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探討弘揚文化開發校本課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校本課程能有效彌補國家和地方課程的不足,拓展學生的知識面。由于農村小學受師資質量、教育資源的制約以及“應試教育”思想的長期影響,在校本課程的開發過程中困難更多,需付出的更大努力。本文從實踐出發,對農村小學開發校本教材的活動進行了有益的探討。
關鍵詞:農村小學;校本教材;開發
校本課程開發是在實施國家課程、地方課程的前提下,通過對本校學生的需求進行科學分析,充分利用當地課程資源而開發的多樣性的課程。它對有效彌補國家和地方課程的不足,拓展學生的知識面起著不可忽略的作用。由于農村小學受師資質量、教育資源的制約以及“應試教育”思想的長期影響,在校本課程的開發過程中困難更多,需付出的更大努力。我校通過近三年的艱苦努力,成功地開發出了校本課程《可愛昭化》。現將工作體會贅述于后供同行指正。
一、立足本土,找準課程開發方向
我校地處有著2300多年建縣史的昭化古城,這里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奇特的自然風光、古色古香的建筑、聞名全國的特產……。2006年以來,市區兩級政府著力打造這座“三國古城”,全力發展昭化旅游,“川北明珠”昭化已享譽海內外,如今已經成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全國歷史文化名鎮”、“國家環境優美鄉鎮”。長期以來由于人們對昭化的歷史文化缺少了解和宣傳,就連生活在昭化的“本地人”對昭化的歷史也知之甚少,這樣就形成了人與文化的強烈不對等,制約了昭化旅游發展。挖掘昭化特色資源,以其為載體傳承和弘揚昭化文化,是每一個昭化人義不容辭的責任。而教育引導每一個昭化人從我做起,弘揚地方文化,促進昭化的發展已刻不容緩。作為昭化的教育基地,理當肩負時代賦予的使命,讓昭化人從小了解昭化、宣傳昭化、熱愛昭化。我校開發校本課程的課題“弘揚昭化文化,創辦特色教育——《可愛昭化》校本課程開發與研究”就應運而生了。
二、多方參與,營造課程開發氛圍
所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校課程的開發,只有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取得了家長的配合、社區的支持,才能有效展開。校本課程開發的最終目的,是服務于學生,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如果缺乏學生的合作、參與,則開發就失去了本來的意義。我們在“農村小學校本課程開發”課題研究啟動前,通過校園廣播、板報、網絡以及“可愛的昭化”系列主題報告會,向全體師生和家長宣傳昭化歷史文化。在校園內播放關于昭化的宣傳片(《昭化印象》、《昭化戀歌》、《昭化流韻》、《昭化古鎮》等),張貼昭化古城的宣傳圖片,懸掛關于昭化的詩詞等,激發學生的昭化情。另外,我們還要求學生通過家長了解昭化的歷史,邀請對昭化歷史比較了解的家長代表、關心昭化發展的領導和社會各界朋友座談,聽取他們對校本課程開發、運作的意見。這些措施有效的促進了學校師生、家長及熱心人士主動參與課程的開發,充分調動了校內外各種有利因素,形成了良好的課程開發氛圍。
三、團結協作,充分挖掘課程資源
校本課程的開發是嶄新的課題,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以借鑒,它需要實驗者既要有高度責任感,又要有強烈的團結協作意識。校本課程的開發、研究、使用,一方面需要有統一的領導,有序的運作體系。同時還需要全體教師在開發過程中積極創新,需要教師之間加強合作,更需要大家以主人翁的姿態投身到教材的開發之中。我校組織全體教師認真領悟課改精神,明確學校課程開發的基本要求,同時引導教師深入分析昭化的課程資源,在此基礎上達成共識:“當好昭化的主人、做昭化教育人能做的事”。然后通過學校教代會、行政會確定把“農村小學校本課程開發”作為課題進行研究,并成立校本課程開發研究領導小組。學校先后制定了開發方案、活動計劃、評價方法以及教育科研獎勵辦法等,切實保障了課程開發的有效實施。在學校課題組的組織下,發起以教學區為單位的眾多教師參與的課標、教材及教學參考用書的編寫工作。一是組織教師在學習國家課程改革理論的基礎上編寫了《課程標準》;二是動員全體教師查閱資料、調查走訪,收集整理后編寫了關于昭化地理、自然景觀、人文景觀、歷史人物、民俗文化、地方特產、民間傳說等方面的文章79篇共計十余萬字;三是組織教師編寫了校本課程《可愛的昭化》的教學建議一書,對教學起到很好的指導作用;四是根據時間順序設置編纂體系,我們兼顧不同年代、不同詩人風格,考慮山水、人情、言志、敘事等不同內容,精選歷代名人關于昭化的詩詞,編注了《昭化詩詞選》作為閱讀欣賞教材。編纂過程中,還組織美術教師繪插圖、設計封面;語文教師給詩文標注了拼音,文后附上了作者生平簡介,以幫助學生閱讀理解。總之,在課程開發過程中,老師們或推薦詩詞,或上網查找資料,或搭配圖片、或調查走訪……主動把校本課程的開發與自己的專業發展聯系起來,并樂意為之竭盡所能。
四、強化管理,保障課程有效實施
學校開發出來的校本課程,如何保證能按計劃規范運作,并達到預期目標,顯得至關重要。首先學校應建立專門的校本課程管理領導小組,負責制訂課程實施計劃,指導校本課程的實施,并給予必要人財物的保障措施。其次要建立完善的課程實施考評機制。在制定考評制度時,既要考慮保證檢測過程、考評的可操作性和實用性,又要促使參與課程的師生有活力、有動力、長見識、陶冶情操,達到以考評促課程實施的目的。另外,還必須不斷總結實施過程中的經驗,并積極爭取課程方面的專家來校指導相關工作,及時充實課程內容,不斷完善管理制度,使校本課程的開發成為本校的教育特色。開發校本課程是一項意義十分重大的事業,需要學校教師的不斷努力,它沒有完結,只有不斷發展、完善,只有學校科學管理,才能促進校本課程規范有序地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