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英語教導中學生文學意識的培訓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培養學生文化意識的途徑
1.結合詞匯、句型、課文教學,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
詞匯、句型是語言學習的基礎,蘊含豐富的文化內涵。例如,“紅色”在我們漢語文化中象征“歡樂、吉祥、喜慶、熱烈”,是一個褒義詞,然而在英語文化中“red”卻與“危險、暴力、流血”相聯系。又如,句型Howoldareyou?是對年齡進行提問,但只用于一些特定的場合。英美人士并不喜歡別人詢問關于年齡、工資等私人問題。此外,英美國家在問候語、打電話以及面對贊美等方面都與中國存在文化差異。英語教師在教學中,要讓學生及時了解和正確使用這些句型,培養良好的交際能力。
2.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元素,滲透英語國家文化
人教版Goforit!教材中編者有意識地增加了一些文化背景知識,融入了很多英語國家的文化元素。作為一名英語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元素,通過講解、比較等方法滲透英語國家文化。如:Goforit!八年級英語下冊Unit2SectionA的3a部分中Eve碰到了一個問題:Ineedtogetsomemoneytopayforsummercamp,whatshouldIdo?在學習這部分內容之前,本人在班里進行調查:IfYouneedtogetsomemoneytopayfortheschooltrip,whatwouldyoudo?結果大部分學生除了向父母或兄弟姐妹伸手要錢之外,別無他法。這便是中國學生的思維,認為自己在受教育階段向父母兄弟要錢是理所當然,無可厚非。而在英語國家,大多數學生會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實現愿望。如:getapart-timejob、sellCDs、haveabakesale等。這體現了中西方文化不同、價值觀不同。本人在教學過程中,很好地抓住契機,適時地進行了中西方文化對比,讓學生了解西方文化,增強了他們的文化意識。
模擬和創設情境,感受、體驗異國文化
新教材的一大特點是:話題“生活化”,廣泛而貼近生活,涉及運動、到校方式、服裝、飲食、壓力等生活話題。因此,在課堂上應盡量開展情景教學,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進行模擬交際,使學生在相對真實的語境中,運用語言,體驗異國文化。如Goforit!八年級英語上冊Unit7Howdoyoumakeabananamilkshake?這個單元討論的話題是西方的飲食文化。介紹了水果奶昔、水果沙拉、爆米花以及超級雞肉三明治的制作方法。在學習制作水果沙拉時,每個同學各帶一種水果,再分組制作水果沙拉,最后輪流品嘗各組自制的水果沙拉,簡單而快樂,完全是個西式的自助餐party!何樂而不為!既讓學生熟練掌握了語言知識,提高了學習興趣,又體驗了西方的飲食文化,真可謂“一舉多得”。此外,本人把制作水果奶昔、爆米花和超級雞肉三明治作為作業,要求學生在家與家人一起完成,共同體驗西方的飲食文化。
課外活動是培養學生文化意識的補充
文化意識的培養是長期、漸進、潛移默化的過程。僅靠課堂教學是遠遠不夠的,課外活動是培養文化意識的補充。
如:關注身邊日常生活中的英語;讓學生收集英語廣告語或物品的說明書;組織英語表演、競賽和英語角等活動擴大學生對外國文化的了解,有條件的學校還可請外教,請有國外進修經歷的老師以講座的形式介紹西方的文化背景知識,或學校舉行聯歡活動,這樣既豐富了學生的文化背景知識,又豐富了學習形式,使學生更熟練地運用語言能力和文化能力進行交際。
文化意識的培養,沒有固定模式,需要教師積極發揮創造性,在特定的情況下采取合理的途徑,這就要求英語教師有較高的文化素養、民主和開放意識,能縱覽本國文化,站在東西方文化比較的高度上,把握英語教學。
作者:黃海燕單位:廣東省龍川縣新城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