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校藝術教育改革探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藝術是人類反映客觀世界的一種特殊方式,它融合了情感、知識、意念、理想等因素,能夠更加敏銳地捕捉客觀世界的變化,進而反映出這些變化對人內心情感的影響。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藝術在高校教育體系中的地位逐漸被確定,通過藝術教育的實施,學生能夠在音樂、美術、體育、舞蹈等多個層面展示自我價值,完善知識結構,實現對客觀世界的創新探索,并在藝術的熏陶中升華情感。雖然在素質教育不斷推進的背景下,高校的藝術教育獲得了明顯的成績,但是其中存在的問題也是不容忽視的。
一.素質教育背景下高校藝術教育改革面臨的問題
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高校藝術教育中面臨的問題也十分突出:教育理念的缺失,無論是學校、教師還是學生自身,都習慣從未來適應社會的角度出發,對專業課程進行不斷探究,而對于藝術教育的定位卻相對模糊,不僅課程內容較少,教學質量也難以保證,使得學校素質教育更多的是集中在智育方面,而缺乏全面性;教學方法陳舊,缺乏對學生個體的藝術特長的挖掘,教師更多的是從專業藝術教育中照搬教學模式,缺乏針對性指導,增加了藝術教育推進難度;師資力量不足,相較于一些熱門專業課程,學校對于藝術教師的培養投入不足,這不僅影響了其職業水平的提升,更阻礙了高校藝術教育的整體發展。
二.素質教育背景下高校藝術教育改革路徑
1.轉變教學理念,明確藝術教育定位高校應基于素質教育的發展要求重新定位藝術教育。理念的創新是教育改革的前提,高校在素質教育體系構建中,應明確藝術教育對大學生全面發展,尤其是情感價值理念發展方面的作用與優勢,并在課程安排中不斷豐富藝術內容,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選擇空間;增加教學投入,根據相關部門的素質教育規定,做好教學管理監督,確保藝術教育的順利開展;完善教育評價,利用考核機制調動師生參與藝術教育的積極性,明確藝術教育在大學生素質培養中的價值。
2.優化課程結構,提高藝術教育質量一些學生之所以對藝術教育缺乏興趣,關鍵原因就在于其自身的專業能力發展缺乏必要的聯系,在沉重的學習與就業壓力下,學生不愿意分配太多的時間在藝術學習中。針對此,學校在藝術教育課程設置中,應做出更加科學合理的安排,針對學生的專業需要,安排藝術課程,如對于外語系、中文系、旅游管理等專業的學生,學校可以安排一些平面設計藝術課程,讓學生在就業中能夠為自己設計新穎、創意的簡歷;如信息工程、會計系的學生,學校可以適當增加書法、繪畫、藝術體操等課程,緩解學生的精神壓力,在身心愉悅增強學習動力。
3.加強師資投入,改善藝術教育效果相較于專業的藝術院校,高校藝術教育的綜合性更強,因此,其對于教師的職業要求也更加全面。基于此,高校在師資力量建設中,應適當增加投入,為教師的職業發展提供更加廣闊的空間。例如加強與專業藝術院校的交流,借鑒藝術教育經驗;為教師專業水平的提升提供培訓機會;利用職稱評價調動教師創新藝術教育內容,探究創新教學方法的積極性;加強職業道德建設,分析職業倦怠的現象,利用物質與精神的雙重激勵,滿足教師更高層次的發展需求。
4.開展實踐活動,營造藝術教育氛圍校園文化建設是高校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為促進藝術教育的有效開展,學校應積極組織豐富多彩的文化藝術活動,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新精神,發展學生的藝術特長,讓藝術教育潛移默化地走進學生心中。例如舉辦校園歌手大賽,組織迎新晚會、舉辦書法大賽,開展環保服飾設計競賽等,以生動活潑和喜聞樂見的形式激發學生對學校、對生活的熱愛,展現大學生的青春風采,以藝載德、以藝促智,充分發揮藝術教育的育人功能,
三.結束語
總之,藝術教育在塑造個體情感價值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隨著高校對學生的培養日趨素質化,而如何更好地發揮藝術教育的價值則成為教育教學研究的重點。在實踐中,學校、教師應重新重視藝術教育的價值,并正視藝術教育在實現素質教育目標中面臨的問題,進而從完善教學目標,創新教學方法,加強師資力量等角度出發,推動藝術教育改革,以實現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培養。
參考文獻
[1]賀雙.高校藝術教育改革[J].藝術科技,2017,30(07):387.
[2]魏娜.試論素質教育背景下的高校公共藝術教育改革[J].職業技術,2014(08):33.
作者:方樹林 單位:西安音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