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析安藤忠雄建筑創作自然觀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安藤忠雄在建筑設計過程中,會考慮建筑周邊環境、光影利用方式、幾何形狀利用方式等方面,以體現建筑的立體感,這些方面也使得他的建筑創作方式與普通設計過程有很大差別。基于對安藤忠雄創作自然觀的解讀,結合對安藤忠雄建筑的了解和剖析,本文指出了安藤忠雄建筑對自然環境、自然光和幾何形狀的應用方式,為建筑設計人員提供合理指導。
【關鍵詞】安藤忠雄;建筑設計;自然光
引言
當前的建筑設計已經越來越重視對自然環境的應用和空間感的體現,但是當前取得的效果較為一般,尤其是在建筑綠化中,采用先建設建筑,然后進行周邊環境綠化的方式,這種方式無法讓建筑和周邊環境實現有效融合,降低環境利用的有效性。另外在建筑設計中,可以通過合理利用幾何形狀的方式提升建筑的立體感,但是在當前的很多建筑設計中,這一點未得到體現。筆者在2018年2月課余時間,對安藤忠雄設計的上海明珠美術館、蛋形書店及安藤忠雄建筑展等進行了參觀、學習,這對于自身對安藤忠雄在建筑創作中自然觀的理解,有著深刻的影響。
1安藤忠雄創作自然觀
安藤忠雄在建筑設計一直致力于體現建筑與周邊環境的融合性,但是其并非單純將建筑安置于自然環境中,而是在建筑設計中尋求建筑與自然環境間的聯系,保證建筑與自然環境間的融合性。對于建筑創作來說,建筑會與自然環境間產生矛盾,要實現建筑與環境間的有效融合,則需要想盡辦法消除矛盾,而安藤忠雄建筑創作過程中在很大程度上實現了這一點,最大限度保證了建筑與環境的自然統一,這充分顯示了他對自然的尊重和崇拜。但是通過對他所設計建筑的解讀可以發現,安藤忠雄對自然的尊重和崇拜并非完全寄托于自然物體,而是尊崇于自然本體[1]。
2安藤忠雄建筑對自然環境的利用
2.1建筑融入自然環境安藤忠雄建筑的一大特點就是能夠實現建筑與自然環境的完美融合,同時建筑會與自然環境相互協調,提升建筑的美感,但是對安藤忠雄來說,對這種融合的要求顯得有些“固執”。筆者通過對安藤忠雄建筑展中展品的參觀,找到了這一思想的重要體現———六甲集合住宅區。六甲山的自然環境不適合建筑創作,常規的施工方式會大大提升建筑的建設成本,而安藤忠雄設計的建筑融入到了護壁墻上,提升了建筑間的層次感,通過相關資料的查找筆者了解到,建筑建設中并未對山體造成破壞,讓山體烘托了建筑,建筑依托于山體,實現了建筑和周圍環境的深度融合。另外安藤忠雄在建筑設計過程中,還充分考慮了建筑的周邊交通、建筑朝向等方面,達到了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目的,體現了“禪意”思想。
2.2建筑聯系于自然環境建筑設計和建設過程中,都需要依托于自然,所以要體現建筑與自然環境間的和諧統一,則在建筑創作過程中,需要使建筑能夠很好地與自然環境相聯系,但是要達成這個目的并不容易,需要考慮設計的建筑與自然環境、周邊原有建筑間的協調性這些因素,安藤忠雄的發散思維深度保證了建筑和環境間的連接性。例如在上海明珠美術館創作時,建筑外為人造湖,整體建筑形態好像是建設在湖面上,這種建設方式充分體現了安藤忠雄的建筑聯系于自然的思想。對于安藤忠雄來說,在建筑創作時,一直嘗試在自然環境有效利用的基礎上對自然環境加以改造和變化,使建筑能夠與環境更好融合,而改造后的自然環境和原有環境相比又不會顯得過于突出,形成建筑與自然環境間的深入聯系。
2.3建筑中加入抽象化自然因素筆者在觀察安藤忠雄建筑展中展品的過程中,發現建筑中都存在大量幾何體,通過相關資料的查閱,最終發現這些幾何體是自然環境中具體事物的抽象化表達。在安藤忠雄建筑創作中,會將大量自然環境因素引入到建筑中,而將自然環境引入到建筑中不但是指對自然環境的合理利用,還包括將自然環境、各類幾何體合理應用到建筑中,從而提升建筑的觀感和立體感。這種創作方式充分體現了安藤忠雄在建筑創作中對“禪意”的追求。另外在安藤忠雄的很多建筑中,都能夠通過光影、風雨變換等方式讓人們體會到時間的流逝和自然變化,由于安藤忠雄在建筑創作時對光、風和水的利用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故而可以通過這種對自然因素合理引入的方式使他的建筑能夠更好地融入自然,提升建筑的創作內涵[2]。
3安藤忠雄建筑對光的應用
3.1光影的明暗藝術安藤忠雄建筑創作中最獨具一格的當屬其對各類光源的有效應用,在安藤忠雄建筑創作中,通常建筑都帶有很強的空間感[3]。而光影的營造中,建筑充分利用了自然光和人造光源達成目的,以上海明珠美術館為例,在建筑外表面通過強烈的光強對比,讓建筑的立體感得到充分顯現,另外在該建筑中,將不同強度的光源設置在建筑的不同部位,實現了對建筑空間感的全面展現。需要注意的是,安藤忠雄建筑除了強調建筑的外部空間感,內部的空間感也會得到充分顯現,通過對安藤忠雄的了解,發現這種塑造方法來源于他的“自然迷宮”思想,在建筑的內部設計中,會在不同的區域設置不同亮度的光源,并通過合理設置障礙物的方式形成陰影,充分體現了建筑內部的空間感,在實地參觀中筆者發現,即使是在不適合設置障礙物的部位,他也會在不同位置設計不同亮度的光源,這種一明一暗的搭配模式,讓安藤忠雄設計的建筑成為了能夠展現空間感的藝術品。
3.2色調的結合藝術當代建筑中涵蓋大量不同的功能,尤其是對于各類美術館、博物館而言,會分為不同的區域,不同區域對光照的要求有較大差別。常見的比如立體模型,需要通過色調影響參觀者的內心環境,所以安藤忠雄建筑創作中會在不同的區域設置不同的色調,在滿足光照要求的情況下,通過色調的合理選用和搭配讓人們的心靈能夠更好融入身處的環境中。以蛋型書店設計為例,建筑中的通道是白色光源,而閱讀室采用暖色調的橘色光源,這種色調搭配模式能夠對人們造成視覺沖擊,但是這兩種色調區別較小,又不會顯得突兀,實現了建筑內不同光照色調的合理搭配。同時在書店的天花板中,建筑中設置了星空圖,主顏色為紫藍色,可以說天花板的色調與藏書照明光源色調產生強烈沖擊,然而在該區域中,人們又會感覺這兩種顏色間有很強的關聯性,實現了色調間的有機結合。
3.3自然光的抽象表達藝術安藤忠雄建筑創作中,主要觀點是將各種自然景觀抽象化,通過對抽象化自然因素的合理搭配和使用,讓建筑體現出濃厚的自然因素,他對光源的利用也能充分體現這一點。依舊以蛋型圖書館為例,在圖書館光源搭配上,天花板為星空圖,地面部分光照顏色為橙色,書架中間部分光照較暗,并且光的明暗對比明顯,這種設計能夠充分體現天、地、人的和諧統一思想,而光源顏色和光照強度則能夠在提升空間感的同時,模擬自然界中的光照分配規律,讓人們在參觀游覽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就將自身融入到圖書館的整體氛圍中,并且讓人們產生了置身于自然環境中的感覺。
4安藤忠雄建筑對幾何形狀的應用
安藤忠雄建筑有很強的特點,體現在建筑創作中大量使用各類幾何形狀,這來源于他的設計思路,即:把自然物體抽象化,并通過幾何形狀將這些抽象化的自然物體展示出來。這種建筑創作方式需要具有很強的創新能力和表現手法,同時在建筑創作中,還需要根據建筑中不同區域的功能和觀感需求進行形狀的合理選擇。以蛋型圖書館創作為例,筆者認為,在人們閱讀過程中,需要保持心態平和,而通過光源色調的合理搭配已經能夠初步滿足這一要求,而蛋型由于外表平滑,能夠更深一步影響人們的心態,讓人們能夠平心靜氣地閱讀。另外對于安藤忠雄來說,在建筑設計中會將抽象化的自然景觀融入到建筑中,并通過對幾何形狀的選用展現自身的思想,各類幾何形狀的選用不但涉及建筑內部的各種部件,還包括建筑的整體結構設計,極大提升了建筑的自然表現力。
5結論
綜上所述,安藤忠雄建筑創作中,核心自然觀是讓建筑融入到自然中,實現建筑和自然的相互協調。安藤忠雄通過合理利用自然環境、合理利用各類光源以及大量使用幾何形狀實現了這一點,并且在建筑創作中還通過對建筑中各子系統的合理搭配融入了自身思想,提升了建筑的空間感、藝術性和由此帶來的人文思想景觀。
參考文獻
[1]傅昊.基于建筑符號學理論下的安藤忠雄建筑構成手法特征[J].江西建材,2017(23):24~26.
[2]馬英平.融入自然的建筑———解讀安藤忠雄建筑創作自然觀[J].華中建筑,2010,28(06):8~10.
[3]王建國.光、空間與形式———析安藤忠雄建筑作品中光環境的創造[J].建筑學報,2000(02):61~64.
作者:岑鴻騫 羅乙歡 單位:南寧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