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大學語文教學中中華傳統優秀文化教育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語文教學的內容包羅萬象,其中中華傳統優秀文化是德育培養的重要內容之一。隨著中華文明的發展和演化,逐漸形成了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它是我們中華民族一代代流傳繼承至今的文明結晶,體現著我們古老民族的思想文化與觀念。中華傳統文化在我國歷史發展過程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與作用。大學語文課程具有綜合性、工具性和事件性等特點,將其與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相結合,不僅能夠提升大學生的基本人文道德素養,而且對大學語文的課程建設也有著重要影響。為此本文從兩者之間的關系進行分析,提出中華傳統優秀文化對大學語文教育的必要性。
關鍵詞:大學語文教學;中華傳統優秀文化;語文教育
0引言
近年來,有關大學語文教學改革及功能定位的探討層出不窮。不僅是專業的教育工作者,還包括社會各界的人士都參與其中,這也能體現出大學語文教育在高校教育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大學語文是大學生一門公共基礎必修課程,也是大學生接受傳統文化教育的直接對應課程,大學語文教育是否有成效,關系重大。現今,高校中對語文課程重視度并不高。學校由于諸多原因,更加重視英語教育,這種現象的出現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很不利。同時也不利于提升學生的精神層次及文化底蘊。因此,提升語文教育的重要性極為重要。
1中華傳統優秀文化融入大學語文教育的重要性
中華傳統優秀文化歷經五千年的歷史洗禮傳承至今,是中華民族巨大的精神文化遺產和寶藏。優秀的傳統文化能夠提高大學生的文明素養和個人修養,對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很有幫助。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例如語言文字、文學藝術、文化典籍、哲學宗教、科學技術和道德倫理等都一一囊括其中。包括中國千百年來流傳下來的古老的“以和為貴”的哲學思想、“天人合一”的人與自然相處的和諧關系、“以人為本”的人本主義思想等都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與感染者中華兒女。在全球一體化的今天,如何加強世界各國民族之間的友好交流與往來,讓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發揚光大,也是我們目前所面臨的一個重要現實問題。作為祖國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當代大學生有責任也有義務了解和傳承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提高自身的文化自覺,促進自身全面發展,加強他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繼承傳統的同時認清當今的世界局勢和我國的國情,為我們中華民族的未來做出應有的貢獻。實際上,大學語文教育不只是大多數人眼中的文理知識和語言教育,其包含的內容博大精深。從教學實踐的角度分析,在大學語文教育中融入中華傳統文化有著自身的可行性和便利性。中國古代到現當代的經典作品中大多都包含著豐富的優秀傳統文化身影。
2優秀傳統文化在大學語文教育中的作用
大學語文是大學人文社科類課程中綜合性、工具性較強的一門課程,也是提高大學生思想道德素養和精神層次的一門公共基礎必修課。由于其以我國基本語言與文化為基礎的特殊性,所以決定了大學語文教育不僅要承擔基礎課程的責任,也要承擔為大學生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義務與要求。
2.1形成文明習慣,提升道德素養
當代大學生的傳統優秀文化知識與素養缺乏,道德素質普遍偏低。這從他們的日常行為就能明顯體現出來。例如帶著食品進入教室、隨地吐痰、亂扔垃圾、在公共場所大聲喧嘩、穿著奇裝異服等行為時常發生。其實這就是傳統文化教育不足的結果。作為民族的希望與未來,大學生所呈現出的素養恰恰體現著中華民族的精神價值。中華民族五千年來的文明歷史,為我們的道德素質教育提供了豐富多彩的歷史資料。從先秦諸子到儒墨道法的經典作 品,從最 早 的詩 歌《詩經》到異彩紛呈的小說戲曲和現代文學作品,都飽含著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悠久卓越的智慧與文化,這其中所蘊含的家國情懷、立功立德等都給大學生優良道德素養的培養以及博大胸襟與高雅情懷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素材。
2.2增強民族自豪感,激發愛國主義精神
由于全球文化的融合以及國外文化的引入,當代的大學生對國外的文化和生活大多充滿著期待和向往。有的學生甚至認為中國傳統文化全都是腐朽落后的,不值得學習與傳承。作為中華民族的新一代青年人,這是在他們身上缺乏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精神的體現。實際上,中華民族具有著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從古至今,中國歷史上涌現出來的思想家、文學家、科學家等層出不窮。同時中國流傳至今的文化典籍、歷史文物和科技發明也數不勝數,這些所有的精神文明成果都是我們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大學生可以通過學習古今優秀的文學作品,感受優秀人物的思想和生活。也能體會古今大家對生活和未來的理想與追求,從而 逐 漸 在生 活 中受到 熏陶。在學習了眾多優秀的傳統文化知識后,就會讓大學生深刻的體會到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的燦爛與偉大,讓他們有強烈的民族自豪感,激發起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2.3提升大學語文教學的文化內涵
大學語文配套教材當中的很多知識與內容,本身就與傳統文化息息相關。學習語言和文學知識的同時,將這些傳統文化知識進行梳理,有利于幫助學生減少閱讀文章的障礙,理清知識的脈絡。將中華傳統優秀文化融入大學語文的教學中,使得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對語文教學的效果起到提升作用。很多文章的內容都是基于一定的歷史時代背景而創作出來的,所以優秀傳統文化的融入讓學生更加深刻具體的感受到文章所反映出來的社會現實狀況,通過深入的學習,就能夠對當時的社會背景有更明確的了解。同時,在大學語文課堂中傳輸優秀傳統文化知識,可以讓學生打破只是通過課本學習語文知識的固有觀念和行為,加強了知識理論層面與實踐層面的結合,更好的從生活中的各個方面去學習語文。所以,大學語文教學中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著非常重要的價值與意義,能夠讓語文教學更加生動具體,提升 了大學語 文教學的文 化內涵。
3優秀傳統文化在大學語文教學中的實施路徑
雖然大學語文的教育中包含著諸多優秀傳統文化的身影,但是并不是每一堂的都能隨時隨地運用自如,還有一定具體的途徑。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到大學語文課堂當中,必須要潛移默化、循序漸進。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生活當中更好的理解與運用。
3.1做好課堂教學,將理論與實踐相統一
中華傳統優秀文化融入大學生教育最主要與直接的方式就是課堂教學,尤其是語文課堂教學。所以要將兩者很好的融合,講好傳統文化的要點與精髓,教師自身首先要認真備課,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自身要具備優良的傳統文化素養,以及傳授傳統文化知識的自覺意識,讓學生真正做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用實踐來繼承與發展傳統優秀文化,這樣才能夠激發起學生的興趣,讓他們有學習的動力。所以,要想讓兩者結合密切,加強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不能讓學生僅僅只通過課堂上的學習得以實現,還要讓他們走出課 堂,融入 生活,真 正落實在 行 動 之 上。在大學語文教學過程當中,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涉及到教 學的 各個 方面,是全方 位多 角度的。首先,大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的每個環節都應該滲透融入優秀傳統文化。例如在深入分析講解文章過程中就可以融入優秀傳統文化,在課堂互動討論環節也可以穿插其中。其次,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應該不只是在課內,在課外實踐中仍然可以學習。所以傳統文化的學習不僅僅只依賴于課堂教學這樣的主要途徑,也要依賴于實踐過程。只有這兩者之間進行完美的融合,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比如學習屈原的《離騷》,就可以在其中引入傳統文化學習。在了解作者時,可以聯系到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同時了解端午節的一些風俗和來歷,從而讓學生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感興趣,產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最后,在課后可以組織一系列豐富的優秀 傳統文化 教育 活動。例如,組織與優秀傳統文化相關的演講、朗誦表演;在校外請相關的文化名人或民間藝術家來學校給學生開座談會,讓他們真正的接觸中華傳統文化;還可以組建第二課堂,對優秀傳統文化進行逐步的滲透和傳輸。由此可見,在大學語文中進行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的教育是一個系統全面的過程,需要循序漸進,逐步深入。
3.2強調學習內驅力,內因與外因相結合
學習終究是自我吸收和消化的過程,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也不例外。語文課堂的教學固然重要,但是內因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學習優秀傳統文化,只有學生自身自主自發的主動學習,又對學習的熱情與興趣,才能夠進行對自我的管理與控制。所以,時常進行自我反省是提升個人基本素質與修養的關鍵環節。另外,要做到知行合一,了解熱愛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還要自覺遵守傳統文化所要求的行為規范,這就是內因。除此以外,教師作為學習的主導者,對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知識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用,要加強教師的道德與文化素養。所以教師要提升自身的傳統文化知識的積累,才能做到“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的基本要求。除此之外,教師要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用自己所積累的傳統文化知識與素養感染與教育學生,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3.3加強校園環境與文化建設,全方面促進學生發展
學校是大學生在校生活中最重要的學習與生活場所,對學生 的身心產生 著重大 影 響。所以,校園環境的好壞,直接關系著學生的學習成效,甚至是他們未來人生的走向。這里所講的校園環境,不僅能使學校外在環境與建設設施的綠化與美化,還包括校園環境文化。所以,學校要將校園的自然環境與人 文環 境緊 密結 合起 來。從自然環境來講,讓學校的一草一木都能起到教化學生的目的。從人文環境來講,比如充分利用校園網站、廣播、微信與微博公眾號等媒介,廣泛積極的傳播優秀傳統文化知識,讓學生不僅在課堂上能學到傳統文化,還能在校園的每個角落都感受到傳統文化知識的熏陶,讓這些傳統文化成為大學生內在的精神動力。
3.4結合時代背景,發揚優秀傳統文化
優秀傳統文化要想真正融入到大學語文的課堂教學中,必須要適應時代的發展洪流,結合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要求,實現中華傳統優秀文化和現代大學語文教學的緊密結合,提升學生的道德素養。一些傳統文化雖然歷經時間的打磨,保留了下來,有其特殊的歷史意義與價值。但是只是珍貴的文化遺產,僅供我們瞻仰與紀念,在生活中很 難真正 使用 與實施。所以,對于大學語文教師而言,不能恪守著老舊的觀念,必須要推陳出新,結合時代背景,在備課時就要理性選擇符合當前時代與社會發展的內容,課堂上要精心講授符合當前時代的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精辟內容。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同時,這也是當前大學語文教學的重要趨勢。
作者:程琳 單位:西安交通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