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外語課程實驗的語言學論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作者:呂志利單位:石家莊外國語職業學院
當代的語言學中都習慣把個體行為的言語歸結為在一定范圍內群體的、社會化的語言,然后再對其進行分解和分析,并且觀察其內在規律。英語的研究發展已經從語音、詞法、句法形式擴展到了語用、心理、文化、精神層次。如果語言學理論只是研究微觀層面的語言規律,那么英語教學就是對語篇的語言形式與意義、語境、語言的使用以及與語言文化背景和底蘊之間的關系的研究。
英語教學中語言的現象與規律
言語作品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其中的語料沒有規律。學生學習時掌握語料的難易的關鍵:一是看語料是否常用;二是看語料文化背景。任何言語作品都不會完全按照語料的文化底蘊選詞,多數是按照思想的表達選詞擇意,言語作品的內涵與語言的難易程度沒有太多的聯系。
用熟讀和背誦的方式培養學生語感,積累語料,但速度慢,難以融會貫通;用分析課文,單獨講解語料和語法規律的方法。可能導致學生照搬理論,失去口語能力,這失去了英語教學的意義。以上是學生對知識轉化的常見方法。
事實上,借助語言現象的掌握就能完成從富有感情的言語作品到死板的語言規律的跨越,教師講解課文的過程中,用下面的程序對規律的分析是很有趣的,最終達到知識與實踐相結合。
1、擴展交際語用知識等信息,讓學生產生領悟英語語用特征的意識。學生在限制的條件下通常只能知其表皮,不能完全領會,除非學生積攢一定的語料后,教師用情景實例加強學生的語感。
2、學生難以在教學過程中掌握語言的內在,這需要教師形象生動的舉例和情景活動來調動學生的興趣。
英語的語感
語感是英語教學的基礎,是一種不自覺的關注語言現象的習慣。語感是一種能力,是形成更高語言能力的基礎,提高學生的語感和修養有以下幾種方法:
1、語料的數量和質量。由于課時的限制,教師有必要指導學生擴充閱讀數量和了解文化背景,激發其學習動機,豐富他們的文化知識。同時采用同步記錄的方式讓學生及時了解自己的學習效果并制定和調整學習計劃和方法。
2、語用能力。語用能力表現內部能力和外部效應。前者是選擇語料與保持語用同步的能力;后者是口語的表達力和對語境的適應。
3、學習能力。包括語感的形成速度,語言規律總結及學習語言的興趣和方式。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形成了特定的語言習慣。所以,英語課程的開展要根據學生的起點制定,但語言習慣對語言起雙重作用。
結語
語言學是與英語教學緊密相關的學科,用語言學理論指導教學,能讓語言教學更具“科學性”,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只有突破語言能力的培養的狹隘目標才能真正提高學生包含情感、表達能力、思考能力、交際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等多層次的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