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英漢雙語大學校園文化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為推進大學校園文化建設,充分發揮校園文化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重要作用,促進學校內涵式發展,我校自2013年開始由外語學院大學英語教學部派任課教師領導組織開展校園英漢雙語角活動。五年多來獲得全校師生認可,對大學校園文化國際化水平切實起到推動和提高作用,并獲校級項目支持。撰寫此論文希望與更多兄弟院校的相關校園活動交流討論,為大學校園文化國際化做出貢獻。
關鍵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校園文化國際化;雙語角活動
一、基本構思
為切實推進華東師大校園文化建設,充分發揮校園文化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重要作用,促進學校內涵式發展;推動高校大學生包括留學生的積極參與互動,提升學生的英語和漢語兩種文化素養、也提升教師專業素養。“華東師大雙語角”現場開展時間:每兩周一次,每次一個半小時,其中活動語言為前45分鐘英語為主,后45分鐘漢語為主;同時“華東師大雙語角微信公眾平臺”及其新浪微博推出中英文活動預告、活動相關閱讀學習材料、活動報道、跨文化講座現場內容分享等;和我校國際教育中心聯合,并得到上海英孚高校學術合作部的支持,推出內容更為豐富的系列活動。在“雙語角”活動設計、現場操作、活動實踐后總結的研討過程中,推動了中外師生互動、中外教師互動、本校教師之間互動的良性氛圍,并依托這些互動活動,發展為良性互動習慣,進而形成一種全新的校園文化氛圍,而這正是目前我們大學校園里缺少,但卻非常需要的師生互動校園文化。如今本校中國學生和國際學生每兩周的周三下午1∶00—2∶30都相約“雙語角”,用英語和漢語互相介紹、交流、合作、探討、學習、結下友誼,形成華東師大校園文化的一道美麗風景。幫助教師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和綜合能力,以便給學生正確、有效、實用、長遠、優雅地指導和引領。在“雙語角”建設中,教師在與學生的互動過程中,將會發現并了解自己的不足,推動教師進一步改進自己的教學和科研工作。
二、主要內容
西方文化:50StatesStereotypesEasterEggHuntingUSWarTrump/PresidentsFamily/MarriageAbouttheatreInventions/BusinessDrugsinAmerica東方文化:中國禮儀文化演講討論中國語言文化演講討論中國傳統節日文化演講討論中國大學生校園文化演講討論中國京劇和戲曲文化演講展示漢文化中的國畫和書法演講展示漢文化中的禁忌語和行為演講展示中國的服飾文化演講展示東西方文化差異:東西方校園文化差異方方面面、禮儀文化差異、節日傳統的文化差異、非語言或肢體語文化差異、宗教信仰文化差異、思維方式的文化差異。批判性思維和解決問題能力:如何宣傳世界家庭日利用語言和文化,訓練批判性思維如何培養環保意識,提升解決問題能力如何應對周圍環境的變化,提高抗挫力和適應力如何學會情緒管理、如何實現自我引導訓練批判性思維如何訓練溝通能力,提升解決問題能力創造力和團隊精神:MarshmallowChallenge動感中國學習MockingInterviewsCIEE美國開放日模擬聯合國Quizmania(問答風暴)英漢雙語配音大賽雙語角中國開放日
三、建設特色
1.“雙語角”不僅是一個練習英語和漢語的角落,也承載巨大的功能和作用,它提供中西方師生之間的交流機會,為多元文化近距離接觸搭建平臺,將華東師大的校園文化傳輸到世界各地,提升了華東師大的國際化水平。2.服務于學校的辦學目標、院系人才培養目標和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需求。3.作為我校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中第二課堂,將是大學英語教學和跨文化綜合素養培養的有效補充和延伸拓展,將利用微信公眾平臺、微信群、人人網、微博等最新信息技術,推動華東師大跨文化校園文化建設,搭建雙方學生和團隊教師的現場之外的“移動學習平臺”,促進學生的深度學習、加強教師職業生涯的規劃,從以項目為驅動的角度增強大學英語教師隊伍的實力和競爭力。
四、雙語角活動成果及意義
1.全校學生的參與度更高,在微信公眾平臺和人人網新浪網微博的被關注度很高,已過5千人。2.形成了一支“華東師大雙語角”學生核心成員隊伍,雙語角活動同時也重點培養了這40位同學的團隊合作、英語應用、跨文化交際、領導組織等方面的能力。3.增強了團隊核心老師與院系老師及大外部其他工作坊之間教研文化的氣氛,加強了彼此的學術和人文交流。4.與上海英孚高校學術合作部外教團隊、我校國際教育中心留學生辦公室、美國圣奧拉夫訪學教師緊密合作、默契配合,形成良好的外部交流環境和人文環境。5.作為全校大學英語教學的第二課堂,是課堂教學的有力補充和延伸,與課堂教學積極互動;本項目團隊一直努力使雙語角活動服務于學生的大學英語學習,具體是如何與我們學術英語寫作、學術英語閱讀、學術英語聽說課等相結合;如何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表達及英漢兩種語言的互譯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設計出更合理、更有趣、更精品的課外活動以滿足學生的英語學習需求,輔助達到英語課堂學習的要求,培養學生英語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通過學習語言、了解孕育語言的文化、知曉其代表的社會價值觀、進行中西比較,從而培養華東師大學生的creativethinking能力,養成良好的criticalthinking思維習慣,更具師大情懷,因此也是受益面極廣的一項公益活動。6.本項目的受益面廣:全校本科生、研究生、留學生、短期國際交流生、中國老師、外籍交流老師參與活動。7.本項目的參與度高:活動定期開展、宣傳力度大,而且活動豐富多彩、有趣益智收獲多,比如學術上涉及文科理科,包括東西方文化差異了解、心理學與團隊思維訓練、中外文學作品看社會價值觀及比較、用腦開口動手的游戲等,因此吸引廣大本校中國學生及留學生的積極參與。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高等學校社會科學發展研究中心.大學校園文化建設研究述評[Z].
[2]李廣龍.當代教育中的中國傳統文化研究[M].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8.
作者:王士齊 單位:華東師范大學外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