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案例教學法在文學翻譯課程改革的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文學翻譯能力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創新,已成為翻譯教學中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闡述案例教學法的基本特征,以及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發揮的積極作用,結合實際問題提出了案例教學法在文學翻譯課程改革中的策略。
【關鍵詞】案例教學法;文學翻譯課程;課程改革
案例教學法由1918年哈佛大學商學院的教授學者首先提出,是一種運用來自商業管理的實際案例進行教學的一種教學模式。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案例教學法在教育領域內得到了廣泛運用,并成為我國新課程改革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此,本文從實踐的角度,結合當前文學翻譯課程開展現狀,探究其在文學翻譯人才培養中的有效策略。
一、案例教學法概述
(一)案例教學法的特征。首先,案例教學法選取的教材與傳統的教學方法不同。傳統的教學體系中翻譯教材為唯一參照系,而案例教學法所選用的教材取材于實際,以職場或是生活中的實際案例作為解讀內容,供學生們學習和理解。其次,教學過程不同。案例教學法與傳統的應試教育模式存在根本上的不同,它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為輔導的素質教育教學理念,注重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最后,教學目的不同。案例教學法適用于實踐性很強的學科,通過實際案例的分析和論證總結實踐規律,從而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因此案例教學法注重提升學生的思維、分析、理解和表達能力,契合素質教育的教學宗旨。
(二)案例教學法的優勢所在。第一,學習自主性。案例教學法需要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模式對案例進行分析,并通過對案例的情境再現和思考,研究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因而強調了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第二,理論實踐性。案例教學法涉及到的案例和觀點很少有雷同的,更加不強調套路和模式化教學,學生只有對案例素材進行深入挖掘,才能獲得有價值的訊息和知識,實踐性是其突出的特點。第三,深刻啟發性。在案例教學實踐中,教師引導學生將看似獨立的知識點連接成知識面,并對其中的尖銳問題提出批判性分析、推理和論證,進而提出有建設性的解決方案,這種系統性的思維訓練有助于學生的全面成長。
二、案例教學法在文學翻譯課堂中的應用策略
(一)案例準備。案例準備環節是案例教學法實施的關鍵環節。在文學翻譯課堂教學中,教師首先要針對教學大綱和課程學習計劃,選擇有針對性的經典翻譯案例供學生們進行品讀,翻譯的文本應該兼具文學性和翻譯技巧性,注重引導學生對現有的翻譯技巧和理論體系進行理解和運用。其次,案例的選取要注重與時俱進,不要選取過于陳舊或與實際不符的內容。第三,要注意文學翻譯的文學性和實踐性,因為文學翻譯人員是為各國的文學名著翻譯進行服務的,考察學生的文學功底,應將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與翻譯技巧擺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二)案例分析與討論。案例分析與討論環節是案例教學的核心環節,應該嚴格按照課程實踐標準將之分為導入、討論和總結。首先,教師可以根據教學計劃選出可能需要的教學案例分發給學生。其次,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自由選擇,并通過多種渠道查閱相關文獻和資料,供課上討論環節使用。再次,教師根據全班同學的學習情況進行合理分組,并選出一個發言人公布討論結果。教師以協調者和組織者的身份鼓勵學生深入討論案例中的內容,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解決實際問題,并總結討論成果。最后,由發言人向全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回報,小組間交流學習經驗,表達自己的見解。
(三)案例總結與撰寫報告。通過深入分析案例內容,學生對文學翻譯的基本特征有了一個深入的了解,并通過組內和組間的討論分析得出了文學翻譯的一般性規律,同時也鍛煉了其思維、理解和判斷能力,這對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并為以后進入職場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課后,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課堂表現進行深入總結,撰寫案例分析報告,并用英語的形式呈現出來,從而形成一個系統且實踐性很強的知識體系,不僅可以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系統性掌握,還可以提高學生的書面與口語翻譯水平。
三、結語
翻譯案例教學法作為新的翻譯教學模式,將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式轉換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并符合翻譯課程的實踐性特點,具備一定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可操作性,值得在文學翻譯課堂教學中進行全面推廣。
參考文獻:
[1]寧云中,李海軍.生態翻譯視角下文學翻譯教學研究[J].武陵學刊,2017,42(06):135-138.
[2]王秀.案例教學法在高職院校英語翻譯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校園英語,2017(38):72.
[3]閆蘇.案例教學法在商務英語翻譯教學中的應用[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7,30(07):162-164.
作者:韓 雪單位:牡丹江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