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探索水生態文明建設新路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樂山市地處岷江、大渡河和青衣江流域中下游,三條河流環繞市區,是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建設的重點區域。樂山還擁有世界自然和文化雙遺產(峨眉山、樂山大佛)及世界灌溉工程遺產(東風堰),是享譽國內外的知名旅游城市。“十二五”以來,樂山把水生態文明建設列入“轉型升級、美麗發展”重點工作內容,始終堅持把水生態文明建設作為樂山整體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基礎和支撐,并作為強化推進樂山國際旅游目的地建設的重點工作加以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步伐加快,成效明顯。
一、抓住特色,理清水生態文明建設思路
“樂山樂水”,樂山作為旅游城市,水是樂山繞不開的發展主題和重點,開展水生態文明建設便顯得尤為重要。
1.水生態和水資源實際情況的需要水是樂山城市的代表符號,市域內水系發達,河流縱橫。良好的水生態環境、獨特的水資源稟賦、悠久的水文化歷史,是樂山最具魅力、最富競爭力、最持久的獨特資源和寶貴財富。但樂山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開發利用程度相差較大,水環境有惡化趨勢、水生態壓力日益增大,水利基礎設施薄弱,水資源配置狀況與社會經濟發展不協調。這些問題必須靠水生態文明建設的推進和不斷深化加以解決。同時,樂山市作為長江上游的重點區域,具有極其重要的生態戰略地位,其水生態環境狀況和生態安全不僅關系樂山市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而且對維系長江上游水生態系統穩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水生態文明建設是構建長江上游生態屏障、保障區域水生態安全的迫切需要。
2.促進樂山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客觀要求當前,樂山市正處于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轉型升級關鍵時期初期,加速工業化、城鎮化進程是未來一段時期的基本任務。在這一時期內,工業總量的增長、能源需求的增加、城鎮化水平的提高等,都會帶來或增加新的水環境污染問題,推進經濟生態轉型是解決這一問題的唯一有效路徑。既要推動經濟的生態轉型,又要減少轉型過程中出現新的生態環境問題,這就要求必須樹立生態文明理念,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加快節能減排力度,強化技術改造,淘汰落后產能,實現資源環境與經濟增長的良性耦合,切實推動發展理念由注重增長的數量和速度向注重增長的質量和效益轉變,推動發展方式向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能循環、高效率轉變,逐步構建與全市資源稟賦和環境承載力相適應的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模式,把樂山建設成為人居環境優美、生態良性循環的美好城市。樂山經濟結構欠優,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僅為30.1%,遠低于國家和四川省比重。優化樂山經濟結構,提升第三產業發展速度,迫切需要把樂山建成繁榮和諧的幸福家園、人文厚重的精神家園、生態宜居的美麗家園,牢牢把握在四川旅游版圖中的領先地位,著力轉變發展方式,圍繞建設“國際旅游目的地”目標,實現觀光旅游向休閑旅游的“華麗轉身”,以世界自然文化遺產聚集人氣,以休閑度假旅游留下財氣。因此,樂山市開展水生態文明建設是倒逼經濟轉型、加快產業結構升級、促進樂山市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客觀要求。
3.符合水務工作階段性要求和水務工作定位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水務工作的階段性特征發生了變化,特別是提出了“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新時期水利工作方針,要求我們的工作尊重自然規律、經濟規律和社會發展規律,把握經濟發展新常態,滿足人民群眾新期盼,圍繞生態文明建設新任務。這對樂山水生態文明建設和水務發展提出了新課題。同時,由于樂山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階段,市委市政府確定了“建設國際旅游目的地、全省高新技術產業增長極、四川綜合交通次樞紐和大小涼山脫貧攻堅示范區”的發展總體戰略定位。水務部門因時而變、乘勢而上,根據樂山水利風景等資源類型豐富、水域生態環境良好、人文景觀眾多、水文化特色明顯、具有較高的美學價值和歷史文化價值等情況,提出了進一步以安全水利、民生水利為基礎,向“資源水利、生態水利、文化水利、特色水利”發展,明確了高舉“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水利風景區建設、世界灌溉工程遺產保護利用”大旗,創建四川“特色水利市”的目標??傮w而言,樂山將以水利特色發展為總目標,以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水利風景區建設、世界灌溉工程遺產保護利用等工作為重點,進一步促進水生態文明建設邁入快車道,統籌引領樂山水務進入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在樂山經濟社會發展中進一步做好水務支撐。
二、系統謀劃,推進大格局水生態文明建設
在水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樂山始終堅持水資源保護與利用、安全與民生、生態與效益并重,以“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水利風景區建設、世界灌溉工程遺產保護利用”有機結合,推進大格局水生態文明建設。
1.抓試點城市建設,提升服務發展為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部署,落實水利部《關于加快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的意見》(水資源﹝2013﹞1號)的要求,立足樂山的市情、水情,鞏固提升生態市成果,扎實做好水生態文明建設工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精細籌劃,成功申報為第二批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試點,并在試點建設中抓責任與任務落實、抓最嚴格水資源管理、抓水安全建設管理、抓水源涵養能力建設、抓水環境污染治理、抓全面節水建設、抓水資源配置格局優化。
2.抓水利風景區建設,拓寬水務發展格局水利風景區建設在維護水工程、保護水資源、修復水生態、優化水環境、弘揚水文化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還能為工業化進程提供環境容量,為城鎮化進程提供休閑場所,為現代化進程提供文化傳承,是非常利于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文明發展的重要抓手。樂山擁有建設水利風景區良好的資源稟賦和基礎,也是一座人文底蘊深厚的歷史文化名城,同時樂山也是一座依水而居、因水而興的城市,作為樂山市標志性景觀的樂山大佛也是緣起于“鎮水”。樂山水文化以其特有的包容性、長久性,而將佛、道、儒文化,農耕文化,橋鹽文化融于一體?!笆濉币詠?,樂山根據水資源稟賦優越、水文化底蘊厚重等情況,突出“水”的特色優勢,啟動并加快水利風景區建設管理工作,為樂山“轉型升級、美麗發展”扎實做好“樂山樂水”中的“水”支撐。
3.抓灌溉工程遺產保護與利用,創新路徑發展2014年,東風堰成功獲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這是樂山繼峨眉山、樂山大佛之后的第三個世界遺產,成為樂山旅游的新名片。成為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后,樂山確立了東風堰“先保護后利用、先灌溉后旅游”的原則,按照世界自然、文化、灌溉工程三遺產環線游的布局,緊鑼密鼓開展系列工作。大力實施東風堰整治工程,提升遺產景觀功能,啟動東風堰保護利用規劃,加大招商引資和銀行融資力度,同時注重提煉水文化。
三、規劃未來,樂山水生態文明建設愿景喜人
盡管樂山水生態文明建設已取得了初步成效,但離樂山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離人民群眾期盼還有一定距離。謀劃未來,我們有信心和決心,在現有工作基礎上,進一步優化發展規劃,使未來發展更加符合樂山“轉型升級、美麗發展”的總體目標。
1.以水利風景區建設進一步夯實水生態文明建設基礎《樂山水利休閑發展戰略規劃(2016—2030)》,旨在重新構建生態良好的山水空間,形成城鄉一體化的水利休閑體系,創建全域化的休閑發展平臺,實現山水交融、人文與自然共生的空間格局,打造中國首個全域化山水休閑目的地。將以“心中的大佛、夢里的水鄉”為主題,以“踏水觀山,依山拜佛;近水養性,靠山凈心;山水交融,亦仁亦智”為形象定位,以建成中國首個著名全域化山水休閑目的地,并且帶動整個樂山市相關產業發展為最終目標,爭取在2030年前創建100個國家、省級、市級等不同級別的水利風景區、水利公園,50個山水城市及特色水利風景城鎮(山水城鎮)集群,建設中國最長的城鄉一體化多級生態休閑綠道,打造峨眉河生態休閑長廊,完成六大產業體系布局(水利休閑度假、生態農業、運動休閑、養老服務、養生地產、生態旅游)。
2.深入開展水生態文明試點城市建設“十三五”期間,樂山將強化推進水資源優化配置體系、洪澇災害防御體系、水生態保護與修復體系等八項水生態文明建設工作。到2020年,樂山市重點地區、水資源過度開發地區以及生態環境脆弱地區的水生態環境狀況將得到顯著改善,全市水生態文明建設再上新臺階。未來樂山將通過水資源優化配置、水環境綜合治理、洪澇災害防御、水生態保護與修復、特色水文化的挖掘與傳承以及水景觀建設等措施,保護好世界自然、文化和灌溉工程遺產,轉變水資源開發利用方式,完善水生態保護格局,打造“山水相依、水城一體,水清水安、樂水樂山”的水生態文明典范城市,最終實現“美麗樂山·水潤嘉州”的偉大愿景。
3.以“三百”水利工程為目標,深化水生態文明建設“十三五”期間,樂山將實施“三百”水利工程,以此深入推進全市水生態文明建設。一是全面開展“十三五”百億水利項目建設,二是開展百公里江河堤防建設,三是全面開展百個水生態項目建設。屆時,樂山水生態文明建設將會進一步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樂水樂山”將會形成真正的品牌。
作者:李智玉 單位:四川省樂山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