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韓國同性戀影視文學作品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西方文化體系的搖籃是古代希臘和羅馬(即愛琴海文明),歷經中世紀拜占庭帝國千年的發展,在這當中還不時遭受到蠻族的侵擾,有的國家甚至覆亡;同時又受到基督教的熏染,最終到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時代基本定型,在啟蒙運動與工業改革中日臻成熟與完善。它以人本主義為基點,以理性和科學為核心,由此產生了一系列的文化精神和價值觀念,如崇尚自由,民主和法制等。東方文化以血緣為基礎,以“天人和諧”為核心,鼓吹一切事物都應順從天意,同時又具有濃郁的家長制特點,強調人的社會屬性,強調人際倫理關系,主張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由此也產生了一系列的價值觀,如民族認同感,和平安定意識,善良忍讓意識,集體主義概念等等。同性戀是一種跨文化而普遍存在的現象,長期以來同性戀現象對韓國人來說一直是陌生和邊緣。同性戀電影在西方電影中已成為一種話語方式和批評方法,然而在韓國電影中總體比西方甚至比中國還要薄弱些。韓國的同性戀電影發展較為緩慢,但它擴大了愛與性的多向性。從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后期起同性戀題材的電影才被正式納入韓國主流電影之列。當影視作品開始關注到同性戀少數人群,且碰及有關性這樣題材時,韓國這樣極端保守卻有著先進發達科學技術的社會中不得不說是一種挑戰和冒險。
1韓國同性戀影視作品敘述及主旋律表達
同性戀題材影片中的身份確認包含性別身份,社會身份和文化身份三個方面。在性別身份方面,同性戀者與異性戀者最大的不同之處在于對其性取向的逐漸發現確認是逆向的受阻的過程。在社會身份方面,同性戀群體一直處于一種邊緣狀態。文化身份方面,同性戀文化包含有對于社會常態的置疑與反叛,是主流文化的一種獨特對照系。同性戀題材一直都是以一種隱性的或邊緣的亞文化狀態存在著,成為電影表現的某種禁區,極少數的影像呈現也多重遮蔽,這在韓國電影中表現得更為突出。2002年,“公路電影”這是韓國第一部正式的同性戀電影,講述的是男人之間的情感問題。錫元是一位基金經理人,金融風暴后變得身無分文,無家可歸,只好四處流浪。后來打算只身前往釜山尋找新的工作。在途中,錫元獨自郁悶地喝酒,不想醉倒在路上,后被剛好路過的大植救起。大植是一個被妻子拋棄的男人,被他救起后,錫元和大植兩人一起上路了。大植怪異的行為,使錫元認為他是一個性變態,常常嘲笑挖苦他。最后,在黑暗的咸鹽倉庫里,錫元終于被大植的真誠表露所感動,于是兩個男人之間開始了他們戀情。另外,愛上大植的茶座小姐一珠也插入到他們的感情中,于是影片穿插了同性和異性的情感,三個人,就這樣在公路上走下去。這部電影在韓國的票房很是慘淡,觀眾不足兩萬。在極端保守的韓國社會,這樣比較直接描述同性戀題材影片,觀眾顯然還一時很難接受。雖如此,這部影片在韓國影視作品中,還是有著跨時代的意義?!肮冯娪啊逼狈繎K淡收場在之后,在之后的一系列影片中,在表現同性戀的手法上都非常隱秘和迂回。在韓國社會,同性戀所處邊緣地位和“地下狀態”,他們遠離了多數人的視線,人們對他們缺乏基本的了解,也不愿意試圖去了解。由于觀眾,市場以及主流意識的認同度較低,多數電影制作單位和導演不愿意去涉及這一題材,數量上處于一個低迷狀態。期間在國際影壇有影響力的西方同性戀題材影片和中國的同性戀題材影片,如陳凱歌導演的“霸王別姬”,關錦鵬導演的“藍宇”,王家衛導演的“春光乍泄”等影片在韓國不僅有不俗的票房成績,其影響力也是不容忽視的。加上社會學領域,西方的性學研究不斷發展,各種以同性戀現象為闡釋對象的理論不斷出現,這種獨立的跨學科的性理論觀念旨在打破異性戀和男權話語秩序,使世界變得更加寬容和多元。這些理論觀念也影響了電影創作。幾部中國同性戀影片中當屬“霸王別姬”的影響力在韓國無疑是最大最廣泛的。中國大陸導演陳凱歌的“霸王別姬”改編自香港同名小說,將原著中兩個男人的愛恨糾纏更改為程蝶衣的單戀,將同性戀元素低調處理。影片中的同性戀題材多起到結構性功能,對同性戀的描繪保持在曖昧不清遮遮掩掩欲說還羞的狀態下,有些地方甚至在可以規避觸及同性戀問題。通過上述影片在韓國的大獲成功,韓國電影人意識到其攻略和突破口是廣大的女性觀眾。涉及同性戀影片就不得不說2005年的“王的男人”,它是同性戀題材的本土影片在韓國的一大轉折點?!巴醯哪腥恕币呀洷划斪鹘浀洹!巴醯哪腥恕眳R聚了歷史和同性戀這兩大非主流因素,這無疑是巨大的冒險和挑戰。朝鮮王朝五百年,時局一直動蕩不安,鮮有穩定的時候。而在燕山君這個朝鮮歷史上有名的暴虐無道、喜怒無常的王的統治時期,百姓的生活更是顛沛流離,困苦不堪。而孔吉與長生恰好正是以在市井街頭雜耍賣藝為生。他二人患難與共,相濡與沫,感情極深?!巴醯哪腥恕泵枥L了兩人從兩小無猜到至死不渝,很有浪漫,輕巧且簡單?!巴醯哪腥恕睂⑼詰兕}材進一步商業化上無疑是收獲巨大的。之后推出市場的同性戀影片,主人公已經頗坦然地走出性別認同的困惑,可以非常自然地面對自己的感情以及身邊的世界。其內容樂觀積極,再次開創了先河。
2韓國同性戀影視作品的敘事策略
在韓國同性戀題材影視作品的出現,是伴隨著韓國傳統社會的日益開放和世界同性戀運動的日益高漲而出現的。這一類影視作品的相繼出世引起了社會廣泛的關注和反響。在這種背景下,對于韓國同性戀電影的解讀和關注,不僅是藝術上的選材問題,而是在文化多元化的社會中,社會主流文化與同性戀亞文化進行接觸和試圖溝通和了解的一種手段。近兩個世紀,同性戀在世界范圍內已經漸漸地從一個被忽視,漠視,污名走向公開和正常化。許多國家相繼立法保障同性戀人群的正當權益,并承認其婚姻合法性。與產業化程度很高產生鮮明對比的是韓國社會的保守和對多元文化的包容和寬容度還很低。至此在很多部尤其是早期作品中,同性戀及其文化一直都是以一種隱性的或邊緣的亞文化狀態存在著,成為電影表現的某種禁區,極少數的影像也遭受多重遮蔽。由于同性戀題材的敏感及對社會規范和道德禁忌,此類影片的敘述及結構的安排不得不采取靈巧的策略。同性戀電影對影片中人物與周邊環境的描繪通常是壓抑,陰暗,糾結,不被認同的。隨著國內外同性戀權益運動的蓬勃發展和電影的賣座,社會及觀眾的接受度也隨之提高,敘事手法也開始有變化了。影視作品不僅內容明朗,樂觀積極,且相當的坦然和自然。2008年“少年遇上少年”,十九歲的少年,溫暖的春天,慢悠悠的公車上,勇敢的愛情就這樣開始了。纖細身材套著大大的校服,有著稚氣臉龐的民秀,遇到了一個高個子寬肩膀,看起來晃里晃蕩的男學生石。坐在公車座位上的民秀,雖然覺得那學生棒球帽下尖利的眼神有些可怕,但總不自覺的被他吸引著目光。而“西洋古董洋果子店”則是輕松搞笑的氣氛中,以金在旭的魔性GAY的設定和對男女同樣充滿誘惑的魅力緊緊抓住人們的視線。而《少年遇上少年》則是像春天一樣溫暖又清新的故事,沒有太多的臺詞,主人公的眼神交流和動作表達出情竇初開的少年們的微妙的心理。
3結論
韓國同性戀題材影片還有待成熟,雖社會普遍意識日益提高,影視制作單位和導演在同性戀選材上還需要格外謹慎,表達上還需講究策略。同性戀題材退去初始的神秘和新鮮感,作為愛情題材的一個分支,同樣是一個長久的極具吸引力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