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析底層文學發展前景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底層文學”顧名思義,就是指主要以底層生存人物為描寫對象的一種文學形式,這種文學形式不等同于“純文學”,因為“純文學”基本上與現實世界毫無關聯、不涉及具體現實生活的描寫、不揭露現實存在的主要問題;它也不等同于“通俗文學”,因為“通俗文學”雖然借助社會現實的題材,但其帶有明顯的逃避現實幻想或者商業痕跡企圖,為了獲得這種結果而故意采取迎合大眾審美趣味的方式,甚至無病呻吟;它也不等同于“主旋律文學”,因為“主旋律文學”完全是一種按照主流意識思維和主流意識結構要求來撰寫的,力求粉飾太平和標榜進步,而未真正觸及現實社會問題的文學形式。由于具有鮮明的自我特征,分析和探究“底層文學”的興起、發展與未來方向自然就顯得尤為必要。
一、底層文學的興起
關于“底層文學”的興起,時間上算來并不久遠,大概也就是從2004年左右才開始的。這種新式的文學創作現象吸引了比如《天涯》、《上海文學》、《小說選刊》、《北京文學》、《文學評論》、《文藝理論與批評》等全國理論和文學刊物的集中討論?!暗讓游膶W”具有自己的特征,它以現實主義為主,將筆觸深入到底層人物的生活狀態當中,描寫底層生活中的人與事,傾聽底層人的心聲與思考,展望底層人的期冀與夢想,記錄底層人的憤懣與不平;它采取多樣化的表現形式,既以傳統的寫法對人物和事件進行細致描述,也未機械排斥藝術表達的創新探索;它的寫作態度是相當嚴肅認真的,致力于在對底層社會生活完整客觀描述的同時,更期望引起人們對這種現象存在的密切思考,探究和挖掘造成此種現象的背后深層淵源?!暗讓游膶W”的出現,是當代中國文化日益呈現多元化的一種重要表征,其反映著中國社會當中日益嚴峻的如貧富懸殊、城鄉差別、利益沖突等社會矛盾問題,敢于站在普通勞苦大眾的立場打破固有意識和精英文化設置的話語障礙,勇于揭示和描寫出當前時代具有的真實圖景,以客觀批判的姿態針對現實展開發言,因而構建了價值選擇觀上的獨特因素。盡管出現了“底層文學”的文學現象,但對其的評價是褒貶不一的。比如對于同樣一部文學作品,有人叫好、有人叫差;有人認為作品表達出了自己的心聲,在閱讀時內心充滿了欣喜與激動,有人認為作品缺乏足夠的“藝術性”,在閱讀時只見到干巴巴的苦難與哀嚎。由于“底層文學”直面現實,令人在閱讀時可能會感到心酸與痛苦,缺乏舒適和趣味,但是,它可以使讀者對個人與時代有著清醒的認識與判斷,意識到正在生活的這個社會依然存在著不公平與不公正的地方,激蕩起他們要求改變這個不公正和不公平社會的愿望和勇氣,而非時時處于逍遙自在當中,在幻想中逃避現實,在沉醉中不思進取?!暗讓游膶W”的重要作用就是體現于此。當然,必須清楚地意識到,“底層文學”的這種促人深思和覺醒的作用并非朝夕之功,而是需要一個較為漫長的過程才能發揮出應有作用的,因為在具體的歷史與現實條件中,底層人物有時會認為自己生來就是處于社會底層之中的,是一種天生的必然,有著一種認同自己應該被壓迫的邏輯觀點。
二、底層文學的發展
盡管“底層文學”目前在整個文學界還基本處于弱勢地位,這就如同時下的社會底層在現實領域中所處的地位大致一樣,但其發展的勢頭是比較好的?!暗讓游膶W”的描述對象是普通人民大眾的日常生活,而非精英社會的風花雪月,在創作方式上是多種多樣的,雖然現在還處于較為基礎的萌芽狀態,還需要歷史與作家們去革新創造,但是它的影響力是巨大的,是必然為公眾所普遍接納和推崇的。但是,“底層文學”在某個階段內并不是被人完全看好的,因為對于早前曾經出現的比如尋根文學、先鋒文學和新寫實小說等文學思潮,人們是比較容易把握和歸納出它們的特征的,但是對于“底層文學”,則很難在基本層面上達成一定共識,這也造成了主流文學界在很長一個階段內對于這種新的文學形式是抱著不屑一顧和嗤之以鼻的態度的,認為“底層文學”的提法有些荒誕怪異,沒有較為清晰和明確的內在價值觀,僅僅只是一個容納各種東西的雜貨鋪或者是一團根本就理不清的亂麻而已。主流文學界之所以對“底層文學”具有這種思想認識,原因之一是有人曾經將以往的“工農兵文學”、“農村題材小說”、“城市題材小說”、“工廠題材小說”、“傷痕文學”等統統納入到“底層文學”這個大籮筐中,將“底層文學”簡單地看作為一種創作題材而造成的結果。因此,近年來關于“底層文學”的討論是比較激烈的,一種觀點認為,“底層文學”是打著專門標簽的全新工具論,只注重現實反映,不注重藝術創新;只注重苦難揭露,不注重背景原因;只注重道德批判,不注重社會剖析。這種觀點認為,正是打著這樣的旗幟,“底層文學”極力搶占著道德輿論的制高點,標榜著道德的高姿態,他們舉例說近年來描寫礦難的作品特別繁多,似乎給人們傳達著這樣一條信息,那就是“底層文學”試圖在這個領域占領必要的道德高地,大量缺乏藝術性的關于礦難的種種文章、小說、特別報道等等儼然就是代表了廣大勞苦大眾的心聲,要是沒有對礦工生存現狀的描寫,就不能夠成為一種時尚。因此,持有這種觀點的人強烈反對“底層文學”的提法,而且認為目前的“底層文學”實在是太多了,已經到了相當泛濫的地步,也沒有任何發展的前景。但是,事實果真如此嗎?實際上,這種看法是非常片面的,因為“底層文學”的出現是有著其深刻的歷史文化發展背景的,其既是中國當代文學發展到如今的一個必然邏輯過程反映,同時也是中國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面臨的錯綜復雜的深刻社會變化催生出來的必然產物,是當代極具創新思維的文學創作思潮背景下包含有特定內涵與外延內容的一種重要形式,而必然要得到快速發展的一種文學作品創作方式。
三、底層文學的未來方向
那么,“底層文學”的未來方向又在哪里?對此,可以明確的說,“底層文學”的未來前景還是比較廣闊的。底層文學未來的方向,是由其自身堅實的主體性決定的?,F實的中國具有比較龐大的底層群體,他們對于個人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有著自己的理解和思考,思想界和文學界會有一批作家和學者拿起筆來記錄和評論這些底層人物的所思所想,將中國的現實變化與底層人物的發展聯系起來,觸及到挖掘人的內心深處中去,呼吁時代精英對底層人物困境的關注,倡導國家在改善底層人物生存現狀方面不斷取得進步,而不能簡單地忽視底層人物生存的現狀,認為這些人只是社會發展過程中的包袱,直接把他們忽略、甩開或犧牲即可,卻恰恰忘記了底層人物作為中國主體人群的主要組成部分,只有他們這個社會主體發展起來,整個國家才能發生徹底性地翻天覆地的變化。當然,“底層文學”未來的發展也要注意一些問題。比如在許多“底層文學”中,作家們將他們的目光和筆端著力關注在對底層人物的苦難描寫中,呈現給讀者大量關于底層人物的精微細碎的人性內部的描述,力求揭示普遍意義上的勞苦百姓的生存艱難。這種對發生在現實中的苦難由于描述得如此詳盡,以至于令一些評論家們認為底層文學作品僅僅關注純粹的個人苦難經歷和個人內心沖突,缺乏廣闊的歷史視野和必要的人文關懷。這種看法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是不無道理的,也是“底層文學”未來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換句話說,那就是對于從事底層文學創造的作家們來說,他們應該將目光和視野更多地由狹隘的苦難世界向廣闊的外部世界進行必要的延伸和拓展,逐步打破歷史與現實之間存在的重重隔閡,深入探究和分析當今社會存在的種種令人感到觸目驚心的底層悲凄生活的背景原因,尖銳揭示出當代社會中涉及歡樂與悲哀、夢想與失落在內的相當復雜的社會現象背后存在的真正根源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