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和諧社會下航海職業院校海員素質培養要點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海員素質主要由兩方面構成:一方面是職業素質,另一方面是專業素質,兩者相互依托,構成海員的整體素質內涵。海員素質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內容:高度的責任心和敬業精神;豐富的理論知識和熟練的專業技能;較強的服從意識和團隊精神;頑強的意志品質和健康的身心狀況。
海員素質主要由兩方面構成:一方面是職業素質,另一方面是專業素質,兩者相互依托,構成海員的整體素質內涵。海員素質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內容:高度的責任心和敬業精神;豐富的理論知識和熟練的專業技能;較強的服從意識和團隊精神;頑強的意志品質和健康的身心狀況。海員的素質培養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其中教育與培訓機構、主管機構、航運企業和國際社會是四個最主要的環節。高職航海教育應肩負起一定的責任,采取積極的應對措施。
1航海職業院校提高海員素質培養的措施
1.1積極營造校園航海文化氛圍。航海文化是航海者在航海實踐過程中獲得的生產技能以及創造的物質、精神財富的總和,它包括“海上運輸、貿易、漁業、軍事等活動以及航海思想、政策法規、科學技術、航海精神、宗教民俗、文學藝術等諸多方面的內容。”開展航海文化活動是海員素質培養工作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加強海員熱愛海洋、熱愛航海事業教育的重要途徑,也是提高海員綜合素質特別是心理素質的有效措施。營造校園航海文化氛圍對于高職航海院校的學生的航海生涯有著特殊意義,院校要引導學生熟悉航海歷史,熱愛航海文化,通過長期的校園文化的感染,使學生形成對航運事業的普遍認同感。加強航海文化建設的措施包括:一是設立航海文化教育基地。航海文化教育基地的設立目的是培養航海類學生航海文化及航海精神,實現高職航海教育由傳統的“封閉型”辦學體制轉變為現代的“開放型”辦學體制,深化航海院校專業教學改革和科研改革,實現新時期培養具有熱愛海洋、熱愛遠洋精神和能力的高素質航運人才目標。二是定期組織國內航海文化活動。組織航海院校的大型交流活動,增強航海院校的凝聚力。
例如繼續舉辦中國航海院校大學生夏令營活動、蕩槳表演、帆板表演、海上求生、消防、撇纜、插接、繩結、金工工藝表演等航海知識和技能大賽等。這些活動是航海文化建設的重要舉措。航海文化活動將展現高職航海院校學生良好的航海素質和專業技能,有效加強院校間交流。三是積極開展實習船出訪。實習船在航海類專業學生認識實習、廣大學生開展社會實踐等諸多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各國航海院校教學實習船的互訪作為慣例,美國、俄羅斯、日本和韓國等國教的航海教學實習船多次訪問中國。航海院校教學實習船作為“浮動的國土”,可以充分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福射作用,促進大學生對航運事業和高職航海教育的了解,培養大學生“同舟共濟、艱苦卓絕、科學航海、愛國為根”的精神,是加強航海文化建設的踐行。四是廣泛開展航海文化宣傳活動。高職航海院校要利用航海節日這樣一個法定載體,立足交通,服務社會,利用航海節日載體傳播航海文化,使航海節日具有深刻的文化內涵、豐富的人文精神、獨特的職業魅力,不但使業內人士凝聚更強的歸屬感、責任感,更要通過主題活動的開展,在社會公眾身上強化水上交通安全意識,同時激發青少年認識海洋、了解海事、投身航海的熱情,努力營造熱愛海洋,關注海事,投身航海的良好氛圍,推動全社會的海洋意識和航海意識。
1.2加強學生航海體能和心理素質的訓練。在目前航運業面臨的客觀條件下,隨著航海科學技術的發展,船舶安全較之以前有了更大的保證,但仍不可避免有特殊和意外情況的發生,一旦在茫茫大海中遇到緊急情況,加上惡劣天氣條件下,遭遇變幻莫測的海況,救援工作難以開展,在這種情況下,只有強健的身體素質和良好的心理狀態,才能在艱難的環境中保持冷靜和勇敢,才能采取最有效的救險手段和應變方式避免對船舶、財產和生命造成嚴重后果。針對航海職業的特殊性合理安排相應的體育課程和相關的體育設施,加強航海類學生的課內外體育活動。同時要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培養學生的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和艱苦奮斗的精神,提高承受和應對挫折的能力以及對海上艱苦生活的適應能力。努力將航海類學生培養成為心理素質全面,身體素質過硬的航海專業優秀人才。
1.3強化學生紀律意識和團隊協作精神的培養。對航海類專業大學生紀律意識培養的要求是由航運業的特殊性決定的。航運業具有較強的國防軍事性,在一般情況下,航海類專門人才從事船舶遠洋運輸工作,主要是為國家的經濟建設和航運事業服務;在戰爭等特殊情況下,是海軍的預備役人員。航海類專門人才的特殊性決定了船員必須具有軍人服從命令、聽從指揮的素質和能力;對航海類專業大學生團隊協作精神培養的要求是由航運業的國際性決定的。海上的工作艱苦,風險大,隨時可能出現機器故障、船舶火災、緊急避讓、臺風襲擊等意外情況;由于船上的特殊條件,船員一天24小時都生活在狹窄的空間,生活單調,噪音、振動、暈船、冷熱高度變化等常年伴隨著他們。對船舶的管理,一定得采取高度集中的制度和方式,而要養成船員的特質一堅強的意志和嚴格的組織紀律性,是需要在航海類專業大學生中培養的。
1.4實施半軍事管理。在高職航海院校航海類專業學生實施半軍事管理,是航海教育改革的一項重大措施,其基本要求是適應海上工作及海員素質要求,加強組織紀律性,對學生的組織領導、生活作息制度、內務行政管理、隊列訓練等實行半軍事管理,努力形成良好的學風和校風,使學生在校期間受到嚴格的管理和教育,逐步成長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新一代海員。我國航海類專業學生半軍事管理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在培養高素質航海人才工作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隨著時代更迭、學生特點的變化,半軍事管理在立法及規則制度建設、經費投入、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還存在一定的不足。為培養學生對事業高度的責任感,在今后的半軍事管理中,要進一步加強對半軍事管理的支持,以適應海運事業對人才發展之要求。
2結論
航海院校必須加強服從性教育和團結協作能力的培養。航海類專業學生要充分認識到服從指揮、接受命令的重要性,有意識地加強訓練,培養服從習慣;另外,還要培養學生團結協作、同舟共濟的精神,在學習和實踐過程中要明確責任、相互配合、默契協同。因此,航海類院校在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要積極采用團隊訓練等行為訓練模式開展航海類專業學生的服從意識和團隊協作精神培養,并將之訓練成為航海類專門人才的良好習性。
參考文獻
[1]溫萍.科學發展觀視閾下我國高等航海教育發展對策研究[D].大連:大連海事大學,2012(12).
[2]王祖溫.弘揚航海文化建設航海強國[S].嶺南大講壇,2014(10).
[3]錢濤.我院航海特色校園文化建設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1(25).
作者:梁恩勝;趙春生 單位:江蘇海事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