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手機媒體沖擊下高職校園文化建設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信息時代,手機的使用已經成為高職院校學生的必需品。手機媒體的興起,對學生的思想、學習、生活、交往方式等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因此對校園文化建設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通過分析手機媒體對高職校園文化的影響,力圖尋找兩者之間的契合點,創建和諧文明、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
關鍵詞:手機媒體;校園文化;影響;對策
校園文化是以學生為主體,以校園為空間區域,以育人為主要目的,以校園精神文明為主要特征的一種群體文化[1]。高職教育是一種以能力為本位,培養實用型、應用型人才的教育,所以高職校園文化必然具有自己獨特、鮮明的特點:1)高職校園文化具有鮮明的職業性。2)高職院校重視職業技能的培養,所以高職校園文化有著很強的實踐性。3)高職院校的發展離不開自身特色品牌專業的打造,品牌文化是校園文化的一個重要體現,也是高職院校生命力之所在。4)高職校園文化具有很強的融合性,這種融合體現了高職院校自身和社會文化、區域文化、企業文化三者之間的融合。綜上所述,高職校園文化有其特殊性,所以在手機媒體的沖擊下,探討高職校園文化建設的是一個有非常有意義的課題。
1手機媒體的內涵與特點
現代高職院校的學生,每人一部手機已經成為生活和學習的必需品。特別是智能手機的出現,網絡的迅速發展,信息化水平的不斷提高,手機媒體悄然進入我們的視線。
1.1手機媒體的定義
手機媒體也被稱為“帶著體溫的媒體”,它以手機為接收終端,以圖像、文字、音頻、視頻等為傳播載體,以分眾為傳播目標,以定向為傳播效果,以互動為傳播應用的大眾傳播媒介[2]。
1.2手機媒體的特點
手機媒體的特點:1)數字化。2)使用的便捷。3)互動性強、信息獲取快、受眾資源豐富。4)一對一的傳播,傳播形式的多樣化[3]。手機媒體作為高職校園文化建設的新載體,深受高職學生的喜愛。現在的手機媒體與高職學生的學習生活密切相關,是學生獲取信息,溝通交流的重要工具,已經融入校園文化中。手機媒體與高職校園文化相互滲透、相互影響,已漸漸顯現出其獨特優勢,高職院校可以借助于手機媒體,加強高職校園文化建設。
2手機媒體沖擊下高職校園文化建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高職校園是學生學習知識和技能,推動技術革新的重要場所,同時對新鮮事物尤為敏感。手機媒體的出現,是技術革新的完美產物,對高職校園文化的影響也頗為深刻。
2.1手機媒體對高職校園文化建設帶來的便利與機遇
手機媒體資源豐富,功能齊全,使其迅速成為高職校園文化建設的新寵兒,它極大地滿足了高職學生的獵奇心理和個性化的需求。同時打破了時間、地域的束縛,使得學生隨時隨地可以接受任何信息,還可以進行無極限的互動,所以手機媒體開創了一種嶄新的交流方式,具有獨特的優勢。手機媒體能夠直接、快捷地把教育內容迅速傳遞給學生,使教育工作更有針對性、更具有感染力,使學生潛移默化地接受校園文化的熏陶和教育,使得校園文化的育人功能更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因此,高職校園可以借助手機媒體,加強校園文化建設。
2.2手機媒體沖擊下的高職校園文化建設面臨的問題與挑戰
凡事皆有兩面性,手機媒體也是如此,一方面為校園文化建設提供了便利,創造了機遇,同時也帶來了許多挑戰。學生在手機媒體的沖擊下,負面影響也隨之而來。不良信息泛濫、信息無法控制、輿論導向偏頗等等。甚至有些思想和文化是腐朽的,言論是反社會主義、反馬克思主義的,這些嚴重影響了學生的道德底線和價值觀念,降低了學生的愛國、道德和責任意識,增加了學校育人的難度。
3手機媒體沖擊下的校園文化建設策略
手機媒體的沖擊下,傳統的校園文化建設方式和方法已經不能應新形式的要求,只有利用多元化的建設手段,才能使校園文化建設跟上時代的進步。因為高職校園的特殊性,所以我們要堅持教育引導與滿足需要相結合的方式,通過手機媒體這個平臺,增強高職校園文化建設,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3.1加強核心價值觀教育,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諧:富強、民主、文明;法治:自由、平等、公正;愛國主義:敬業、誠信、友善”的提出,為高職校園文化建設指明了方向[4]。學校擔負著教書育人的重任。社會主義核價值觀可以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我們要利用手機媒體的特點,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的和教育,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教育氛圍。在手機媒體的沖擊下,人人都成了新聞發言人,大家眾說紛紜,削弱了主流文化的話語權,特別是各種亞文化的出現,對輿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甚至有混淆視聽的效果。高職學生年齡偏小,好奇又敏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強,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從而導致出現判斷錯誤的困境。因此,高職院校要建立官方的微信、微博平臺,營造公正、公平、公開的輿論氛圍,增強學生的鑒別是非的能力,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不造謠、不傳謠,自覺抵制不良文化的影響,促進校園文化的健康發展,達到立德樹人的教育的目的。
3.2正確使用手機媒體,促進校園文化建設
手機已經成為學生生活、學習的必需品,雖然它是個“雙刃劍”,但我們也不要視它為洪水猛獸,只要我們正確的引導,它可以為學生的生活、學習服務。以徐州醫藥高等職業學校為例,學校推行了“無手機課堂”的活動,上課時學生自覺將手機放置在教室里的手機袋中,物理隔離,讓學生遠離手機媒體的干擾,靜心上課。信息化時代,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基于手機媒體而設計的教學資源如雨后春筍般迅速成長起來。基于微信平臺的教學資源庫,帶給學生無限的驚喜,讓學生在微信平臺上,可以近距離的和教師交流,查漏補缺的完成學習任務,而且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用碎片化的時間,進行有效的學習,這些都是利用手機媒體的有益大膽嘗試,所以只要正確的引導和使用,可以讓手機媒體為學生學習的利器。結合手機媒體和高職學校的特點,還可以利用板報、廣播、校園網站等手段,提高師生使用手機媒體的素養,面對眾多良莠不齊的信息,不被誤導。正確的使用手機媒體,營造健康文明的校園文化環境。
3.3利用手機媒體,開展生動活潑的校園文化活動
校園文化活動是校園文化中最生動、活潑的元素。它能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增長才干、陶冶情操、鍛煉能力,它是課堂教學的有益的補充和延伸,是進行思想教育的“隱形課堂”[5]。學校通過新穎活潑的校園文化活動,讓學生們走出自我封閉空間,去積極地與人交往,擺脫對手機的依賴性。利用手機媒體這個平臺,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校園文化活動中來。例如,在校運動會期間,我校舉辦了“運動場上最感人的瞬間攝影活動”讓學生在官方微博作品,大家可以點擊評論,投票,獲獎者有豐厚的獎品;臨近畢業,學校舉行了“最美全家福”活動,每個班都積極參與,全班齊上陣,看著照片中開心的笑臉,學生對班級、對學校充滿了愛!在學校官方APP下,我們的心理港灣,定期會一些心理的測試,活動通知,讓大家通過手機媒體,這種學生喜歡的方式參與,及時掌握學生的心理動態,疏導有問題的學生。校團委,也會通過官方微信群,結合學校專業特色和就業傾向,設計一些時尚新穎的校園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學生通過手機媒體,參與度非常高,無形中形成了愛校、愛專業、愛崗敬業的情感,打造了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手機媒體沖擊下的高職校園文化建設,必須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導思想,抓住手機媒體的特點,揚長避短,開展新穎活潑、形式多樣的校園文化活動,創建和諧、文明、健康的校園文化,潛移默化的對學生進行熏陶和教育,讓手機媒體為學生的生活、學習、就業服務,實現立德樹人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覃靜君,邸聰聰,鄭侯錦.論特色校園文化的育人成效——以嶺南師范學院“高山榕生態習性研究與志愿保護”活動為例[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6,37(8):143-144.
[2]韓麗霞.手機媒體對城市中學生價值觀影響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4.
[3]林若茹.手機媒體的網絡人際傳播效果研究[D].復旦大學,2014.
[4]劉凌.加強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導[J].教育教學論壇,2014(14):104-105.
[5]曹旦華,葉青.芻議高校校園文化活動中的隱性思想政治教育資源[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6(5):6-7.
作者:李望 單位:江蘇省徐州醫藥高等職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