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體育社會文化問題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體育與社會身份的研究
從球迷聚集在一起親臨體育場或透過電視收看橄欖球超級碗、世界杯足球賽和奧運會就證明了在這些最高水平的競技比賽中,體育可以激起任性特質中某種最狂熱的情感。不論是國家和其它組織實體,以及諸如民族這類的共同體,都擁有思想和行動上正展現出何者對他們而言是有意義的。此外經濟、社會與各種文化實踐也都在體育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媒體的影響力,以及人類渴望成為或想象自身成為體育明星的驅動力,都在展示人們對于體育所能做出的努力和奉獻。看著學童沿著操場的跑道奔跑著的游戲。勝利的狂喜和失敗的淚水都是人們對于體育充滿狂熱的明證。體育是建構、展現和想象社會認同的一個場域,人類的認同是一種社會建構的產物。這意味著除了那些在時間、儀式和環境脈絡中想象出來的部分以外,認同本身必然存在的部分并不多。這些概念已被證明在我們思考體育領域中各種社會認同的議題時十分有用。各種有關想象共同體的概念是由各種迷思、以及附屬于這些迷思的矛盾所組成,這些矛盾是存在于想象共同體的各種描述和表達方式之中。
這些社會共同體內部的成員大都不認識,即使是規模最小的共同體亦然,沒遇過甚至沒聽過同一光禿禿的其他成員,但在他們彼此的心中都存在著隸屬于同一社會群組的想法。即使他們彼此間并不熟悉,但他們確實是相互扣連在一起的。但這些不代表他們的想法是不真實的。不過這的確意味因為他們想象方式的不同將使各種社會共同體之間有所區別。溝通網絡和社會共同體的建立,是經由那些能夠統合并有效的形成各種體育聯盟關系的象征及實踐所具有的深度和廣度。通常溝通網絡和共同體都發源自公民或社會的認同。由于源自于某些相同的特質,變緊接著產生一種地方感、歸屬感或者差異感。而體育是能夠使上述這些感覺變得更為明白、可以連結在一起,甚至可以證明的方法之一。體育因而成為想象共同體最主要的指標和象征物。
全球化背景下運動員跨國流動的文化認同問題中的移民群體面臨著四種問題。第一,他們必須將自己特有的文化調整,并移植到新環境中。第二,在日趨全球化的環境中,要形成文化內的民族認同理解。第三,必須要在新環境中建立相對他者的新型文化間理解。第四,必須促進文化認同的某種再生產。關于這些社會行動者的全球本土化計劃,分析得出了互相依存的結論。移民群體必須要使用可用的社會技術資源復興本土文化(像老字號球迷那樣),從而調整特有的文化認同以適應新的環境。適應新環境必須要確定集體文化認同的核心形式(像老字號球迷那樣),標明不同群體之間出現的結構和文化差異,進行雜化整合。
民族認同和世界文化大同主義的日常經歷的獨特概念標志了這些移民群體的全球本土化計劃。移民選擇性地認同了民族文化表征,例如對蘇格蘭國家足球隊有感情卻與“蘇格蘭”公共儀式保持著一定距離。北美移民群體中的多數人都歷經了更大程度的相對化,相對其他種族和民族而言對民族認同的反思更具批判性。與其他民族社交的擴大催生了可替代的跨地方組織。西歐足球聯賽傾向于球迷文化的培養與維系,形式上體現為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并存,本質上是一種球隊想象“傳統”的構建,一種基于民族國家建構的文化傳統和認同政治,不僅在區域層面上建構認同(歐盟想象共同體的崛起,踐行一體化的努力,抗衡世界強權美國),在國家層面上建構認同(如德、法、西等民族國家傳統),還注重建立地方性的感情(球隊所在地)。
三、體育社會文化基本問題論綱
社會文化學身體經驗研究,在于反省到人類對外界的理解過度依賴體育以及理性思考分析。事實上,人類的知識與經驗的累積,相當程度是透過身體的感官知覺而得到的,理性思考往往是感官知覺之后合理化的結果。強調跨文化比較研究感官經驗的歷史與文化面向,主張社會文化學應該深入研究感官經驗,將身體經驗的資料寫入我們的研究中;在方法論上更提出具體的要求,除了依照傳統方法論,應該拋棄文化觀念的偏見外,更需要意識到早已內化入研究者本身之身體感知官的偏見,學習從感官面向來了解他們所經驗的世界。體育的情境正是由身體、情緒、經驗而成,運動員技術學習過程中也是經由身體感知官來體會,進而建立起技術的認知體系。身體在傳統的文化人類學研究中受到笛卡爾身心二元論的影響,將身體與文化被切割成兩個互不影響的概念。身體的主體性在于身體會與外界溝通,知覺的產生即是此溝通的展現,知覺經驗與文化關系是相互依存的,也就是說身體的知覺基礎是我們的生活世界,身體不可能脫離已建構的文化世界而獨立存在。
因此,身體知覺必然受到所處文化的制約。身體既是文化的因,也是文化的果,其關系是處于循環式的論證,而非線性的因果關系,人類對其身體的認知是社會結構或是歷史過程的結果。身體是一個有生產力、豐富的起始點,亦是分析自我與文化的起始點。所以,身體不是被動的客體,身體會主動的與生活世界溝通,身體并非被動的接受認知。換言之,身體不是文化的再現,而是文化本身,身體是主體,身體是認識外界的根本,知覺是理解文化的開始。對于身體的研究焦點已發展成身體感知的研究,所謂身體感知一詞以強調身體經驗(而非感官經驗)的研究原因,除了因為身體經驗常是多重感官的結合,無法劃歸單一感官研究之外,并考慮有些身體經驗的項目牽涉到獨特的文化概念與感知方式,因而需要一個能夠呈現身體經驗乃多重感官、融合文化知識體系的新理論概念。
作者:汪永勝 吳超 單位:江西現代職業技術學院體育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