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師德師風建設的中國文化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強化了我國與世界各國的聯系,為我國提供了國外廣闊的市場、豐富的資源、先進的技術,更有利于吸收國外先進的經驗和科學文化,為我國師德建設提供了豐富的物質基礎。改革開放后,自由、平等、博愛、合作、互助等思想成為主流,在道德領域,人和人之間的自由選擇權利和能力逐漸擴大,我國高校教師職業道德理念不斷地得到豐富、創新和完善,自身道德選擇能力不斷增強。要適應全球化的發展,我國教育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國必須摒棄陳腐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將改革開放不斷推向深入,實行更加開放的教育政策。當然,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入發展,也使國際上很多腐朽道德觀念、意識形態逐漸滲入到我國,我國道德體系的快速建立也受到很大影響。很多教師在經濟全球化大潮流中不斷地迷失自己,被拜金主義、個人主義、享樂主義等不良思想所左右,這給我國高校師德師風建設提出了巨大的挑戰。“學而不厭,勇于創新”是教師必須遵守的一個重要的職業道德規范,其他國家的優良傳統也應該批判地接受,并在借鑒的過程中不斷加以創新,不斷轉化為我國高校的師德思想。不可否認,經濟文化全球化的發展促進了我國的師德建設不斷向前發展,但是我們不能忽略了經濟文化全球化對高校師德建設帶來的新挑戰。過分崇尚個人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價值觀的部分教師,不遵守基本的職業道德,使我國傳統師德觀受到沖擊,個別教師過分追求物質享受、追求經濟利益,有的教師甚至完全沒有職業責任感,對現階段師德建設中出現的不良現象的本質總是無法認清,對于問題認識不到位,對于發展沒有樹立正確的觀念。
2高校師德師風建設存在的問題
(1)科研工作中的功利化傾向。高校教師的一項重要任務是科學研究,其中高校師德師風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就是嚴謹的科學態度。但有相當一部分教師缺乏科學精神,不去潛心鉆研,而是巧取豪奪,甚至抄襲。大部分教師搞科研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晉升職稱,也就是說,高校部分教師對科學研究的態度較為功利。(2)敷衍的教學態度。部分高校教師只重個人科研,不重課堂教學,對教學工作精力投入不足,敷衍了事。還有的教師在上課時在教室內接聽手機,不遵守教學紀律。(3)部分行政人員的服務意識淡薄。行政工作者是高等學校的一支重要隊伍,他們的職業道德、工作態度和工作作風影響著管理育人的實現。然而,目前高校中許多擔任行政工作的教師服務意識淡薄,缺乏協調合作的精神,工作效率低,擔任行政工作的教師在處理行政事務上的服務意識有待加強。(4)缺乏社會責任感,個人利益至上。市場經濟對部分教師帶來了負面影響,導致部分教師過分看重個人利益和個人價值,把自己的工作僅當作一種旱澇保收的謀生手段,很多教師沒有把本職工作視為傳承人類科學文化知識、傳播崇高理想的偉大事業。其次,有些教師以掙錢為終極追求,熱衷于第二職業,而忽視了對教學效果、教育內容的探索與研究,無心鉆研業務,不求功勞,但求無過。以待遇的高低來決定自己敬業的程度,過分強調經濟利益,缺乏奉獻精神。
3中國文化視閾下的高校師德師風建設途徑
3.1提高思想認識,樹立正確的教育信念干一行愛一行,熱愛教師這個職業。教師是專門培養人才的職業,非常特殊。教師應忠誠于教育事業,熱愛自己的教育工作,盡職盡責,充分認識自己肩負的重任,把它當作自己的事一樣來對待,為社會培養一代又一代的有用人才。尊重學生,熱愛自己的學生。教師進行愛的教育的基本原則是平等對待學生,人的內在需求是渴望得到尊重,自尊心人皆有之,正如《學記》所言:“親其師而信其道。”學生越是感受到教師的愛心,教師的教導就越容易被學生理解和接受,就越親近和信任老師。
3.2塑造教師自身形象教師應與時俱進,認真學習現代教育理論,不斷獲取新知識,樹立現代教育理論觀、人才觀,完善和豐富學科知識,在擁有扎實的專業基礎和理論能力的前提下,將理論與實踐恰當地結合。堅持做到反思慎獨,加強自我修養。
3.3建立高校師德師風建設的溝通渠道學校應從教師的角度出發,學會聆聽他們的心聲,在學校和教師之間建立起有效的溝通渠道,提高教師的福利待遇水平和生活條件,明晰每一位教師的思想動態,減少高校教師外出兼職的機會,才能使教師安心進行教育教學工作。讓高校師德師風建設充滿活力的保證是創新理念,要利用現代化的技術手段,構建以師德師風建設為主題的校園文化,為高校建設師德師風建立現代化的學習評定系統,使高校能夠真正成為學術重地。
3.4強化師德師風的制度和環境建設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培訓工作,師德建設要強化教師的學習意識、政治意識。把師德培養納入師資隊伍建設計劃,制訂明確的培養計劃和方案,對教師進行道德品質、職業精神和思想觀念等的教育。教師思想道德建設要有明確的制度、規范的約束和保障。首先,完善并嚴格實行對教師的年度考核制度和必要的獎懲制度,完善考核評估體系。建立激勵機制,對師德高尚、業績卓著的教師予以表彰和重獎。建立和完善監督機制,對在育人工作中取得優異成績的教師,從精神層面和物質層面給予肯定和認可。
3.5從嚴考核監督,對失師德師風行為零容忍失師德師風的行為會嚴重破壞高校教師的形象,但很多失師德師風的相關事件僅僅是在一段時間內引起社會的關注與熱議,但并沒有任何實質性的懲罰措施予以約束。當前,教育部正在積極推行“打破教師資格終身制”,實行5年一次的教師資格認證制度,師德師風考核評定成為其重點內容,這正體現了師德師風建設對教育發展的重要性。
作者:鄒嵩暉單位:江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