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工商企業管理專業工學結合教學思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經過五年的實踐與探索,形成了適合高職工商企業管理專業的“1234”工學結合教學模式,即“開發一套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體系和課程標準——雙師型教師(或兩類教師——即企業行家與學校專任教師)執教——三類基地(模擬實訓室、校內生產性及校外生產性實訓基地)支持實踐教學——采用四步教學法開展課堂教學”。
關鍵詞:
工商企業管理專業;工學結合;教學模式
一、前言
教學模式是教學的標準形式,它是教學思想、教學原理、教學方法、教學形式等諸因素的高度概括,是從整體上思考教學過程的一種工具和方法,是開展教學活動的一套方法體系①。“工學結合是一種將學習與工作相結合的教育模式,主體是學生。它以就業為導向,充分利用學校內外不同的教育環境和資源,把以課堂教學為主的學校教育和直接獲取實際經驗的校外工作有機結合起來②。工學結合教學模式是當前教學改革的核心,國內外教育工作者都開展了不同程度的研究,提出了形式多樣的教學模式。如英國BTEC教學模式,其出突出特征是“能力本位”,并在此基礎上形成了以課程目標、課程結構、教學方式、評價機制及教學質量監控為一體的教學模式③。青島職業技術學院實踐了“工學結合”實踐教學的三種基本形式:學生進廠式、企業進校式、校企合一式,其中校企合一是工學結合的較高層次,它根據學生所學專業的學制,校企雙方聯合組建管理機構,靈活恰當地安排學生在不同的階段進廠、進校,學校既是工廠,工廠既是學校,校企合一④。
深圳職業技術學院酒店管理專業以酒店實際操作技能為前提,構建了“12345”教學模式,即一條主線(培養學生綜合職業能力)、兩個并重(能力教育與素質教育、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并重)、三大體系(以實踐教學為中心構建理論、實踐、素質三大教學體系)、四個結合(理論與實踐、教法與學法、課內與課外、學校與企業結合)、五個模塊(公共課程、專業基礎技能課程、專業核心技能課程、專業基礎理論課程、專業拓展課程五大模塊)⑤。河南工業大學李桂玲提出雙主體(即師生)互動式教學模式⑥……。根據高職管理類專業的教育教學特點,近年來,筆者所在的廣西農業職業技術學院進行了高職工商企業管理專業工學結合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探索形成了“1234”工學結合的教學模式,即“開發一套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體系和課程標準———雙師型教師(或兩類教師:企業行家與學校教師)執教———三類基地(模擬實訓室、校內生產性及校外生產性實訓基地)支持實踐教學———采用四步教學法開展課堂教學”,如圖1所示。
二、“1234”工學結合教學模式實施流程與基本方法
1.開發一套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體系。開發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專業課程體系,要經歷畢業生調查———行業背景分析———培養目標設定———課程體系構建等四個步驟,具體如圖2所示。通過上述系統的開發過程,我們構建了職業能力、素質、文化基礎課程“三系統”并行的專業課程體系,并通過“縱向延伸課程”和“橫向拓展課程”拓展學生的學業視野,同時開發了“五段漸進式”實踐教學系統,實現學生能力培養從感性到理性、從簡單到復雜、從模擬到真實的循序漸進的過程。
2.雙師型教師執教。教師的業務能力決定教學質量的好壞,再科學的課程體系,如果沒有優良的教師隊伍也無法達成目標。高職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因此教師的首要能力應該是與執教課程相對應的崗位綜合能力。為了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高職教師除了具備堅實的專業理論基礎,掌握嫻熟的教學方法藝術,更要有一技之長,我們把這樣的教師叫雙師型教師。教育部對雙師型教師的條件做了規定,具體條件如表1所示。從表中可以看出,沒有熟練的崗位能力基礎,教師不可能進行實踐教學設施建設,也不可能獲得卓有成效的應用技術研究成果,可見把教師放到企業相應崗位進行系統的實踐鍛煉是培養雙師型教師的主要途徑。當前我國高職院校教師大多來源于本科院校的畢業生,他們都是學歷教育的產物,有較堅實的理論基礎,經過崗前培訓及教學實踐也能掌握一定的教學藝術方法,但崗位能力普遍不佳。為了解決雙師型教師不足的難題,可以采用企業教師與學校教師同進課堂的方式實施課程教學,即針對核心專業課程,實踐性較強的內容設專題或教學項目由企業行家施教,一般理論教學內容由學校教師施教。這種互補方式不僅可以彌補雙師教師缺位,還可以通過教師間的互動達到共長的目的。
3.三類實訓基地支持實踐教學。三類實訓基地是指模擬實訓室、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和校外生產性實訓基地。模擬實訓室主要借助ERP、企業管理沙盤等教學模擬軟件,結合互聯網通訊技術和計算機系統的處理能力,構造一個競爭和協作的虛擬企業經營管理環境,讓學生扮演公司各部門管理者或被管理者的角色,在模擬環境下體驗各部門的業務流程。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是學校創建的經營實體,其主要特征是:主要由專業教師或學生組織經營;對外開展經營活動,謀取利潤,對內為專業課程提供實踐教學服務。這些基地為學生提供真實的實踐崗位進行輪崗實踐,讓學生結合專業課程學習,在各個部門不同層次的崗位上及不同部門同一層次的崗位之間進行輪崗實踐,培養學生初步的崗位技能和專業綜合能力。校外生產性實訓基地是學校為了滿足學生更深層次的學習需要,在校外企業建立的實訓基地。在校外實訓基地,學生根據未來就業意向,到某個部門的具體崗位進行頂崗實習,履行工作職責,強化崗位技能,培養職業素養。借助上述三類基地,學生的實踐學習過程從感性到理性、從簡單到復雜、從校內到校外循勢漸進地進行,遵循學生的學習規律,提高學習效果,也有助于職業人的形成。
4.采用四步教學方法進行課堂教學。四步教學方法是指按照“聯系—探究—實踐—評價”四個環節組織教學。聯系包含師生之間、教學內容的前后銜接、教學內容與學生的職業能力或職業生涯等的關聯。上課時先建立聯系,有利于培養師生間的信任關系或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產生學習動機,把注意力迅速集中到課堂上。在探究環節,教師通過精心的課堂設計,如:角色扮演、游戲、辯論、提問或講授等方式將知識系統地傳授給學生;在實踐環節,教師通過任務驅動、項目教學或實踐應用案例描述等方式指導學生如何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這兩個環節的次序可以互換,如:可以先進行實踐,再來反思知識點;也可以先學習知識點,再進行實踐。反饋是對教學效果進行檢查,貫穿于教學全程。如在教學過程中和課程終了時,教師針對學生知識掌握的情況或實踐操作的正確與否或達成目標的情況進行評價,給學生提供學習建議(同時也獲得學生對教學的反饋),必要時可以進行一些簡單的測試,決定教學進度。反饋對教師和學生都是有利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及時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課程終了時必須要進行反饋。
三、小結
綜上所述,根據培養目標開發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體系和課程標準,依托雙師型教師和三類基地實施教學,課堂教學采用“四部”教學法,即“1234”教學模式,這種以學生的職業能力為起點開發課程體系,再配以課程實施所需的資源和課堂設計,實現專業人才培養設計環節工學結合和實施資源及實施過程的工學結合,使工學結合教學模式貫穿人才培養全程,達到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目的。
作者:曹莉 單位:廣西農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