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色彩詞匯看中西文化的區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二)“黑色”和“black”
莊重和尊嚴、非法和邪惡、悲哀和沮喪是“黑色”在漢英文化中所傳遞的基本共性認知,黑色是英漢民族語言的基本色,同時又是焦點色,容易使人聯想起憂郁悲傷的情境,又能點染莊嚴肅穆的氣氛。當然,黑色在漢英兩種文化背景之下也有其差異性。在漢語中,“黑色”具有一定的政治色彩,在一定程度上反應政治地位或身份,如用“黔首”、“黎民”指平民,而“黔”“、黎”在古漢語中就是黑色的意思。在時期,有“黑五類”、“黑專路線”、“黑材料”、“黑后臺”之說,黑色與紅色相對,代指反革命和反動勢力。在京劇中,“黑臉”代表大公無私、剛正不阿,如“黑面包公”。在日常生活中“,黑戶”用來指非法戶口和身份;“黑金”代表政治人物利用暴力和賄選等手段控制地方政治勢力;“黑社會”指與法律秩序相悖的有組織犯罪團伙“;黑店”是指殺人劫貨的客店“;黑哨”是球賽中裁判的不公正判罰。
在西方文化中,對“黑色”的認知過程與漢民族文化相似,文化內涵比較接近,但又有許多存在差異性的表達方式,黑色在西方文化中有著濃重的種族色彩,在黑人民權運動興起之前,“black”指與黑人種族相關的事物,如blackstudy(黑人學研究),blacknationalism(黑人民族主義)。另外“blackmoney”指“黑錢”,與“黑金”不同,它指來源不正而且沒有向政府報稅的錢;“blacksheep”指害群之馬;“blackFriday”是耶穌受難日;“blacklie”與“whitelie”相對,指用心險惡的謊言;在商務英語中,黑色部分表示收入,如“intheblack”表示盈利和收入,“blackfigure”指順差。Black還有悲痛之意,如blackmemory(生者對死者的悼念)
(三)“紅色”和“red”
“紅色”在中西文化之中有喜慶歡樂、緊張與危險、害羞與生氣等文化內涵。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之下又有差異和特性。在中國文化中,“紅色”的基調是喜慶,與白色相對,在中式婚禮中,紅色被廣泛使用,寓意紅紅火火,幸福美滿。在近代中國,從土地革命時期的紅色根據地,紅色政權,以及黨領導下的紅軍,到新中國建立,國旗定為五星紅旗。時期,又有紅衛兵、紅色道路、又紅又專之說。可以說,紅色與中華民族的命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是中國革命的主色調,紅色對于中國人民來說有著非同一般的革命印記。在西方文化中,“紅色”更傾向于貶義,因為紅色是血與火的顏色,給人的感官刺激比較強烈。紅色多表示沖動,憤怒,挑戰和興奮的涵義,如aredbattle(血戰),redhand(殺人的手),redrevenge(血腥復仇)。“red”也具有一定的種族色彩,如redskin是對北美印第安人的蔑稱。
(四)“黃色”和“yellow”
“黃色”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屬五色之尊,代表了“天德之美”,是古代帝王的御用色,用以彰顯皇家氣派。“黃袍加身”指做皇帝;“黃榜”是皇帝的文告;“黃馬褂”是清朝官服,也是皇帝給予功臣最高規格的賞賜;中國人喜歡用黃色表示貞操與守節,如“黃花閨女”,用“黃花晚節”形容文人堅貞的操守。黃色也表示年輕稚嫩,如“黃發垂髫”。在現代社會,“黃色”與淫穢色情相關聯,這主要受西方文化的影響,因為中國古時用“桃色”來代指相關含義。在英語文化里,“黃色”的象征意義包括憂郁,病態和膽小怯懦,主要是貶義,如yellowlooks(陰沉多疑的神色);yellowbelly(膽小的人);theyellowperil(黃禍)。此外,yellow還有背叛與邪惡的象征含義,在西方基督教文化中,出賣上帝之子耶穌的猶大總是身著黃衣。而yellowunion是指專門破壞工人罷工的“黃色工會”,是資本家剝削工人的傀儡組織。
(五)“綠色”和“green”
“綠色”在英漢兩種語言中有生機、活力等文化內涵,并且與環保和自然的范疇相關,如綠色消費、綠色食品等。此外,綠色還表示希望與和平,和平鴿口銜綠色橄欖枝是國際公認的和平象征。綠色還可以表示“安全”、“通暢”,如綠燈,綠色通道。在中國文化中,“綠”“、青”還表示地位貧賤、低微,如“綠袍”、“青衣”。綠色還表示“蒙羞”、“受辱”,如“綠帽子”、“青樓”,而“綠帽子”的說法源于元朝時的妓院,在妓院工作的男工頭戴綠巾以示區別。在英語中,“綠色”有青澀,尚未成熟、還未完成之意,如greenhand(新手);greenhide(未處理的);greenwound(未愈合的傷口)。此外,green還有“嫉妒”的意思,與漢語中“眼紅”的含義類似,如greeneyed。美鈔的顏色是綠色,因而green也用來代表金錢和財富。
(六)“藍色”和“blue”
“藍色”無論在漢語還是在英語中,都容易使人聯想到一望無際的天空,煙波浩渺的大海。中華民族發源于長江黃河流域,頭枕黃土背朝天,屬于傳統的農耕文明,因而與藍色海洋的關系便疏遠了。與此相對應的文化內涵也比較少。但西方人對藍色的感知則相對強烈和深刻。西方文明源于藍色海洋孕育出的愛琴海文明,也被稱為海洋文明,隨著新航路的開辟以及海外貿易掠奪所帶來的豐厚利潤加速了西方資本原始積累的過程,形成了商業文明,海洋見證了探險家遠涉重洋的信念和英勇氣概。同時,在西方傳統宗教中,認為上帝與天同在,而藍色是天空的顏色,永不褪色,因而引申為正義與忠貞。如trueblue(忠實可靠)。同時,藍色也象征高貴與超凡不俗,如blueblood(貴族血統),blueribbon(一流的)。不過,blue在英語中也有淫穢色情的含義,如bluemovie(色情電影),bluejoke(黃色笑話)。
二、結語
色彩詞匯反映了中西文化之間的共性與差異,正確理解和把握不同色彩詞匯背后的象征意義和文化內涵有利于跨文化交際的順利進行。隨著時代的發展,全球化趨勢愈發明顯,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和碰撞日益頻繁,顏色詞匯的象征意義也在不斷的發生變化,彼此相互影響和滲透,而相應的詞義拓展和延伸需要我們不斷地更新所掌握的信息和知識,以順應時代浪潮,促進不同文化乃至不同文明之間的文化交流與融合。
作者:王巍單位:海南大學應用科技學院10級英語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