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外國文學欣賞教課的思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學生人文素質不高,文學修養難以持續
在市場經濟的沖擊下,校園的人文精神受到冷落,學生人文素質下降。大學生群體明顯出現世俗化和功利化等消極趨勢。學生雖身在教室卻心系校外,對專業以外的課程表現出明顯的冷漠、厭倦,大量消遣類的閱讀麻痹了學生的興奮點。在欣賞中往往不得要領,沒有相應的審美情趣、審美能力和文學鑒賞水平,不知道從哪里入手來欣賞,文學修養水平難以提升。
中外文化差異,不能深入作品內涵。隨著西方文學藝術的大量輸入,各種文學思潮和流派可謂五彩紛呈,模糊了學生對作品內涵的正確判斷。外國文學對于學生來說是一種異質文化,大部分國家文化風俗、宗教信仰、文學形式都與中國大不相同。這使得學生閱讀外國文學作品時心生恐懼,不能很好地理解外國文學流派,作品內涵理解偏差,人物認識欠缺,影響了學生對作品的進一步探究。
2教學新途徑的嘗試
外國文學作品往往是經過時間的篩選和億萬讀者嚴格檢驗的藝術珍品,有著無群的藝術特色和魅力,能給大學生不斷的思想啟迪,有助于其人文素質的培養。外國文學欣賞教學的成敗也必將影響學生對知識的追求和審美觀的定位。教學是教師和學生雙方互動的活動,要針對大學生外國文學欣賞學習的具體情況,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學方式、方法,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重視學生“欣賞情緒”,才能給課堂帶來生氣。
(1)以經典回歸閱讀。閱讀是提高欣賞能力的關鍵。學生在沒有閱讀的前提下進入外國文學欣賞的課堂,只能是被動接受,沒有自己的思考參與其中,必然會影響課程的教學效果。鑒于高校學生閱讀時間有限,筆者在開課之前,給學生發放了一個經典作品推薦閱讀目錄,并附以作品內容簡介,要求學生在上課前提前閱讀本堂課要欣賞的作品。經典作品有著獨特的魅力,能夠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和興趣。以經典作品進行教學,更能引起學生的參與熱情,進而培養學生學習外國文學、閱讀外國文學的興趣。
(2)以影視激發熱情。許多外國文學名著被改拍成電影、電視劇,可利用學生的“影視熱”,在教學中,采用現代音像資料,有助于知識的傳授和活躍課堂氣氛。在講解外國文學作品時,教師可以有計劃地組織學生觀看外國文學名著改編的電影,從而加強學生對作品的感性認識,加深對主題的理解和人物的把握。如《特洛伊》、《威尼斯商人》、《巴黎圣母院》、《戰爭與和平》、《老人與海》等,讓學生帶著問題去看,加強教學的針對性,激發學生一探究竟的學習熱情。
(3)以話題感知魅力。教學的成敗在于“謀”,而不在于講什么。以話題教學指導學生領略作品內涵,帶領學生深入作品。筆者對教學篇目進行了調整,將外國文學作品中反映話題思想相近的放在一起欣賞,以加深學生對作品的深刻理解,使人物形象的特點更加明晰,進而領略話題的張力,感知作品的無窮魅力。如《簡愛》女性獨立解放的主題與《玩偶之家》女性束縛自由的主題,《魯賓遜漂流記》個人奮斗的主題與《老人與海》不服輸的硬漢主題,《吝嗇鬼》守財奴的主題與《歐也妮•葛朗臺》視金如命的主題。在教師引領下,學生在學習第一篇作品時就初步掌握了話題知識和內涵基礎,在學習第二篇作品時就可以讓學生大膽地進行自主鑒賞了。
(4)以情景品出味道。教學應著重幫助學生讀出文學作品的味道,找到閱讀要點,架設橋梁,到達文學的彼岸。優秀的外國文學作品包涵著作者對于人生的深刻思考,對于生活的體驗感悟,能夠給大學生更多的思想啟迪和情感觸動。在課堂上鼓勵學生大膽談論,抒發意見,使學生的創新思維活躍起來。如欣賞《老人與海》這部作品時,通過老人捕魚過程中折射出的自信自強、勇于抗爭的思想情感,結合學生生活中的一些挫折或不如意使其深入理解作品內涵,讓學生在閱讀交流中得到情感的熏陶和洗禮。《少年維特之煩惱》中,通過維特的苦悶和煩惱,讓學生了解每個人都會處于某種痛苦之中,從中得到情感的安慰。
(5)以寫作加深認識。寫作是文學欣賞的進一步延伸,在教學中,可以讓學生改編、續寫、寫讀后感、寫評論等,以此加深對作品的理解和認識。將作品與寫作結合起來,欣賞的熱度也會激發學生寫作的熱情,使學生由欣賞感悟更進一步到文學創作,調動學生欣賞的主動性。同時,以寫作實踐中的成功事例來啟發學生,進一步強化寫作意識,從而促進外國文學欣賞教學質量的提高。
總之,外國文學作品中有著廣泛的社會描述和對人性的深刻分析,能夠使大學生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社會、理解人性。教師應針對高校學生特點,改革外國文學欣賞課的教學內容和方法模式,融思想性、知識性、觀賞性于一體,引導學生獲得更多有益的精神享受,提高人文素質修養,使他們盡快成長成才。
作者:朱建宏單位:張掖醫學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