群眾的精神需求為出發點,踐行群眾文化活動,可以調動群眾業余文化需求,凝結群眾力量,促進社會和諧。(三)平等享受權利的需求。我國曾有明確的法律規定,提出文化館免費開放工作的相關意見,針對廣大群眾基本文化權益給予保障,文化館開展群眾文化輔導工作,必須堅持平等性原則,間接性促進了社會主義和諧。文化館免費開發以來,群眾文化輔導工作也面臨著普及,讓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更精彩。
二、文化館人民群眾文化輔導工作面臨的問題
(一)不注重文化輔導工作。文化館工作人員,一直宣傳文化活動,忽略了文化輔導工作,導致大多數工作人員不重視文化輔導工作。雖然群眾文化輔導工作屬于文化館工作的一部分,但是,必須與群眾及時溝通,深入了解群眾對文化內容的需求,才能確保文化輔導工作有意義進行。文化館工作人員應明確文化輔導工作的重要性,將文化活動與文化輔導工作密切聯系起來,有利于文化館人民群眾文化輔導工作有效開展。(二)群眾文化輔導工作質量差。目前,文化館人民群眾文化輔導工作面臨的主要問題是群眾文化輔導工作質量差,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文化館服務質量。文化館群眾文化輔導工作具體表現在活動內容單一、活動次數少,輔導內容不新穎等,無法發揮輔導工作效果。有些文化館過于注重形式,忽略了服務態度和輔導工作內容,無法滿足群眾對文化知識的需求。(三)忽略群眾文化輔導主體地位。文化館工作人員,在制定和安排文化活動中,忽略了群眾文化輔導主體地位,針對工作內容注重創新,但其內容不符合群眾的需求,創新工作內容,提高文化追求,為群眾文化輔導注入全新的力量。但應建立在群眾文化輔導工作的基礎之上,由此可見,將群眾文化輔導工作和文化活動創新內容有機結合,才可以實現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三、文化館群眾文化輔導工作的實踐策略
(一)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這些年,國家開展注重文化領域發展,并加大其文化扶持力度,各地區紛紛成立公共文化服務站,投放國家信息資源,服務于群眾文化生活。文化館日益更新文化資源,策劃群眾文化活動,加強群眾文化輔導工作,調動群眾參與文化館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特別是節假日,利用傳統節目,弘揚我國民俗,讓群眾感受到文化的魅力。文化館工作人員創新文藝作品,應根據群眾對文藝作品的理解程度制作,選擇時尚、通俗的文藝作品,通過文化輔導工作傳遞給群眾。注意選擇文藝作品不宜過于高雅,因為太高雅的文藝作品往往不會被群眾接受。開展活動時,應選擇通俗易懂的文藝作品,利于不同階層的人們欣賞。例如:通俗易懂文藝作品可以真實反映群眾情感,對促進文化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時文化館工作人員應拓展群眾文化活動空間,通過民間工藝、書法培訓等形式,邀請專業人士親自對群眾給予內容指導,提高群眾文化生活質量。(二)構建文化輔導人才隊伍建設。文化館屬于精神文化活動樂園,集聚各類興趣愛好者,例如:舞蹈愛好者、戲曲愛好者等,加強了各個階層文化聯系。現階段,引領群眾文化活動的重點工作是構建文化輔導人才隊伍建設。只有優秀的文化團隊,才具有創新文化精神,勇于挑戰文化工作,營造文化工作氛圍。文化館可以聯合各地書城,組織文化文藝匯演活動,提高文化輔導人才隊伍專業素養,促進文化活動推動,提高群眾參與文化活動。例如:某個文化館,重點培養引進公共文化策劃、組織、管理和“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實現文化人才培養由“人才數量”向“優化結構”轉變。一是實施公共文化領軍人才培養工程,對高端文化人才在政治上進行引導,在工作上壓擔子,在政策上給予支持。二是加強高層次公共文化管理人才的培養。建立健全選人用人機制,研究制定文化單位人才培養和管理意見,著力造就一批懂文化、會經營、善管理的高層次復合型人才。三是加強高層次文化業務人才隊伍建設,培養造就一批堅持正確方向、深入反映生活、深受人民群眾喜愛的文化工作者。(三)開拓群眾文化的發展空間。首先,文化館活動中心要充分發揮文化活動的優勢,為人民提供優質的文化課程,并根據人民的興趣愛好、地域文化和實際情況,增加各種文化課程,為人民群眾服務。在人們眼中的文化館,具有良好的文化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中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發展。例如,傳統的手工藝課程,或進行一些舞蹈、唱歌、書法和樂器等教程,開拓群眾文化的發展空間。其次,可以對文化館活動中心的一些優秀員工進行培訓,以提高文化中心團隊的水平,使文化館的員工能夠更好地發揮工作職能。最后,需要充分利用基礎設施,并應開展咨詢工作,以促進文化活動的有序發展。(四)提高群眾文化輔導工作意識。鑒于當前文化館活動中心,設立群眾文化咨詢工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群眾文化咨詢工作的意識,促進文化館活動中心服務工作的發展。具體工作內容必須實施定期培訓工作,一方面提高文化館管理人員工作的專業性,另一方面提高其服務意識。文化館活動中心是豐富群眾精神生活和促進特色區域文化形成的主要機構。文化館活動中心與群眾的關系應該是服務關系。文化館活動中心要充分發揮文化工作的優勢,為群眾提供良好的文化輔導課程,在群眾心中樹立良好的文化形象。例如,文化輔導課程可以開設舞蹈咨詢、唱歌輔導或老年人喜歡的樂器輔導等。同時,從各大學選拔志愿者或長期從事文化活動人員,參與文化館輔導工作,可以提高文化中心的團隊水平和文化輔導工作意識。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文化館群眾文化輔導工作,可以在物質文明的基礎上,構建精神文明建設,有助于形成社會的良好風氣。文化館群眾文化輔導工作的實踐意義,主要滿足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廣大群眾的精神需求、平等享受權利的需求等,積極開展各種文化活動,有利于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構建文化輔導人才隊伍建設、開拓群眾文化的發展空間、提高群眾文化輔導工作意識,密切群眾之間的交流,為和諧文化的形成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樊俊麗.試論文化館群眾文化輔導工作的實踐策略[J].藝術科技,2019,32(11):101.
[2]林舉飛.文化館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在文化建設中的作用分析[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9,3(18):68-69.
[3]王蕊.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組織及輔導方法研究[J].智庫時代,2019(10):248-249.
作者:韓冰鋒 單位:洮南市文化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