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思政教育網絡文學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網絡文學的認識性功能:對大學生最基礎的思政教育內容之一便是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其主要目的在于引導大學生對社會有一個正確的認知,理清個人與社會之間索取與奉獻、現實與理想、行為與心理等關系,此時網絡文學作品便能通過打造現實的藝術形象,真實的還原社會的發展和進步過程,使大學生能夠最快的獲取某一時代人們進行社會活動的方式以及各類社會習俗等方面的知識,拓展了大學生的文化事業,使大學生能夠真正、深刻、全面地了解整個社會的發展和演變過程,換言之,網絡文學依靠自身傳播范圍的極限性幫助大學生對社會有一個初步的、系統的了解和認識,進而豐富了他們的人生閱歷,提高了他們的思想道德水平,這也是大學生思政教育的最為基礎性的功能之一。
2、網絡文學的情感教育功能:很多作家和學者喜歡以網絡作為傳播載體,將記錄自己的人生感悟、思想情感以及對生活本質挖掘的作品展示給網絡閱讀人群,進而對閱讀人權的政治傾向、價值取向、行為活動、道德觀念、個性節操等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而大學生由于從事的網絡活動最多,與網絡接觸最為頻繁,因此所受影響也是最深的。列寧認為:革命的文學能教導人、鼓舞人、引導人,而筆者認為,網絡文學作品能夠對現代人們的道德觀念和行為活動進行客觀的表述,并與讀者產生情感共鳴,對網絡閱讀人群起到一個很好的促進作用。
3、網絡文學的心理輔導功能網絡文學所具備的補償功能和心理宣泄作用與大學生思政教育中心理教育是相互統一的,一個人心理素質的高低直接決定其人際關系是否良好、行為活動是否存在偏差、道德理念是否主流。葉舒憲曾說:“作家、藝術家、文學批評家等與精神醫生之間的傳統職業分野正在逐漸淡化,文學與醫學保健之間富有成效的話題和互動正在方興未艾地展開,身兼詩歌神和醫藥神的阿波羅神話重新閃現出生命的活力”。因此,教育工作者應當充分利用網絡文學,對大學生進行心理輔導,在充分展示網絡文學文化魅力的同時,幫助他們形成過硬的心理素質,以便其在未來的發展道路上走的更穩、更遠。
二、網絡文學對大學生積極影響
1、強化大學生的創新意識從事網絡文學創作的人員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青年網絡作家,他們具有超前的創新意識,在創作時經常會使用一些具有創新意識和鮮明個性色彩的網絡詞匯,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網絡作品的創造性,因此,大學生在閱讀這些網絡作品時就會受到作者創新意識的影響。另外,由于網絡文學具有靈活性、多變性等特點,而且是利用現代科技手段打造的文學形象,從這一角度講,大學生通過心善和閱讀這些網絡作品,能夠極大限度的拓展文學思路,擴大發散性思維和想象空間,并強化自身的突破意識和創新意識。
2、網絡文學對大學生平等意識的培養和加強網絡文學具有自由性、開放性等特點,在創作和傳播過程中較多的使用不批判、不訓導等平等性詞匯和言語,充分顯示出文學作品的親和力和客觀性,向網絡讀者展示了機會的均等性和公平性,大學生通過閱讀這樣的網絡文學作品能夠減輕自身所承擔的社會壓力,充分體會被尊重的感覺,形成初步的機會均等意識,在無形中就提高了自身的思想認識水平。
總而言之,盡管網絡文學尚處于完善和進步階段,其根本價值潛能也未被完全的激發出來,但筆者認為,網絡文學的未來發展空間和發展潛能將是不可限量的,而且,網絡文學對大學生思政教育的促進作用如此明顯、影響如此巨大,教育工作者更應當以開放、寬容、現代、發展、平和的心態去看待它、了解它和完善它,加強對網絡文學功能的研究,以便能利用網絡文學更好的加強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效果;與此同時,各大高校、地方政府、網絡作家以及文學網站應當共同努力,一同創造積極健康的網絡文學環境,最大限度的提高網絡文學的作用效果,使大學生能夠在輕松、自由、健康的網絡環境中不斷的提升自己、強化自己和完善自己。
作者:孫杉杉單位:吉林化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