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校園文化下思想政治理論教學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校園文化在思政課實踐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和思政課實踐教學的困境
(一)校園文化建設有利于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的開展
1.有利于學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主體作用的發揮。一所優秀的大學,其辦學理念往往通過校園文化體現出來,又通過校園文化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大學生由于其人生閱歷和社會經驗的有限性,往往導致他們在認知上和行為上發生偏差,而校園文化作為一個載體,可以將學校的辦學目標和理念內化為教育目標和學生成長目標,每位師生員工都能感受到自己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主體作用和地位。從而在情感上發出對學校和校園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宿感,促進學生更加努力成長。
2.有利于學生言行舉止的規范。大學生是時代青年中的佼佼者,他們往往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可和尊重。但這種情況往往會與校園文化發生碰撞。校園文化是經過長期的積淀而成的,對一定范圍內的人們的價值取向、道德規范和行為等有規范的作用,也約定俗成地成為評價是非善惡美丑的標準。因而良好的校園文化就可以對學生的言行舉止加以正確的引導,使其不斷調節自身的言行,改變習慣,逐漸形成與校園文化相適應的道德意識和行為標準。
3.有利于學生健全人格的養成。校園文化是長期積累形成的,是一種集體的意識,學生處在這種特定的文化氛圍里,受到這種文化的熏陶和潛移默化的影響,往往就會逐漸形成與群體一致的文化意識與品格。
(二)目前高職院校思政課實踐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1.實踐環節缺失。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歷來都受到黨中央的高度重視。在“2005方案”中對高校思政課的課程、學分等都作了明確的規定。這也使得各校在執行中有了充分的依據。但也有個別院校在具體執行中,借口專業課教學任務重、課時緊張而壓縮思政課課時或只設立理論課時,而不設實踐課時,使實踐課沒有時間進行。
2.無法執行或有選擇地執行。按照教育部和相關文件要求,思政課的理論和實踐教學都設置了一定的課時。但由于各校的情況不同,條件也不同,實踐教學無法進行或只能有選擇地進行,實踐教學計劃的執行打了折扣,如各種參觀活動,往往只能選部分學生代表去。
3.只能校內進行,校外無法執行。這是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最尷尬和最普遍的情況,絕大多數院校都是如此。在教學過程中,一般只需在校內就可完成的基本上都能按計劃實行,而需要走出校門的集體活動,則由于安全問題和交通問題,則幾乎沒有老師去執行,除了安全責任重大外,人多、交通問題不易解決等都阻礙了校外實踐教學的進行,這是目前面臨的最難解決的問題。
二、依托校園文化平臺探索實踐教學的途徑
(一)更新辦學理念,加強制度建設制度文化是校園文化的一部分。這里的規章制度主要指學校的工作制度和師生的行為規則。每個學校都有鮮明的文化特征和個性特征,通過制度建設而彰顯出來,它有利于學校的管理和學生的成長,良好的制度可以增進學生對學校管理和教育模式的認同感,有利于學生與學校的和諧,有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因此,應加強對學生的制度教育,要求他們嚴格遵守各項規章制度,一方面,有利于學校制度建設的發展;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學生在良好的制度下促進與學校、社會的和諧。而思政課實踐教學可以很好地利用這一點,促進學生養成遵守各項規章制度的好習慣。
(二)加強文化特色建設,幫助學生養成良好品格大學校園各種活動很多,并逐漸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活動文化。大學生參加這些活動,融入到集體中,可以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并在活動中陶冶自己的情操,同時又可增強自己的辦事能力和與人交往的能力。教師可以鼓勵他們積極參加大學校園的各種活動,參與校園活動文化的建設。在有益的活動中,陶冶性情,鍛煉品格,與此同時,還應積極拓展和參與社會實踐活動。
三、結語
總之,在實際教學中,思政課實踐教學確實有許多困難,但這不等于我們就可以無所作為,放棄我們的神圣職責,只要有一種神圣的使命感,一種強烈的責任心,一種腳踏實地實事求是的態度,一種因地制宜的方法,就一定能將思政實踐課很好地開展起來。(本文來自于《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雜志。《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雜志簡介詳見.)
作者:宋文興單位:六安職業技術學院人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