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和諧寢室人際關系的策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大學生寢室人際關系是大學生最重要、最敏感的人際關系。良好的寢室人際關系不但有利于豐富大學生活,還有利于促進大學生個體人格發展與完善。近年來由于各種原因造成的寢室人際關系緊張,影響了大學生的正常學習和生活,也給校園安全埋下隱患。近年來層出不窮的寢室因摩擦或矛盾而發生的傷害事件,更是讓高校困擾不已。因此,對高校寢室人際關系進行探討和研究,并提出行之有效的應對策略顯得甚為重要。筆者認為,構建和諧寢室人際關系,需從三方面入手:
一、學校堅持“以人為本”的育人理念,提供良好的校園環境
(一)加強專職學生工作隊伍建設,做好人員保障教育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輔導員班主任隊伍建設的意見》指出:“輔導員班主任是高等學校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等學校從事德育工作,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薄皩B気o導員總體上按1:200的比例配備。”這要求高校必須有足夠數量的素質過硬的輔導員班主任,擔當引導大學生健康成長的任務,為可能發生的寢室矛盾提供人員保障。
(二)提升宿管人員素質,發揮管理優勢作為與大學生最親近的管理人員,宿管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生活中,大學生叫宿管人員阿姨,什么事情都能向宿管阿姨傾訴,包括家庭、學習、戀愛,甚至與同學的矛盾。所以,宿管人員在日常的管理中,能輕易發現學生宿舍內部的矛盾。學校可制定相應的激勵措施,提高宿管人員參加培訓、提升個人素質的積極性。以便更充分發揮他們的優勢,幫助學生及時化解矛盾,將可能發生的惡性傷害事件消滅于萌芽狀態。
(三)增強心理健康教育吸引力,提高教育實效最近一些年來,各高校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不能滿足大學生的需要。這要求高校一方面要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管理水平,增強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實效,另一方面要加大宣傳力度,增強心理健康活動的吸引力,擴大心理健康教育的覆蓋面,開展個性化咨詢,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觀念,讓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走進學生心里,成為照亮學生心靈的一縷陽光。
(四)充分發揮學生干部的助手作用,筑好第一道防線學生干部是教師與學生之間溝通的橋梁,他們不僅是教師實施管理的好助手,還是學生日常生活的好管家。因此,教師應調動學生干部的積極性,充分利用他們與普通學生學習生活在一起的便利,讓他們做好“偵察兵”。碰到學生干部處理不了的問題,再由輔導員或班主任處理。必要時,可由學校心理咨詢中心的專職老師介入,提供專業指導。
(五)開設人際溝通實踐等相關課程,提高溝通技巧人際溝通課程能夠從理論和實踐上指導學生如何提高人際溝通技巧,讓學生成為一個高情商的人。然而,現在只有個別高校開設了相關課程,絕大多數高校暫無相關課程。因此,無相關課程的院校應盡早開設。該課程能提高大學生人際溝通理論素養,鍛煉人際溝通實踐能力,讓學生在宿舍遇到問題,產生矛盾時,采取恰當措施,避免寢室矛盾加劇。
(六)合理分配宿舍,實施人性化管理學校應合理分配寢室。首先,學??稍谛律胱≈白龊眯愿衿詹楣ぷ鳎鳛榉峙渌奚岬膮⒖家罁?。其次,充分考慮學生的生源地,不僅要杜絕同一生源地的學生過于集中而形成生源地小團體,還要考慮南北不同生源地學生的性格、習慣等差異問題。第三,尊重家庭經濟狀況不同的學生的選擇。第四,避免不同年級的學生住在同一寢室。第五,合理安排獨生子女。第六,利用互聯網,嘗試讓新生在報到前,提前選擇寢室和室友,做到人性化管理。
(七)加強網絡監管,防患于未然《第35次中國互聯網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4年12月,學生網民占全部網民的23.8%。QQ、貼吧、微信、人人網等成為學生互動交流的重要平臺。高校應充分利用它們,時刻關注學生的動態。學工部門可成立網絡工作組,建立學校微信公眾號和每棟宿舍樓的QQ群,在貼吧、人人網上進行分類管理,開辟宿舍生活專欄,關注學生動態更新,以期及早發現問題,防患于未然。
(八)開展宿舍文化建設活動,建立親密室友關系宿舍既是大學生休息的地方,又是大學生的第二個“家”。學校應積極開展宿舍文化活動,鼓勵寢室成員提高彼此間的默契,為寢室集體榮譽而奮斗。通過活動,拉近學生間的距離,增強學生對宿舍的歸宿感,加深對舍友的感情。同時,引導大學生確立“宿舍是我家,室友是家人”的觀念,使宿舍更具有吸引力,真正成為大學生外出求學期間的“避風港”。
二、學生提升個人修養,注重品德養成
(一)加強自身修養,健全人格大學生應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理論修養,用科學的理論指導自己的行動。尤其是性格存在缺陷的人,更是要注重理論學習,建立健全人格,學會悅納自我,培養積極健康的興趣愛好,主動提高自身的人際交往與溝通能力,用人格魅力交朋友。
(二)培養團隊精神,共建和諧寢室團隊精神是大局意識、協作精神和服務精神的集中體現,團隊精神并不要求個人犧牲自我,而是要求團隊成員能通力協作,共同完成任務目標。寢室作為小團隊,需要團隊精神的支撐。因此,作為寢室成員的大學生,在校期間應該培養自己的團隊精神,培養與室友間的默契關系,共建和諧寢室。
(三)養成良好習慣,共筑和諧關系來自不同家庭的寢室成員,衛生習慣、作息習慣等存在較大差異。這需要寢室成員慢慢磨合,而非一味要求別人遵從自己的喜好。習慣晚睡晚起的同學,應調整作息時間,不講衛生的同學應改掉邋遢的習慣,這樣不僅有益于自己的身體健康,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還顧及了他人感受,有利于寢室人際關系的和諧。
(四)學會換位思考,增進相互理解換位思考是人對人的一種心理體驗過程。它客觀上要求我們將自己的內心世界,如情感體驗、思維方式等與對方聯系起來,站在對方的立場上體驗和思考問題,從而與對方在情感上得到溝通,為增進理解奠定基礎。應用到宿舍人際關系,就是要宿舍成員在說話和做事時站到對方的立場上,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有學會換位思考,才能增進相互理解,處理好寢室人際關系,讓自己的大學生活留下美好回憶。
(五)及時轉變觀念,盡早接受專業治療隨著工作、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的壓力增大,心理問題的發生概率提高。因此,我們應正視自己和他人出現的心理問題。作為當事人,不能諱疾忌醫,而應及時就醫,落實治療方案。作為旁觀者,不應戴上有色眼鏡去看待患者,而應幫助他們積極配合治療,早日走出心理疾病的陰影。唯有如此,心理疾病患者才可能盡早擺脫疾病困擾,盡快恢復正常行為方式,改進室友關系。
三、加強家校聯系,實現“零距離”溝通
大學生十幾年養成的各種習慣,朝夕之間難以改變,只能通過加強與家長的溝通,以家校聯合的方式,潛移默化地幫助他們將外在壓力變為尋求自我改變的內在動力,正確處理好宿舍人際關系。
(一)珍惜與家長初次相會,詳細記錄家庭情況輔導員在新生報到時留下家長的聯系方式,與家長進行“零距離”溝通,詳細記錄家庭情況特殊的新生,隨時關注他們的思想動態。利用建檔的有利條件,要求新生如實填寫家庭情況調查表,并對調查表進行整理分類、詳細研讀和分析,開展有針對性的工作,提供個性化服務,幫助他們早日融入大學生活,建立良好舍友關系。
(二)重視與家長過程溝通,家校聯手共同解決問題學生在校期間能否獲得愉快的學習、生活體驗是眾多家長共同關心的問題。但有的學生在遭遇室友矛盾后,會選擇隱瞞家庭或學校。當學生隱瞞學校時,家長極易在不明真相的情況下,將過錯推到學校身上,向學校興師問罪。這時,學校要想處理好問題,就必須與家長進行溝通。當學生隱瞞家長時,學校同樣需要和家長進行溝通,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并從各方面尋找原因,解決問題的同時也從中吸取教訓,避免重蹈覆轍。只有家校聯手,才能盡早還原事實真相,還學生和諧的宿舍環境。
(三)注重畢業后滿意度調查,提高人才培養水平學生畢業后,學校仍然要做好與家長的溝通工作。學校可通過現代技術手段,調查學生和家長對學校育人工作的滿意度,尤其是宿舍管理方面,接納他們的合理意見,改進自身不足,加強育人水平,提高服務能力,為學生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讓學生將主要精力放在學習上,真正成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作者:杭金菊 單位:蘇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