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數字時代創新文化傳播方式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好萊塢電影業從20世紀20年代起即迎來了其蓬勃發展的黃金期,與迪斯尼、米高梅、派拉蒙、20世紀??怂?、環球、華納兄弟七家公司共同占領著美國的電影市場,使好萊塢成為美國電影的代名詞,甚至1929年的經濟大蕭條也沒能影響電影事業的發展。第二次世界大戰為美國電影進入歐洲市場提供了機遇,現已占有歐洲票房收入的70%,在國際市場占絕對優勢。20世紀50年代,美國電影的總收入中海外比例已超過40%。21世紀以后,美國電影進入了世界150個國家和地區的市場,海外票房比重突破60%,在美國出口產業中排名第二?!栋⒎策_》總票房26.3億美元,海外票房占72.2%。在美國電影業發展過程中,外延產業也在不斷擴大,成為帶動美國音像業、出版業、旅游業、玩具業、禮品業、服裝業及主題公園等產業鏈的火車頭。
好萊塢幾大電影公司歷史上都是幾起幾落,目前無一不是適應技術的發展和時代的需要而不斷改革,在娛樂消費多元化的新時代,電影企業紛紛與傳媒企業合并,既增強自己的市場份額和傳播能力,又使美國文化產業能夠繼續領跑全球。20世紀福克斯在1985年被美國最大的多媒體傳播娛樂公司NewsCorporation收購;時代華納與美國在線(AmericanOn-line)于2001年合并成為美國第二大多媒體娛樂公司,年銷售額超過200億美元;原為單一卡通制作公司的迪士尼1995年以185億美元吞并首都/美國廣播公司,現已變身成為集動畫制作、影視制作、游樂場等一體的美國第三大綜合性多媒體娛樂公司。以科技為引擎的信息革命是美國文化產業飛速發展的巨大動力。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作為世界信息技術高地的硅谷孕育了一個又一個新媒體企業,如雅虎、谷歌、Youtube(視頻網站)、Facebook(社交網站)等,加州成為美國新媒體產業集聚度最高的州。硅谷IT技術也為美國動漫游戲產業發展提供強大支撐,美國暴雪娛樂公司開發的《魔獸世界》全球付費用戶數達1020萬,玩家群體遍布世界各個角落,曾創下百萬人同時在線紀錄,大量服務器設備搭建起性能驚人的基礎設施,確保任何國家或地區的玩家都能獲得流暢的游戲體驗。高新技術引領下的美國文化產業在創造驚人利潤的同時,也使美國價值觀長驅直入,滲入世界各個角落,影響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與傳統媒體迎合大眾文化消費需求不同的是,硅谷新媒體企業是通過創造需求來創造價值。例如,以生產硬件而著稱的蘋果公司,實際上是創造出了一個將音樂、圖書、視頻、游戲、應用軟件等幾乎全部數字內容整合于一身的數字媒體新業態,毫不夸張地說蘋果是以新的產業業態的創新改變了一代人的生活方式。再者:谷歌公司寧可冒法律風險,也要去做地圖、做圖書、做語音服務,他們不斷根據客戶需求推出令人眼花繚亂的新服務新產品,其口號是“工程師改變世界”?,F在的谷歌已完全顛覆了幾年前搜索引擎公司的概念,其廣告盈利模式開創了互聯網媒體新紀元。在硅谷,這些企業被稱為“需求追尋者”,非常注重積極與客戶接洽以了解他們現在和未來的需求和渴望,然后率先向市場推出新的產品和服務。如今的美國新媒體文化企業,既引領市場需求和潮流,又通過影響人們的觀念來進一步培育消費市場,這,已成為美國發展文化產業的法則!美國新興文化產業的強勢發展,使美國式的價值理念、意識形態和生活方式很快得到普遍的傳播。美國政策咨詢專家SimonAnholt曾說,在塑造國家品牌方面,“電影、音樂、藝術和文學相當重要。它們使國家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色彩更鮮艷,細節更豐富,內容更充實,讓人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他指出,如此打造出的美國品牌,“讓全球無數人年復一年地接近、探索、了解和信賴美國”??梢?,美國在發展文化產業的同時,也是在利用文化在傳播美國的價值觀和理念。
從美國加州文化產業發展歷程我們可以看出,無論是文化產業的發展能力還是文化傳播的需要,我們都要積極地研究和智慧地應對時代對文化發展的要求。然而,當前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還存在著創新性和前瞻性不夠,資源配置不合理,文化與科技的融合有限等問題。我們今天正處在一個數字為王的時代,必須高度重視和研究數字經濟時代文化傳播如何適應科技發展趨勢,加快構建科學的、可持續的、創新型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之路,提升中華文化傳播力。
(一)要把握數字時代文化傳播的新方式
作為文化傳播的重要平臺,新媒體的出現和發展、普及和覆蓋來勢迅猛,報紙、期刊、廣播、電視這四大傳統媒體已日趨網絡化。電子閱讀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新興媒體如雨后春筍般席卷而來,許多民眾因上網瀏覽新聞而減少了報紙訂閱。世界報業協會(WAN-IFRA)發表的世界報業趨勢報告指出,2010年全球報紙總發行量減少900萬份,降幅為2%,而發行量減少最多的是北美地區,劇減11%。比爾•蓋茨2003年就曾預言:在其有生之年將會看到紙質圖書的消失!而這并不完全是天方夜談,短短幾十年間,我們看到了磁帶對唱片的淘汰;CD對磁帶的顛覆;MP3的問世擠占了CD的市場,如今,ipad等平板電腦將使音樂及出版業市場重新洗牌,我們還看到:電子書內容的不斷豐富以及閱讀器價格的下降使圖書市場萎縮,智能手機的普及使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電子閱讀的行列。新媒體作為新興文化產業的重要領域之一,與設計、軟件、游戲、廣告、動漫與電子信息相關的新興行業有著越來越多地聯系,而這些行業都是文化傳播的重要載體,是數字經濟的時代引領文化創新及傳播的重要平臺。當下,很多舞臺藝術表演中都通過運用虛擬影像、3D等高科技技術,創造出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高度交融的氛圍,這充分說明,文化藝術,要在創意為先的前提下,借助數字技術將其完美地表現出來方能取得更良好的傳播效果。當前,在保護傳承中華五千年傳統文化的同時,應重視運用新技術、新手段、新媒體來包裝和宣傳江蘇的文化藝術精品,面向全球打造全新的“江蘇印象”,提升江蘇的國際影響力,獲得宣傳效益最大化。
(二)要把握數字時代文化傳播的主動權
新媒體是新興文化產業業態創新發展中最活躍的因素,是整合經濟、科技、文化、教育等各個版塊的協調發展、同步發展的極好抓手,更是江蘇新一輪轉型創新發展中不可忽視的重要領域。例如,平板電腦從誕生起就被認為是最好的展示報紙與雜志圖片的載體。美國電視臺網,如CBS、NBC等,均開始爭先恐后地將自己的Flash格式轉換為HTML5格式,以適應像蘋果、谷歌這樣的新媒體視頻運營商,去爭取鎖定越來越多的移動媒體客戶群。根據美國出版商協會(AssociationofAmericanPublishers)統計,美國電子書產業在過去三年里呈現井噴式增長,銷售額在整個圖書產業中所占比重由2002年的0.05%上升至2010年的9.03%,預計至2012年底,這一比例將提升至20%-25%。數字文化、多媒體、新媒體等概念不僅是技術的革命,也是生活方式的革命,文化傳播方式由傳統的“一對一”變為“多對多”;從過去“被動接受”到隨時隨地“自由”等有了質的飛躍。鑒此,關注新媒體快速、深刻的社會影響力及互動形式;促進文化交流的大眾化與社會化;推進基于愛好及興趣的互利與分享等,是當前把握文化傳播主動權的戰略要求。只有富于先見之明、敢于創新的文化企業家才能在市場競爭中勝出,在國際舞臺上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三)把握數字時代文化發展新潮流
數字時代文化傳播的特征,可以概括為迅速、多元、融合、互動幾個方面。數字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不斷地創造出新的奇跡,促進了傳統文化生產的革新也不斷催生新的文化產業業態,它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在不斷改變人們的行為模式。當下火熱的新媒體形態如移動電視、手機電視、網絡視頻、博客、播客及微博、社交網站等,均是新媒體技術所催生的新型的傳播形態,具有平民化、開放性、受眾廣、影響大的特點,對擴大文化影響力有著不容忽視的作用。2010年,美國Inc.雜志評價美國發展最快的60家媒體公司中,有89%是以寬帶互聯網、電信網和有線網為傳播平臺的新興媒體,其中以信息傳播為主的高達76%。數字時代的文化傳播,絕不是數字技術對文化的生硬介入,而是一種有機的結合,技術與內容的持有者均是積極主動地為對方提供了有效的展示平臺,這種結合給傳統文化產業帶來生死挑戰,也給新興產業創造無限光明的前景。面對這樣的潮流,我們再也不能靜觀,必須迅速出擊。
努力提升江蘇文化產業的創新力傳播力
文化傳播力是體現中華軟實力、競爭力的重要方面,文化傳播搭乘新媒體技術是數字經濟時代的要求,是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必要途徑和必然選擇。引領江蘇文化產業的創新發展,未來需要我們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規劃高端化切入。認真研究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新興文化產業的發展歷程和經驗,充分利用當代高新技術,多渠道、多方式拓展文化傳播的空間與手段,用全球眼光謀劃全省文化發展格局,以全球市場規劃文化產業未來發展方向。二是產業系統化開發。加速研究當代國際文化產品出口及國際文化市場需求的變化,加大對新媒體技術的開發與應用,努力激活文化產業創意、設計、生產、發行、消費的系統價值鏈,充分發揮新媒體的載體功能和傳播特質,有效提升江蘇文化產業創意水平和文化傳播能力。三是品牌數字化更新。積極運用多媒體、新媒體及數字技術和平臺,將我省代表性的優秀藝術如昆曲、古琴、民樂、民舞、美術、攝影及當代文化藝術發展成就進行數字化改造,加快建設數字圖書館、數字博物館和數字藝術館,使知識、藝術等文化服務通過網絡平臺走入尋常百姓家中,為民眾欣賞與參與提供更多方便,同時也有利于進一步拓寬文化傳播的路徑與方式。四是人才國際化共享。數字化時代,為創意人才的國際化共享提供可能。要改變傳統的用人方式,變“為我所有”為“為我所用”??梢酝ㄟ^國際培訓、中外合作、項目合作等方式,著力培養一批懂藝術、懂技術、懂經營、懂外語的創新型對外文化交流骨干人才,幫助文化企業積極運用數字技術、互聯網、計算機軟件等高新技術改造傳統文化的生產方式、營銷方式、傳播方式,加快推進江蘇文化產業優化升級,占領文化產業發展的制高點。五是發展社會化合作。大力推進文化與科技的融合,文化與經濟的融合,增強江蘇文化產業核心競爭力,構筑政府、產業界、學術界、研究機構、金融機構和媒體的交流合作平臺,共同探索推動傳播中華文化的新思路與新辦法,形成江蘇文化強省建設的合力。
數字時代文化企業的轉型創新與高技術息息相關,我們要深入研究蘋果、谷歌、Facebook等為代表的美國大型新媒體技術企業,為何能在全球性的金融危機中基本保持逆市增長的深層次原因,認真分析并深入研究技術力量和商業力量在文化傳播中的作用。要加大對文化科技的投入與研究,準確把握世界文化發展的新趨勢,緊緊抓住現代科技迅猛發展的新機遇,充分發揮文化和科技相互促進的作用,通過推進科技創新來推動文化產業的發展,使文化創新成為江蘇經濟轉型與創新發展的助推器和突破口,成為推動推進江蘇文化建設大發展、大繁榮的強勁引擎。(本文作者:車寧單位:江蘇省文化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