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冰雪旅游與文化產業融合發展對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隨著吉林省重視并大力發展冰雪相關產業,吉林市積極響應有關發展政策,在現有的冰雪資源基礎上,推進冰雪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融合發展。經過多年的發展,吉林市已經開發建設了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冰雪文化旅游項目,但差異化較小,旅游競爭力明顯不足。基于此,文章從產品創新不足、兩大產業資源整合度不高、專業型人才缺失三個方面系統闡述了吉林市冰雪文化旅游產業融合發展面臨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提出相應的融合發展對策,為吉林市冰雪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的融合發展提供建議。
[關鍵詞]冰雪旅游產業;文化產業;融合發展;吉林市冰雪旅游
我國最初冰雪旅游的發展主要集中在東北地區,隨后新疆、內蒙古等地也依托自然冰雪資源逐步開發冰雪旅游。伴隨2022北京冬奧會的成功申辦,河北、北京等地雖然自然冰雪資源有限,但依托其良好的區位優勢也在大力開發以冰雪旅游為主題的室內、室外冰雪項目。以冬奧會為契機,全國多地都在大力發展室內室外冰雪旅游文化項目,但多以滑雪、滑冰等冰雪競技類項目為主,由于特色不明顯導致對游客吸引力不足。吉林市有優質的冰雪資源和極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應將當地特色文化融入冰雪旅游產業發展中,走特色化、差異化發展道路,打造吉林特色的冰雪文化旅游產業。
1吉林市冰雪旅游與文化產業融合發展現狀
1.1已研發建設一批文旅融合的冰雪項目
近年來,隨著吉林省冰雪相關產業的發展,吉林市研發建設了一大批冰雪文化旅游項目。吉林市有滿族、朝鮮族等少數民族,將少數民族文化、風情、民俗、節慶、娛樂等與冰雪旅游相結合,開發了獨具吉林市多民族特色的冰雪文化旅游項目。已規劃建設完成的烏拉滿族特色小鎮項目;仍有居民居住原始滿族房屋;滿族烏拉火鍋、黏豆包等特色美食;彰顯少數民族文化的冰雪雕塑、冰燈;已修復的滿族傳統建筑、雕塑、寺廟等;以薩滿“腰鈴”、滿族秧歌等為代表的文娛活動;滿族獵鷹、嬉冰等。通過冰雪旅游與民族文化融合,增強了游客旅游體驗感,使游客在游玩之際,既能享受滿族傳統美食、欣賞滿族特色活動,又可以感受滿族文化在歷史發展中的傳承,滿足了游客對精神、觀念、思想、情感等方面的追求[2]。烏拉街滿族小鎮還有添倉節、上元節等節日以及珍珠球、狩獵、嬉冰等多項文化活動,其中珍珠球已經作為正式比賽項目出現在全國少數民族運動賽事中。
1.2冰雪文化旅游產業中的冰雪體育產業已具備一定基礎
吉林市冰雪體育品牌已經具備一定知名度。經過多年發展,吉林市已經開發了諸如冰車、狗拉爬犁、冰上龍舟等多種趣味性冰雪運動項目,使游客在參與冰雪運動的同時感受當地獨有的少數民族習俗,增加了游客冰雪旅游的多樣化體驗。吉林市擁有北大壺滑雪場和萬科松花湖滑雪場2家國際頂級滑雪運動場地,并先后承辦了多項國內外重大體育賽事,如2007年的亞洲冬季運動會等。賽事的成功舉辦,彰顯了吉林市冰雪體育文化的發展進度以及吉林市冰雪運動設施的完善程度[3]。
1.3城市文化與冰雪旅游融合有序進行
吉林市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北方特色旅游城市,素有“北國江城”“霧凇之都”“滑雪天堂”“京劇第二故鄉”等美譽,城市文化底蘊濃厚,特色鮮明,并入選2020年中國十佳冰雪旅游城市。吉林市推進城市文化與冰雪旅游相融合,突出城市文化特色,如滿清文化、京劇文化、薩滿文化等,運用冰雪旅游思維建設和完善城市建筑風格、街道布置、園林綠化、雕像雕塑、人文景觀、廣場布局、公共設施、城郊環境等。堅持敬畏自然、環保優先的態度,打造吉林城市文化與冰雪旅游融合發展的多樣性和生態性,將城市文化融入冰雪旅游產業的發展體系,使城市文化成為吉林市冰雪旅游的名片之一。
2吉林市冰雪旅游與文化產業融合發展存在的問題
2.1冰雪文化旅游產品創新力度不夠
吉林市滿族歷史文化悠久,但以滿族烏拉街小鎮為代表的旅游景區對滿族文化與冰雪旅游的融合、特色小吃的傳承及旅游產品的開發等重視力度不夠。小鎮的冰雪文化旅游項目,如具有滿族代表性人物的冰雪雕塑、薩滿祭祀活動、漁獵、嬉冰等類型單一,活動氛圍不強導致游客鮮有代入感,體驗性較差。吉林市擁有眾多滿族風味的特色小吃,如烏拉火鍋、八大碗、白肉血腸等,由于重視程度不夠,小吃周圍環境臟亂差,食品安全問題堪憂,影響小吃的美譽度。尤其是滿族烏拉火鍋,作為吉林市最具滿族特色的傳統美食,并沒有展現出其應有的文化價值,品牌知名度較低。吉林市冰雪旅游紀念品開發程度低,產品缺少創新和特色,差異化不明顯,未就滿族文化資源、清朝歷史資源、建筑資源、歷史人物資源等進行文化與旅游的融合,缺少具有地域意義的旅游紀念品,制約了吉林市冰雪文化旅游產業的發展。
2.2冰雪旅游資源與文化資源整合度低
吉林市冰雪資源品質較高,是世界三大“粉雪”產地之一。文化資源主要有豐富的少數民族文化。清朝時期,康熙皇帝曾來到吉林市進行漁獵、觀兵等活動,在當地留下了很多歷史足跡。然而時至今日,吉林市并未就此段歷史開展冰雪資源與歷史文化資源的融合,使這段歷史對促進冰雪旅游產業的發展作用大打折扣。吉林市斥巨資打造的烏拉街鎮,由于選址不當,曾幾度被洪水淹沒,對小鎮內建筑破壞巨大。吉林市霧凇島屬烏拉街鎮管轄范圍,島上有融入了少數民族文化的冰燈、冰雕、雪雕等特色產品和建筑,游客可以透過實物進一步了解少數民族特色文化。但經過多年的發展,島上此類冰雪項目單一、缺少差異化,與國內其他同類冰雪旅游景區相比并無明顯優勢,未能展現出吉林烏拉文化的獨特之處。
2.3冰雪文化旅游專業人才匱乏
冰雪文化旅游作為新興產業,專業性較強,因此更需要高水平的專業人員。由于冰雪旅游的特殊性,冰雪旅游大多在冬季進行,季節的周期性導致冰雪旅游從業人員的工作間斷性,不利于從業人員專業知識的學習和積累。現在從事冰雪文化旅游的管理人員大多是由傳統旅游行業中轉業而來,對于冰雪文化旅游的系統性認知較少,專業能力參差不齊[4]。
3吉林市冰雪旅游與文化產業融合發展對策
3.1創新吉林市冰雪文化旅游特色產品
吉林市要把握當前文化產業蓬勃發展的歷史機遇,充分利用現有資源,結合市場不斷變化的產品需求,促進吉林市民俗、美食、節慶等文化資源與冰雪資源的融合發展,以此創新產品信息內容[5]。第一,打造冰雪民俗旅游產品。吉林烏拉街鎮要充分發揮滿族文化資源優勢,突破傳統產品開發理念,借鑒國內其他著名歷史文化古鎮的發展模式,將烏拉滿族傳統服飾、特色布貼畫等,以縮影、印刷的方式,將其印在旅游紀念章、手機殼、背包掛件等產品上,并向游客出售。如此既創新了旅游產品類型,又可以為滿族文化傳播起到宣傳推廣的作用。第二,將傳統美食融入冰雪旅游中。吉林市現有傳統滿族美食眾多,尤以烏拉火鍋為代表。吉林市應將火鍋文化與冬季冰雪相結合,建立以烏拉火鍋為主,其他美食為輔的滿族特色餐飲產業鏈。同時將滿族特色糕點、黏豆包等以冷凍產品的形式進行出售,作為游客出行的旅游紀念品和饋贈親友的佳品。第三,以冰雪節慶活動帶動冰雪文化旅游節慶活動發展。近些年吉林市舉辦了多項冰雪節慶活動,如吉林市冰雪溫泉節、吉林國際霧凇冰雪節、吉林舒蘭二合雪鄉節等。冰雪節慶活動的舉辦吸引了眾多國內外游客,為吉林市帶來旅游經濟收入的同時,也帶動了其冰雪文化旅游產業的發展。
3.2整合地域文化資源與冰雪旅游資源
吉林市具有滿族歷史文化資源和自然冰雪資源雙重優勢,通過兩者的整合,吉林市冰雪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的融合將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吉林市冰雪文化旅游產業的發展要以深厚的歷史文化、民俗文化為引領,以豐富的冰雪資源為依托,打造具有吉林特色的冰雪文化旅游名片。同時,冰雪文化旅游的開發要充分挖掘地方特色藝術、民俗、節日等文化要素,研發地域文化冰雪旅游特色產品。如滿族嬉冰活動、狗拉爬犁、抽冰猴、滑冰車等具有民族特色的冰雪文化旅游項目。此外,吉林霧凇冰雪節也融合了當地民俗文化,開發建設了如冰上龍舟賽、魚躍龍門雕塑等特色旅游產品,使游客享受“白天看霧凇、夜晚賞冰燈、民宿吃火鍋”的全天旅游盛宴,在冰雪旅游中感受滿族民俗風情。
3.3注重培養和引進冰雪旅游與文化產業的專業人才
冰雪旅游產業迅猛發展的背景下,冰雪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的融合勢在必行。發展冰雪文化旅游產業需要具備旅游知識和文化創意的創新型、復合型人才做支撐,以迎合當下冰雪旅游與文化產業融合發展的趨勢[6]。一是景區與高校合作培養冰雪文化旅游復合型人才。高校培養和輸出人才,是各行各業人才的培養基地。高校應注重理論和實踐的結合,在教授學生旅游管理理論知識的基礎上,組織學生外出調研、培訓和實習,將旅游理論知識應用到具體實踐中,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二是各旅游企業引進和留住高水平人才。旅游企業在人才培養的基礎上,通過各種措施引進高水平復合型人才。制定有吸引力的人才晉升機制,通過提高工資、福利待遇等激勵人才留在企業,更好地進行特色冰雪文化旅游項目開發,加強冰雪旅游項目的管理,實現冰雪資源與文化資源的整合與開發,保證冰雪文化旅游產業的可持續良性發展。
4結語
為了更好推動冰雪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的融合發展,吉林市開展冰雪文化旅游要結合其產業融合發展現狀,在發揮自然冰雪資源優勢的基礎上,深挖地域特色文化和民俗,將文化因素納入冰雪旅游產業發展之中,以文化創新吉林市冰雪旅游產品和冰雪項目。通過差異化發展方式激發游客對吉林市冰雪文化的深層次探索,增強吉林市冰雪旅游的吸引力。
參考文獻:
[1]侯瑞.吉林市滿族文化旅游開發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7:38-39.
[2]吳杰,石繼章,李洋.吉林省冰雪體育旅游產業的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經濟縱橫,2008(10):28-30.
[3]朱丹,張貝爾.吉林省冰雪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現狀與對策[J].吉林工商學院學報,2020,36(4):35-37.
[4]張欣,牟維珍.冰雪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融合發展探究[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3(5):10-12.
[5]張麗梅.旅游文化產業視域下冰雪旅游與文化融合研究[J].學術交流,2013(10):106-109.
作者:趙宏波 單位:北華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