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網絡文化對中職生心理健康影響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以現代信息技術為基礎的網絡文化對中職生的行為模式、價值取向、心理發展等方面產生較為深刻的影響。本文以無錫汽車工程中專校320名在校生為研究對象,從界定網絡文化含義和特點入手,通過問卷調查描述、分析和揭示網絡文化對中職生心理健康的影響并初步探討了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
網絡文化;中職生心理健康;影響與對策
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與手機的普及,“低頭族”與“手指派”在校園內隨處可見,網絡文化正潛移默化地改變著中職生的學習和生活方式,在給中職生身心發展帶來機遇同時,也帶來了挑戰。本文以無錫汽車工程中專校在校生為研究對象,就網絡文化對中職生心理健康影響進行了調查與分析。
一、網絡文化的涵義及特點
不同學者對網絡文化有著不同的理解,有從網絡工具的角度進行界定,有從形式上進行界定。筆者作為職校的教育工作者,通過文獻研究并結合自身的學習與總結,本文認為網絡文化是指依賴信息、網絡技術和網絡資源而進行的教育、宣傳、娛樂等各種文化活動。
(一)開放性與及時性。網絡資源能共享,信息傳播速度快,網上獲取資料可不受時空限制,處于青春期的中職生自然喜歡網絡的無拘無束與信息傳遞的及時性。
(二)虛擬性與平等性。網絡上可改變或隱藏自己的身份,虛幻的網絡世界中地位人人平等。網絡文化的這些特征為中職生提供了扮演所向往角色的機會,對實現自由與民主起著基礎性的關鍵作用,但該種特征可降低自身行為的責任感,可誘使身心還不成熟的中職生走入文化歧途。
(三)交互性與壟斷性。互聯網實現了傳播者和受眾者的雙向互動傳播,通過網絡可信息、接收信息和發表評論。因此,中職生目前普遍熱衷于QQ、微信、在線游戲等。但當前國際互聯網的中的相當信息由美國提供,由少數人來掌控人類文化交流的情況勢必影響中職生的身心發展。
二、網絡文化對中職學生心理健康影響的基本情況
(一)問卷的設計、發放和回收本次調查抽取無錫汽車工程中等專業學校汽車維修工程系、汽車服 務工程系、房管建設系、交通物流系四系部各80名住校生,全校共320名中職住校生。此次調查共發放調查問卷320份,收回320份,問卷均有效。調查問卷分為兩部分,均為選擇題。一部分是中職生網絡使用行為的調查,內容包括中職生每天平均上網時間、上網地點、上網目的、上網瀏覽的內容等問題;另一部分是自測健康評定量表SRHMS調查。
(二)中職學生網絡使用基本情況通過SPSS統計軟件對調查數據分析,發現中職生在使用網絡中存在以下一些基本情況:1.中職生平均每天上網時間通過數據分析,描述出中職生平均每天上網時間的人群分布(如表1)。從此表中發現學生平均每天上網5-20小時的占21.65%,這個數字還是比較大的,因此,學校應采取有效措施來引導中職學生合理的分配上網時間。2.中職生上網的主要地點現如今,學生隨時隨地可以接觸到網絡,經數據分析,中職生上網的主要地點(如表2),95.99%的中職生在宿舍里接觸網絡,其次是在教室和家里上網,沒有上網的人只有2.11%,這就要求學校要重視校園網的建設,給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網絡文化環境。3.中職生上網目的中職生在上網的過程中,經常做的事情很多(如表3),我們從圖中可以看出,中職生在網上做的最多的事情是看電影、聽歌,其次是查詢資料。從表3可以發現,中職生把網絡生活作為一種休閑娛樂活動。4.中職生不良網絡行為出現的頻次經數據分析發現(如表4),中職生在網上主要出現表中8種不良網絡行為,陰影部分表示出現較多的不良行為,可見,沉溺網絡游戲、網絡小說,瀏覽黃色網站,在網絡上使用不文明語言這三種不良行為發生的頻率是非常高的。因此,中職生受網絡文化的影響比較明顯,需要學校重視網絡文化的建設與管理。5.中職生獲得信息的主要渠道隨著傳媒的發展,中職生獲得信息的渠道更加多樣化,通過數據分析,中職生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獲得信息(如表5)。從表中可發現,85.09%的中職生從網絡獲取信息,其次是報刊與圖書,這說明,網絡作為一種獲取信息的渠道越來越受中職生的青睞,已成為中職生獲取信息的主要途徑,因此,必須加強對網絡文化的建設和管理,否則,就會誤導中職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6.中職生對電子借閱機的使用情況現今,職業學校都重視數字化校園建設,建有電子借閱機等數字圖書館,方便中職生可以下載各類專著,對學生的學習有很大幫助,但經過調查發現,中職生對電子借閱機的使用情況不容樂觀(如表6)。中職生偶爾使用電子借閱機的只有45.9%,不足一半。而經常使用的人只有10.16%,可見,學校要大力宣傳中職學生利用學校電子借閱機進行學習,教育中職生要善于利用網絡文化,擴大學生的知識面。7.中職生愿意向誰訴說煩惱進入青春期的中職生在生活中會遇到各類的問題,部分中職生還離開家人進入校園獨立生活,經數據分析發現,當他們在生活中遇到煩惱或不快時(如表7),79.20%的中職生向同學訴說,其次是家長,而向老師說的人很少。因此學校需要探究中職生不愿與老師溝通的原因,同時要重視班級文化和寢室文化建設,這樣有利于預防和減少中職生的心理問題。8.中職生如何看待網絡和現實的關系中職生的生活越來越離不開網絡,經過數據分析發現(如表8),75.75%中職生要求把現實生活和網絡世界區分清楚,這表明大部分的中職生能夠認識到網絡和現實的差別;但覺得網絡世界比現實世界更精彩和網絡為現實生活提供了一個避風港的中職生占了70.14%,由此可推斷中職生遇到挫折時選擇逃避、沉溺網絡的原因。因此,中職校應加強網絡道德教育,提高中職生網絡識別能力。
(三)網絡文化對中職生心理健康影響的基本情況本文采用健康評定量表測量參與調查中職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圖1顯示,心理健康子量表分是中職生健康水平的短板;此外,中職生的社會支持、認知功能、身體癥狀與器官功能、心理癥狀與負向情緒是中職生健康水平的弱項,低于健康量表總均分。可見,網絡文化對中職生心理健康的影響是具體真實的,學校需要高度重視這問題。
(四)網絡文化對中職生心理健康影響的特點采用相關對比分析法、回歸分析法等方法來描述網絡文化對中職生心理健康影響的特點。1.中職生不良網絡行為對心理健康的影響。采用SPSSl3.0,Inde-pendentSamplesTTest過程檢驗不良網絡行為對中職生健康水平的影響,發現不良網絡行為對中職生總體健康水平及多項心理健康指標有顯著影響(p<0.05),不良網絡行為越多,中職生身心健康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越低;不良網絡行為對身體癥狀與器官功能的影響未達顯著。2.中職生平均每天上網時長對心理健康的影響。采用SPSSl3.0,ANOVA分析過程分析中職生平均每日上網時長與健康水平的相關,分析發現中職生平均每日上網時長與健康水平有顯著影響(p<0.05),(如圖2)所示。2-5小時及以下時,中職生總體健康水平及三個分量表健康水平無顯著差異;超過5小時之后,其健康水平急劇下降;超過10小時之后,其健康水平堪憂。為保障學生身心健康,建議學校合理地引導中職生的上網時間。由此可見,不恰當的上網時間及不良網絡行為對中職生健康狀況造成的影響體現出了網絡文化對中職生心理健康的消極影響。
三、網絡文化對中職生心理消極影響的應對策略
通過數據分析,網絡文化對中職生心理有較大的消極影響。如何解決這一難題是目前中職校的一個重大課題。
(一)營造良好的校園網絡文化環境中職學校可通過校歌、校徽、校訓的學習,創造一個有時代精神、優良傳統、良好學風、有愛國主義和崇高理想的校園文化氛圍,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高雅的審美情趣與良好的修養,從而有效地抵制網絡文化中的低級和庸俗文化。學校還可通過校園網,廣泛開展融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于一體的校園科技文化活動,促使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二)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數據顯示中職生上網的地點以宿舍為主,職校應積極營造良好的寢室文化氛圍,促使學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因此,職校可制定有利于形成良好寢室文化的相關制度,如作息時間表、飲食時間表、運動鍛煉時間表、上網時間表等,以促進中職生形成良好行為;其次,可通過多種形式對中職生進行心理教育,引導學生樹立科學的生存發展觀。中職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讓其自覺抵制不良網絡影響,并積極對待網絡文化。
(三)通過網絡普及心理知識職校應利用校園網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網站,針對中職生心理問題的類型,分階段、分層次、有針對性地開設心理教育課程和專題講座,在加強傳授心理知識的同時,還可通過貼近學生實際的心理網站給其提供自我表現、合理宣泄的場所,通過營造寬松、舒適的心理氛圍,讓學生學會自我調節、自我完善,從而解決網絡帶來的心理困擾,最終幫助中職生形成健康向上的網絡文化心理。
(四)建設網絡心理咨詢室調查表明,有心理問題的中職生,很少尋求專業的心理幫助,對于那些長時間上網的中職生在出現心理不適時,更是如此。面對害怕面詢的中職生,學校應建立校園網絡心理咨詢室,設立專職人員及時干預心理不適的學生,保證中職生的健康成長。
(五)加強心理教育隊伍的建設網絡文化條件下,職業學校心理健康活動的開展需要有一群覺悟高、素質好、技能精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只有這樣的一支隊伍才能應對網絡文化的挑戰,而職業學校心理教育的專業人才很缺乏,目前還主要是由班主任來回答學生提出的心理困惑,溝通交流的方式較單一,且網上溝通尤顯薄弱。因此,職業學校應培養一批有扎實的心理專業知識、有嫻熟的心理咨詢技巧,又懂網上溝通和交流的心理教育工作者。只有這樣,中職生們的心理困惑才能及時的解決,從而促進學生心理的健康成長。網絡文化的發展在給中職生心理健康帶來新情況、新特點的同時,也給職校教育工作帶來許多新挑戰。職業學校應積極營造良好的網絡文化環境,引導處于青春期的學生正確認識與利用網絡文化,讓中職生在網絡文化的沖擊下,仍能保持健康積極的心態。
[參考文獻]
[1]孫蘭英.網絡文化建設和管理思想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2(02):95-99.
[2]任祥.當前加強和改進高校網絡文化建設的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2(02):104-106.
[3]彭蘭.網絡文化的構成及其與現實社會的互動[J].社會科學戰線,2011(07):149-158.
[4]楊立英.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網絡文化的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0(03):66-70.
作者:喬洪波 單位:江蘇省無錫汽車工程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