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傅山的書法藝術及其影響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隨意的章法形式。很多人在博物館中看到傅山的書法歪歪扭扭,結構奇特,似乎無跡可尋。找不到平衡感。傅山的書法如行云流水,墨水浸潤入紙,構成一幅水染的畫面。在他的書法中,找不見傳統的技巧,沒有方向,角度和力度的刻意追求。沒有了這種束縛,使他的表現更酣暢淋漓,也更能引起觀眾視覺上的沖擊,令人震撼。他的筆墨是隨意而自由的,呈現出多彩變換的世界。也體現了他的書法理念。
(二)極度張揚的個性表現。脫離了傳統的書法的束縛,使傅山更能自由的表現自己的性格,把作品推到淋漓盡致的高度。“四寧四毋”不僅使他對作品的要求,同時也是對他性格的最好詮釋。傳統上注重作品的精致,講究作品的對稱,他覺得自然才是最美;傳統以講究作品的修麗,他覺得簡單點也無傷大雅;傳統注重一筆一劃之間的流暢,他覺得筆鋒的不斷轉換沒什么關系;傳統的書法表現都太刻意,他認為書法最重要的是表達感情。傅山通過標新立異的方式,將自己與傳統區隔開來,不在追求技藝的嫻熟,而是站在了剛高的層次。他忘我的在自己的另一個世界當中,筆觸只求痛快淋漓,把自己的情緒通過作品表現出來,沉浸在筆墨之中。他的個性,在書法中找到了釋放的平臺。但獨特的書法卻不能僅僅依靠個性的張揚,它需要獨特的見解,優秀的審美,深厚的功底,廣博的學識。所有的這些因素,才夠成了他特有的圓潤和獨一無二的風格。所以傅山書法的成就絕不是簡單的追新立異,古怪囂張,而是他的思想達到了藝術的高度,他筆下的書法似乎有了自己的生命特征,變得靈動而鮮活。
二、傅山書法藝術的影響
(一)傅山書法藝術對明清書法的影響。1.打破傳統書法的固有模式。傅山的書法藝術與傳統的書法藝術相悖,他打破了當時傳統書法所追求的書法技巧的運用,注重線條的角度,落筆的輕重,注重字跡的工整和整體的完整性。而傅山的作品有的大氣豪放,表大的夸張而不羈,結構簡單卻不簡潔,給人一張氣勢恢宏的感覺。線條的擴張讓人們有一種心靈震撼的感覺,形成一種心理上的壓力和緊張感。還有他受人喜愛的連綿的草書,不僅粗獷豪放,讓人難以觸碰,似乎在剛勁之中摻雜了少許的無以名狀的凄涼,不僅讓觀眾把注意力集中到作品當中,更重要的是這里面也寄托了作者自身孤獨的情懷。他的那種不可一世的反常、怪異不僅僅在結構中有所體現,還表現在他的字沒有章法的夸張。不斷的對字形進行扭曲,打破原來字體結構的平衡,不再是過去那么整齊。這使他的草書作品,不像傳統的那么講究技巧,而是表現的直接而拙劣,也是實現它草書風格轉變的重要時期。更重要的是,他在視覺上對觀眾的強大沖擊力,讓人隨著作品,心情起落跌宕,振奮不已,通過酣暢淋漓的筆墨,把自己消融于“忘我”的境界中,與其說是不斷揮動著延綿的線條的線條,不如說是用這些筆墨譜寫他人生的凄苦和婉約。他對傳統的繼承太少。一方面,他過于與傳統背離,似乎是刻意的避開傳統的書法。使得他完全脫離了書法的本性,導致其基礎表現力的散失與不足,所以我們能看到他有些作品確實不能稱之為優秀的作品。另一方面,由于受傳統的約束少,讓他的書法得到更廣闊的發展空間,讓他個性的表達更直接,情感的演繹更完整。當傅山的情緒沒有那么多想宣泄的時候,試圖以基礎的書法技法來展示,但卻不能夠看到它的優異之處,與當時的其他大師相比,反倒顯得相形見絀。當他的情緒飽滿的時候的時候,他能用自己的藝術語言處理好線條的陳列,實現筆墨上的勾勒,加上強烈情緒的渲染,那往往就是被人稱贊的佳作。2.傅山外明清時期書法的轉型奠定了基礎。傅山的作品和書法理論未能引起當時人的注意和世人的喜歡,但是他為書法的轉型發展提供了全新的發展方向,豐富了當時書法的類型,為當時的書法發展注入了新的生機。可以說他打開了明清時期書法創新的新路子,對當時影響深遠,也為明清時期的文化發展做出了極大貢獻。例如,他的《晉公千古一快》草書四條屏和《題畫自笑八韻》,在章法上作了進行了嚴密的處理,字距上緊密相連,行距的間隔層次不齊,有時粘連在一起,虛實相生,這與他的丑拙原則,饕餮美學完全是一致的。他不去遵從過去的書法章法,似乎是刻意的表現出散亂和夸張,任意縱橫的涂抹不求技法的炫耀與運用是否得當只是在作品的表達中遵從自己的內心,矛盾與糾結,孤獨與痛苦。這些作品留人留下強烈的藝術的美感和沖擊。他試圖表達自己的亢奮、從而使他獲得一種心靈的解脫與滿足,更多地表現的是與命運抗爭的激昂,是情緒的高漲與暴風驟雨的灑脫,強烈的墨色對比運用,構成了他作品的雄強、偉岸之美。通過這種草書的形式,來有意識地彰顯他的人格魅力。他的線條的流動感實現其生命的運動,流露著他對塵世的憤怒與抗爭。
(二)傅山書法藝術對當代書法的影響。傅山在書論上對當代書法的影響是主要體現在他的“四寧四毋”論,這一特殊的書法美學思想是在特定的時期條件下,對儒、道學說的又一次的排列組合,提出此論,有著當時的政治目的。遺民傅山針對統治階級御用藝術的甜俗之風,拍案而起,喊出了“寧丑勿媚”的口號,代表了時代美學思潮的要求,也是傅山性格使然,且具有極強的針對性,同時是對奴性的批判。這與當代我們崇尚自由,要打破束縛追求真我有極其相似的地方。我們希望看到真實的社會,找尋真實自己的態度在他的作品中找到了某種心靈的契合。我們總說弄巧成拙,似乎努力的想把事情做到完美和極致。傅山對于“拙”的內涵作過純真、質樸、清真以及篤摯等新的解釋,他贊賞純樸的自然美,不贊賞造作嫵媚的裝飾美,認為真正的巧就是反映事物的質樸美。當前我們也是要解放天性,能夠追求真實的美感,比較柔造作,不阿諛奉迎。他的書法在當代找到了存在的價值,不只是書法藝術的價值,更重要的是蘊含其中的人性的本真。
三、小結
傅山的書法藝術以其獨特的視角形成了不可多得的風格。他的書法藝術如行云流水。沒有固定的模式卻打動人心。他的書法藝術對當時的書法改革和當代的書法研究都有深刻影響。對他的書法的感受和研究,也體現出這位愛國者的不隨波逐流,在那樣的環境當中追求自己的藝術,值得我們去研究和摸索。
作者:郭美玉 單位:山西省太原市晉祠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