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文學教育對大學生素養教育的探索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加強文學教育的人文熏陶。校園文化建設對于學生而言起著不可估量的影響。一個學校文化底蘊深厚,該校的學生品德修養自會更高。因為一個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學校能夠通過文學教育陶冶學生的情操,其能夠以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潛移默化方式對學生進行人文素養教育。這種文學教育是學校多年來所沉淀的文學底蘊,是對學生們最直接的人文熏陶的方式。比如一個大學課堂里的文學應該充斥著縝密的邏輯敘述,老師能夠將各種鮮活的文學作品闡釋成了各種概念,這種富于激情的閱讀體驗才能讓人有新的學習興趣,寓教于樂。
2.注重文學作品的教育。當今大學往往比較注重實用價值的學科,一些文史類的文學作品被逐漸淡化在學生的課程中,使得學生們在文史這些常識方面、情感取向方面、生活價值觀、審美情趣等等方面的能力都逐漸弱化了。因此,要加強大學生的人文素養教育,應該主張建立起完整的教學體系,使學生能夠在掌握專業知識的同時接受文學作品的熏陶。因為,一個人的思維離不開他本身的人文素質。而一個人本身的人文素質是需要從文學作品中慢慢汲取,慢慢頓悟,不能一蹴而就的。
3.硬性規定人文素養教育體系。人文素養與科技進步是相輔相成的,沒有人文素養,科技進步只能使社會文化變得黑暗;沒有科技進步,人文素養只能使社會變得愚昧與落后。因此,各高校在著重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的同時理應注重如何讓學生傳承良好品德修養的傳統美德,將人文素養與科技進步融合一體。例如改善本校的課程體系,重塑本校教育成果評價體系,調整人文素養在學生品評評價中的比重等等。這些硬性體系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人文素養教育的持續實施。
二、結束語
首先,筆者認為,文學教育它異于學科的教育,因為它并不局限于學校的教育,更不是強制性的教育教學。只能說文學教育是一個冗長的沉淀過程,它陪伴著人類一生的事業的發展。文學作品用最美的語言吸引讀者深入探究,讓讀者感受到這個世界的美好與真實。而文學作品讓讀者追求生動、豐富的感覺,這種閱讀感受只是一種直觀感覺。實際上,它在用它自身的魅力引導著人們去探求生活的真理和意義,潛移默化地去受到良好德行教育。這是一種精神高度享受的過程,是提高自己生命的質量的過程,是提升自己生命的價值的過程。通過感悟文學作品,從而受到文學熏陶,潛移默化,這實際上也是文學教育的最高境界。
其次,當前社會所焦點關注的大學生人文素養教育問題,筆者認為這不僅僅是一個國家的問題,更是一個時代的問題。當前全球經濟模式的轉型,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都使人們偏向于享受性的生活。人們在追求高速便捷的生活物質的前提下會更偏向于急功近利從而忽略了自身的素養問題,例如誠信的失衡;孝道的失范;道德的失缺等等。大學生們受到學校課程的束縛以及社會的影響,越來越注重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學習而忽視了自我的人文素養的培養。存在著心理素質欠佳、價值觀扭曲、道德理想模糊以及缺乏社會責任感等等。這些社會現狀都指向了同一個問題:提高大學生的人文素養教育問題迫在眉睫。
通過文學教育去提高大學生的人文素養教育問題是一個極為有效的辦法,在現代社會下,一個高素質人才必定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因為,一個高素質人才不僅需要具備專業的知識能力,更要擁有豐富的情感和堅定的意志才能支撐他們在路上前行。正因為如此,文學教育功能對于一個人的素質培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作者:陳高翔 單位:廣西百色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