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少兒英語詞匯教學的語言學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象似性理論
象似性(iconicity)是指語言能指(signifier)和所指(signified)之間即語言的形式與內容之間有一種必然的聯系,語言的形式實際上是人們對客觀現實世界的認知和體驗的結果———語言具有理據性。當代認知語言學中的象似性理論是基于對語言的各個層面研究之上而得出的,從詞語發音、詞匯發展到句法、篇章、語用等層面綜合得出結論。形式和意義之間具有大量的象似性。而就詞匯層面而言,我們知道,在英語中有很多單詞是可以進一步再分的,那它就具有一定的理據性。認知語言學既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又承認認知對身體經驗的組織作用。因此,象似性不是指語言結構與現實結構之間的象似,而是語言結構與基于身體經驗之上的認知結構象似。人類是基于對客觀外界結構的感知之上,經過認知加工才形成了人類的語言。我們若能將語言形式與所表意義之間的內在聯系描述清楚,便可大大加深對語言的理解,對從根本上提高語言能力和運用水平有著重要的意義。
二、認知語言學理論在少兒詞匯教學中的應用
(一)原型理論的應用原型理論對詞匯教學最基本的作用是單詞間字母組合的聯系。單詞不能僅僅靠發音、拼寫和意義存儲在學習者的大腦中,不同的單詞之間應該建立起一種網絡聯系。根據原型理論,同一范疇的不同成員之間具有不同的地位,它們由中心詞也就是原型,向外不斷延伸到邊緣詞匯。例如,兒童可以很容易地學習并記憶“o”這個字母,那么我們就把它作為有相似拼寫詞匯的中心。與其相似的詞匯有on,no,go,one,now,some等。如果我們把“o”作為這個家族里面的核心,那么其他成員與其相比就有不同的相似度。當兒童熟練掌握“o”這個字母時,那么越與其相似的詞就越容易被接受和記憶。比如go會比some更容易記憶,那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優先學習更加靠近原型的詞匯。在原型效應的影響下,人們認識事物總是從基本范疇的基礎上開始的。對于小學階段的少兒,在記憶詞匯時總是偏簡避繁。因此教師可以優先選擇詞形簡單的詞匯讓學生記憶。例如,ear一詞僅有3個字母,如果把ear作為原型,那么向外延伸由4個字母組成的單詞有bear,pear,tear,hear,dear,fear,near,year等;由5個字母組成的單詞有clear,earth,early,spear等。由于詞形越簡單,少兒越容易從心理上接受。因此,如果教師先讓學生學習ear這個原型詞匯,再學習其他延伸詞匯,那么效果肯定會事半功倍。
(二)象似性理論的應用對英語詞匯來說,詞義與事物或現象的名稱之間沒有必然聯系,但大量詞語的意義和形式、語義和語音之間存在種種不同程度的關聯,這種現象稱為“詞的理據”。Householder指出:英語中只有9%的詞匯是完全任意的,絕大多數詞匯是有理據的。所以,詞的理據對詞匯習得有重要影響。如breakfast,un-derstand都是源自古英語的復合詞,它們具有詞源特征;fast有齋戒、禁食之意,breakfast是breakone’sfast,即開戒,后引申為吃早飯;understand原意為standamong,據說,在人群前接受提問的人,如果問題答對,他就可以站到人群中去,故引申為理解;gossip在古英語里是godsib(上帝的孩子),它在現代英語中的同源詞有sibling,所以gossip原指那些無所事事、整天閑聊的教父教母們,現在gossip可以引申為八卦或愛說長道短的人。詞匯的語音理據表現在詞的語音形式與詞義的聯系上,Waugh將這種音位與意義之間的關系稱為詞匯中的擬象象似性。如sl-的聲響效果讓人聯想到嘶溜、滑溜的意味,于是在這樣的詞語中就有slip,slide,slush,sled,slick,slippy,slippery,slope等。以sn-開始的詞與鼻息有關:sneeze,sniff,snore等。英語中的短元音經常表示急促或短暫的動作,如rush,quick,swift,jump,cut,dig,run等。而長元音或雙元音表示緩慢的動作,如slow,walk,lazy,wait,stay,clam,draw,idle等。象似性理論使詞匯系統的規律性更加明顯化,對英語詞匯習得有很大的啟示作用。以這個理論為依據,將語言形式與所表意義之間的內在聯系加以語義分析和認知解釋,形成有組織的系統,便可大大加深對語言的理解,使少兒在記憶英語詞匯時不覺枯燥,提高英語詞匯的習得效果和效率。
三、結論
近代美國教育思想約翰•杜威提出:生活就是發展,而不斷發展,不斷生長,就是生活。因此,最好的教育就是“從生活中學習、從經驗中學習”。教育就是要給兒童提供保證生長或充分生活的條件。他強調了在教育過程中兒童的參與性與互動性。本文運用認知語言學理論來輔助少兒英語詞匯教學,旨在改變目前兒童死記硬背英語單詞的現狀,使兒童不會在學英語的過程中慢慢失去興趣甚至對其產生心理上的恐懼感。認知語言學理論運用于少兒英語詞匯教學是一種很好的嘗試,希望本文能對少兒英語教學帶來一些啟示。
作者:金亞美張琪單位:上海理工大學外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