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木版年畫的藝術語言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朱仙鎮木版年畫作為一種民間藝術,承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和懲惡揚善的道德愿望,所以它比較注重畫面形象的內在精神氣質,追求一種“形似而神不似”的造型理念。此外,作為年畫中比較重要的一種類別,朱仙鎮木版年畫是用來裝飾庭院、烘托節日氣氛的,所以它的造型又帶有強烈的裝飾意味和喜慶效果。具體而言,朱仙鎮木版年畫造型上的特點是通過以下兩個方面實現的:
第一,夸張變形、提煉概括。朱仙鎮木版年畫不追求對客觀事實、自然物象的真實描寫,而是比較注重個人的主觀感受和內在精神情感的表達。所以,它經常借助夸張變形、提煉概括、抽象隱晦的手法來完成主觀意義上的造型,門神畫的造型尤甚。為了更加形象地塑造人物的特征,朱仙鎮木版年畫經常忽略掉一些瑣碎的小細節,然后夸大某些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動作或神態,使人一目了然。這種追求內在精神的造型藝術雖然缺少客觀真實,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講,其實現了內在精神、主觀思想的結合,更加有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如門神畫《馬上鞭》中的人物造型就采用了夸張變形手法,畫面中秦瓊、尉遲恭兩個人物比例十分不協調,整個頭部占據了人物全身大約三分之一的比例,且該畫面中的人物面形圓大、額頭飽滿,威嚴上挑的大刀眉、怒目而瞪的眼睛、張開的血盆大口等造型都非常夸張,遠遠脫離了真實人物形象。但這種夸張提煉的人物造型卻將兩名武將剛直不阿、驅邪除魔的凜然之氣表現得淋漓盡致。
第二,借鑒戲劇的造型手法。戲劇與朱仙鎮木版年畫同屬于藝術門類,所以它們在藝術語言上也有共通之處,這主要體現在朱仙鎮木版年畫對戲劇造型手法的借鑒。在朱仙鎮木版年畫中,這種“戲劇化”的造型手法十分常見,許多人物的面部造型都采用了戲劇中的十字臉譜,如生、旦、凈、丑等各種戲劇臉譜都可以在年畫造型中尋覓到蹤影。除了對戲劇臉譜的借鑒之外,朱仙鎮木版年畫還對戲曲中的人物裝扮及動作造型進行了借鑒,以突出畫中人物的精神面貌,同時也豐富了畫面的視覺效果。以朱仙鎮木版年畫《錘換帶》為例,年畫中的楊袞和趙匡胤都是紅十字門臉譜,且背插令旗、頂戴頭盔、身批肩甲、手握兵器、腳踩高靴,人物裝扮和戲劇中的人物造型是極為相似的,不僅生動、形地象刻畫出了人物的“神”,還流露出了濃郁的裝飾性色彩。
二、朱仙鎮木版年畫的構圖語言
構圖也被稱為“布局”或是“章法”,是藝術語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藝術作品思想內涵的表達有著重要作用。朱仙鎮木版年畫雖為民間藝術形式,但是卻非常講究章法布局,并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獨具特色的創作特征,其畫面飽滿緊湊、對稱均衡、主次分明、和諧有序。綜合來看,朱仙鎮木版年畫的構圖特征主要表現為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飽滿緊湊。飽滿的構圖是年畫藝術的一大創作特征。但就朱仙鎮木版畫而言,它將這一構圖特征進行了擴大,整幅畫面都被版畫師雕刻得滴水不漏、密不透風,幾乎沒有留白。通常情況下,朱仙鎮木版年畫在進行構圖的時候經常將主要的人物形象安排在畫面的正中心,然后再圍繞中心人物在周圍點綴上密密麻麻的次要人物、動植物花紋、吉祥符號等,整幅畫面極為飽滿緊湊,只在邊角的位置留有一定形狀的小面積空白,從而帶給人們一種“充實大氣、滿而不亂”的視覺感受。例如,朱仙鎮木版年畫《和氣致祥》(又名“和氣菩薩”“一團和氣”)就呈現出了飽滿的構圖特征,該年畫以一位慈眉善目、和藹可親的老婆婆作為畫面核心,然后圍繞這個中心在周圍點綴了長命鎖、佛手、桃等傳統的吉祥物,使畫面顯得飽滿圓潤,也突出了和和氣氣、圓圓滿滿的主題思想,表達出了普通百姓對“和氣生財”“家和萬事興”等愿景的美好憧憬。
第二,均衡對稱。“對稱”源于我國古代的陰陽哲學觀,強調各個組成部分之間的相稱性或是對應性,也是藝術形式美的重要組成要素。朱仙鎮木版年畫作為我國重要的民間藝術形式,受該理念影響頗深,所以畫面構圖呈現出鮮明的“均衡對稱”的特點,而這種構圖特點在門神類年畫中的表現最為明顯。門神年畫分為左、右兩部分,對稱性地貼于兩扇門上,并且畫面中的人物表情、姿態、動作、裝扮及色彩都是相互對稱的,使人們產生了一種平穩均衡的視覺感受。但為了避免呆板無趣,每一對人物中的雙方又不是完全統一的,它們會在一些小的地方稍有不同,這也就為畫面增添了幾分生動和趣味。如門神畫《秦瓊、敬德》《馬下鞭》等采用的是左右對稱的構圖形式,畫面中秦瓊和敬德兩個人物的大小、姿態、服飾、動作等基本上是完全對稱的,但是在頭飾、胡須、面部表情以及手持物這些地方又有所不同,這樣既符合了人們的審美觀念,又帶有一絲生動活潑之意,因而深受百姓喜愛。
總之,河南開封朱仙鎮的木版年畫取材于現實又高于現實生活,其憑借艷麗的色彩、飽滿的構圖、夸張的造型及傳統的工藝特色而在世界藝術之林中熠熠生輝。尤其是在多元化的今天,朱仙鎮木版年畫獨特的藝術語言對我國的民間藝術及現代繪畫都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因此我們要給予其高度的重視和深入的研究,以促進木版年畫的傳承和發展。
作者:胡佳音 單位:西華大學藝術學院美術系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