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谷子產業發展策略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阜蒙縣谷子生產現狀
從農業生產條件看,阜蒙縣十年九春旱,加之全縣62%的耕地面積為瘠薄的丘陵山坡地和風沙地,經常導致減收減產,因此,氣候條件和地理環境對作物產量影響很大。谷子因其耐瘠薄且抗干旱,可在不同干旱條件下獲得較為穩定的產量和收益,而成為阜蒙縣的重要避災作物。阜蒙縣春夏光照充足,溫度偏高,氣候干旱,適宜雜糧生長發育,成為遼寧重要的谷子生產基地。農業科技工作者和當地農民認識到種植谷子是應對持續干旱和適宜氣候環境的最佳選擇之一,通過大力推廣應用谷子系列新品種,推廣先進栽培技術,使谷子產量不斷提高,種植效益也隨之提高,調動了農民更新品種和應用新技術的積極性。許多農民非常注重應用新技術,舍得肥料投入,實現精耕細作,使谷子種植水平不斷提高,出現了一批高產高效典型。
2阜蒙縣谷子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1)品種更新速度慢。
這是制約谷子產量和品質持續提高的重要原因。雖然阜蒙縣在引選谷子新品種上已有新的突破,農業科技人員也做了大量工作,但品種更新依然較慢,主因在于農民對谷子品種更新的認識不足,觀念需要逐步轉變。
2)缺乏專用型品種。
適合加工的高營養、高蛋白型品種較少。3)缺乏加工環節。在谷子加工方面,絕大多數廠家均屬原料粗加工,產品附加值少,增值空間有限。
4)栽培技術落后。
谷子栽培技術沒有新的突破,重茬連作導致產量和品種降低,病蟲害加重。
5)谷子營銷體系不健全。
優勢的谷子資源并沒有在市場上體現出來,在同類產品的競爭中缺乏響亮的品牌,優質沒有實現優價,制約谷子產業的發展。
3阜蒙縣谷子產業發展措施
3.1引選新品種,實現良種化
良種是雜糧產業化發展的基礎,也是提高產量、改良品質的最經濟最有效的措施。加快雜糧新品種引選,建立良種繁育基地,可以為品種的更新提供基礎保障。同時,積極吸引谷子加工企業進入阜蒙縣,使雜糧產業鏈逐步延伸,種植效益逐步提高,進而帶動其他產業發展,實現雜糧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3.2大力推廣高產、優質、高效谷子栽培技術
研究建立谷子高產栽培技術體系,提高當地谷子種植水平,實現高產、優質、高效。針對阜蒙縣谷子生產現狀和當地氣候條件,因地制宜地制定谷子栽培技術規程,使谷子單位面積產量大幅提高。
3.3著力引進一批深加工企業,提高谷子產品附加值
谷子可加工的產品種類非常豐富,如小米鍋巴、小米面條等。應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并給予一定的扶持和優惠政策,吸引有實力的省內外農產品加工企業入駐阜蒙縣,提高谷子加工能力和產品附加值,進而推動全縣雜糧產業化發展。通過深加工,可使谷子增值2元/kg左右。倘若阜蒙縣谷子產量按0.37億kg/a計算,可實現增收0.74億元。
3.4健全市場營銷體系,推進谷子產業化發展
在阜蒙縣谷子面積逐漸擴大的同時,并沒有自主培育相對穩定的市場。應由政府部門牽頭,成立具有較強權威性的集科研、生產、加工、銷售于一體的谷子產業組織,例如谷子產業協會,規范龍頭企業之間、經濟人之間基于市場的競爭環境。同時,進一步完善龍頭企業、科技服務、種植戶之間的利益聯結機制,鼓勵以訂單農業的方式聯結各方利益,帶動谷子產業基地、加工企業、流通市場的共同發展。重點建設一批無公害雜糧生產基地,培育本地谷子精品,打造市場知名品牌,加快谷子產業化發展。
4結語
谷子產業是阜蒙縣農業經濟發展中的一項具有強大生命力的新興產業,也是當地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增強、抗旱避災能力提升的優勢產業。要采取積極措施,以市場為導向,以技術創新為動力,立足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因地制宜,科學規劃,推動谷子產業可持續發展,全力把谷子產業做大做強。
作者:白春暉單位:阜蒙縣農業綜合開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