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玉米產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產業地位
玉米是河南第一大秋糧作物、第二大糧食作物,全省總播種面積僅次于小麥。“十二五”期間,河南省種植玉米的農戶數量在1000萬戶左右,呈現先升后降的趨勢。其中,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分別為9206250戶、9453125戶、9687500戶、9897959戶,呈現明顯的上升趨勢;由于受2014年夏季旱災的影響,2015年種植玉米農戶減少到8542000戶;2016年,由于受玉米種植效益下降的影響,玉米種植農戶進一步下降,為8137000戶。據估算,2015年農民年人均收入約為10169元,全省農業人口為5698.74萬人,農民總收入為5795.05億元。河南省玉米種植收益一般為350元/667m2(不含土地成本),總收益為175.55億元,占農民總收入的3.03%。
二、生產情況
(一)玉米種植面積
“十二五”期間,河南省玉米種植面積逐年擴大,2011—2015年分別為302.50萬hm2、310萬hm2、320.33萬hm2、328.37萬hm2、334.37萬hm2,呈現快速上升的趨勢,并且連續跨上300萬hm2、333.33萬hm2兩個大的臺階(見表1)。河南省玉米面積以年均6.67萬hm2的速度遞增,原因:一是玉米價格上升,調動了農民的種植積極性;二是玉米種植機械化程度的提升,大大減低了田間勞動強度,適應農村勞動力少、老、弱等情況,玉米種植面積隨之擴大。
(二)玉米總產量
“十二五”期間,河南省玉米總產量逐年擴大。2011—2015年分別為1696.5萬t、1747.75萬t、1796.5萬t、1732.05萬t、1853.7萬t,除了2014年遭受旱災減產外,其他年份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并且連續跨上1700萬t、1750萬t、1800萬t三個大的臺階(見表2)。河南省玉米總產逐年上升是種植面積逐年增加和單產水平的持續提高共同作用的結果。
(三)玉米單產
“十二五”期間,河南省玉米單產有高低起伏變化。2011—2015年單產分別為373.88kg、375.86kg、373.89kg、351.63kg、369.6kg,圍繞370kg呈現先升后降再升的起伏變化狀態(見表3)。玉米單產在2013年和2014年均出現了下降,這兩年玉米單產的下降主要是受嚴重旱災的影響。
(四)玉米機械化播種和收獲情況
“十二五”期間,河南省機械化播種和收獲玉米面積的比例持續升高,尤其是機械化播種程度比較高,2011—2013年保持在80%以上,2014—2015年達到90%。河南省玉米機械化收獲程度較低。據不完全統計,2012—2015年機械化收獲的比例為33.2%、44.6%、51.5%、49.4%;2014—2015年機械化收穗比例為48.6%和45%;2014—2015年機械化籽粒收獲的比例為2.9%和4.4%,機械化籽粒收獲比例更低,還不到5%。主要原因一是河南省所處的黃淮海平原地區當前的玉米育種、栽培等研究不適應機械化粒收,二是目前已經投入使用的的玉米籽粒收獲機械的效率和質量不能令人滿意,田間損失率較高。
三、玉米及替代品進口對玉米產業的影響
(一)2015年大量進口導致國內玉米價格大幅下滑
自2014年開始,進口玉米來了不少“聯盟軍”,大麥、高粱、DDGS(干玉米酒糟)這些所謂的國外進口替代品一窩蜂似的涌進國內。再加上2015年玉米市場供應多、需求差、臨儲改革等因素,導致了玉米價格連續下跌。因國際玉米價格低,到港價在1500元/t左右,比當時我國玉米的2200~2400元/t的價格有很大的優勢,所以進口量大增。2015年,因玉米有配額限制,沒有進口配額限制的大麥、高粱、DDGS大量涌入國內市場,用于替代玉米。海關數據顯示,2015年玉米進口量為473萬t,較2014年增長82%;2015年進口玉米及玉米替代品總量達到3297萬t,超過我國飼用玉米總量的1/4。這些進口的玉米和替代品,搶占國內市場份額,影響國內用糧企業對內貿玉米的消耗量,嚴重沖擊國內玉米市場,造成了玉米價格的大幅下滑。
(二)國家一系列政策的實施,使2016年玉米進口量明顯下降
2016年,國家出臺了種植業調整規劃和“鐮刀灣”規劃,壓縮籽粒玉米面積,發展青貯玉米和雜糧雜豆,實現糧經飼協調發展;取消臨儲政策,印發《關于建立玉米生產者補貼制度的實施意見》,在東北和內蒙實施補貼。2016年中央財政預算安排產糧大縣獎勵資金394億元,比2015年增加22億元,獎勵資金進一步向商品糧大省、糧油調出大縣傾斜,并對黃淮海的玉米產區增加資金安排,鼓勵地方加大對新型經營主體的支持,保護好種糧積極性,并促進玉米等種植結構調整,更好地推動實現農產品收儲制度改革目標。
(三)價格低、比較效益差,農民種植玉米積極性不高,種植面積縮減
據農業部統計,2016年玉米面積減少了200萬hm2,主要在“鐮刀灣”地區。雖然河南不在國家調整玉米種植面積的范圍之內,但由于市場化的作用,河南省玉米2016年種植面積還是不可避免的出現了下滑。據全省農技部門調查,2016年玉米播種面積397.07萬hm2,占秋糧面積的73.71%,與2015年相比,減少36.59萬hm2,降低8.44%。玉米面積減少主要原因是玉米價格低,種植效益差,部分農戶改種了大豆、雜糧、紅薯、花生及其他作物。
(四)產業發展分析
據國家糧油信息中心預測,全球玉米產量有增加的潛力,國際玉米市場將持續供大于求。除美國以外的全球玉米主要出口國巴西、阿根廷、烏克蘭、歐盟地區的匯率均大幅下跌,國內生產者利潤大幅增加,種植意愿提高,出口動力增加,全球玉米產量有增加的潛力,國際玉米市場將持續供大于求。同時,全球玉米消費減弱:一是原油價格下跌,燃料乙醇消費增速放緩;二是中國消費升級帶動的肉蛋奶消費增速放緩;三是主要消費大國中國勞動年齡人口連續4年減少,經濟減速導致需求下降。因此,綜合判斷玉米價格在今后較長時間內仍不會有大的上升。
作者:張勝利;李付立 單位:河南省農業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