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輔導員工作中的無目的談話教育法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文章首先對高校輔導員進行無目談話教育法的概念及意義進行介紹,其次探討了無目的談話教育法對輔導員的要求,最后提出無目的談話教育法的實現途徑,具體包括輔導員與學生進行談話時態度要端正;語氣要適宜;談話中的引導要合理;注重談話中的贊美和有效掌握談話的分寸。
關鍵詞:輔導員;職業素養;無目的談話
輔導員是高校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是學生成長成才的引路人,是學生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無論是作為管理者、引路人,還是作為朋友,談話永遠是輔導員開展工作的主要方式。作為一個成熟的輔導員,能否選擇恰當的方式和學生進行談話是衡量其職業素養和職業技能高低的準繩。然而,由于輔導員工作包羅萬象,繁雜瑣碎,在實際工作開展中,真正能夠主動深入和學生有效談話的輔導員不是太多。確切說,目前,輔導員如何跟學生談話并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作為一名長期在一線工作的輔導員,筆者認為輔導員應通過無目的談話教育法來提升自己的工作水準。
一、無目的談話教育法及其積極意義
(一)無目的談話教育法的概念
在實際工作中,由于輔導員工作多且精力有限,大部分輔導員與學生進行的談話,幾乎都是不得不談的,談話具有明確目標且必定有須要解決的問題。談話目標可能是正面的,譬如,被談話的學生要發展為入黨積極分子或預備黨員、要申請重要的獎學金、擬擔任班級或院校的重要學生干部;也可能是負面的,譬如,被談話學生有人際糾紛、打架斗毆、考試作弊、戀愛受挫等問題。以上常見談話,輔導員普遍充當院校代言人,談話目標明確,圍繞既定任務解決實際出現的問題。此類談話,從動機看,多為被動談話,被約談學生無一例外持有警惕且審慎的態度。與此相反,文章提倡的無目的談話教育法,必須滿足一個條件,即此談話在學生看來一定是無目的的,沒有任何現實中的問題須要通過談話來解決。無目的談話給學生的感覺是沒事隨便聊一聊。無目的談話中的輔導員,要盡量淡化自己的教師身份,努力扮演學生的好朋友角色,讓學生消除心理防備,感覺到師生雙方地位平等,彼此之間沒有距離。無目的談話的核心機制是通過輔導員積極營造的和諧氛圍,打消學生的戒備心理,讓學生化被動回答為主動交流,在不知不覺的溝通中展示學生的真實情況,甚至暴露某些尚未成形的問題。
(二)無目的談話教育法的積極意義
1.從教育廣度看,大大拓寬了對學生的教育面。既然是進行無目的談話,輔導員隨機抽取的對象,就不具備人為篩選性,而是面對全體學生。被動談話法,由于問題指向,總是關注學生群體的兩頭,可能是好的那一端,可能是不好的那一端。而中間默默無聞的群體,永遠都被忽略。兩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倡有教無類,但這個問題始終沒有得到根本解決。在學校教育中,教育者的關注點總是功利性地跳過那些既無明顯成就也無明顯過錯的受教育者。在大學里,越是本分的學生越沒有和輔導員單獨交流的機會。誠然,特殊群體需要重點關注,但不能因此忽視普通學生。每位學生都需要輔導和關心,這是學生的權利,也是輔導員的職責。
2.從教育深度看,更深入全面地掌握了學生情況。無目的談話,因為沒有明確的問題要解決,反映到談話內容上,就沒有明確的條條框框。談話雙方可以輕松地就很多話題展開交流,譬如,學生在校感受、日常學習生活安排、平時消遣和社會實踐、平日交友、職業規劃、宿舍的人際相處等。話題接地氣,輔導員又沒有直接目的,使得與之談話的學生基本處于放松狀態,既不恐懼也不焦慮,消除了學生的防備心理。只要輔導員把握好節奏,就可以對該學生在校整體狀況有全面了解,也可以對該學生所處宿舍、班級、年級風貌有更深認識。這樣,輔導員可以順利掌握學生群體的真實情況,而非某些片面認識。
3.從教育成效看,前瞻性地解決隱性問題。無目的談話,是為輔導員和暫時還沒有出現問題的同學之間搭建一座橋梁,或者說讓輔導員和可能出現的問題先打個照面。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如果輔導員所有的工作都圍繞問題展開,那就失去了前瞻性,只能被動挨打,被層出不窮的問題牽著鼻子走。輔導員只有主動出擊,跑到問題的前面,才是更有效的高明之舉。事實上,除了階段性問題和突發性問題無法預見,一些隱性問題完全可以通過談話及早發現。一方面,輔導員可以評估預判,哪些問題后期需要跟進;另一方面,在看似隨意的談話中,輔導員不知不覺就完成了對學生的引導,萌芽狀態的問題也許就化為烏有了。
二、無目的談話教育法對輔導員的要求
(一)對輔導員綜合素質的要求輔導員的綜合素質越高,開展無目的談話教育的效果越好。一直以來,學校要求輔導員知識儲備必須寬廣。無論是教育學,心理學,還是管理學,職業發展甚至法律法規,時事政治等各個方面,輔導員都要有一定的知識積累。這些知識,正是談話開展的基礎和保障,它可以搭建一個輕松和諧的平臺,讓師生間的談話變得趣味盎然,溫暖貼心。只有綜合素質高的輔導員,才能真正駕馭無目的談話法,才能不著痕跡地了解學生的個人職業規劃,心理狀況,宿舍人際關系,原生家庭親子關系,高中經歷等基本情況。極高的綜合素質,必然可以練就談話者特有的個人親和力,這也是談話成功的鑰匙。
(二)對輔導員時間管理的要求一旦輔導員重視無目的談話,他將面對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即個人時間管理。無目的談話法工作量大,信息量驚人。首先,即便是無目的談話,作為輔導員想要有所收獲也必須有所準備。談話前,輔導員對學生的基本情況要有大概了解,譬如,生源地、家庭基本成員、宿舍人員構成等,這樣才容易在談話中找到切入點,打開讓學生暢談的閥門;其次,無論是對環境,還是對談話的整體走向,輔導員都要有個簡單的設想;再次,一場有效的交流,最少也要花費三十分鐘左右的時間;最后,還要對談話進行簡單記錄。綜上,一次無目的談話,起碼需要耗費輔導員四十到五十分鐘。如果無法有效規劃,輔導員根本沒有時間可以進行此類耗時的談話。
(三)對輔導員心態的要求無目的談話,盡管耗費了輔導員大量的時間,卻不能期望有立竿見影的效果,甚至從短期看可能沒有什么效果。無目的談話,立足長遠發展,而非當下現狀,它更多關注的是學生深層的精神面貌,而非現實中外顯的行為。進行此類談話的輔導員,必須做到心態平和,必須有不問收獲只問耕耘的態度,不能抱有太現實的功利目的。從根本上說,這是一種潤物細無聲式的教育,要求輔導員必須有守望成長的耐心和決心,否則對于投入的大量時間,輔導員可能感到挫敗和倦怠的壓力。另外,如果輔導員心態不好,急功近利,節奏太快,學生也很容易察覺到,這勢必影響談話效果,一旦學生拘束、戒備,無目的談話基本就不存在了。
三、無目的談話教育法的實現途徑
(一)談話態度要端正輔導員要淡化自己的教師身份,盡量做到從學生的興趣出發,站在學生的立場幫助其打開話匣子。這個過程輔導員要避免說教、質問、直接對學生下達命令,也不能簡單地訓斥批評學生,更不能和學生發生口頭沖突與爭辯。如果有不同的意見,輔導員也應保留處理,應求同存異,相時而動。輔導員應重在過程的歡快流暢和看似無心的引導,引導無效就放著后期再觀察處理,不要破壞無目的的氛圍。輔導員只有做到保持微笑,自我克制,平易近人,才能讓學生放下對老師的天然戒心,學生才會真實地主動地傾訴[1]48-51。
(二)談話語氣要適宜輔導員與學生談話時不能冷淡,也不能生硬,而應該是信任的語氣,無論學生傾訴什么,都要讓學生感受到對方毫無保留的真誠和信任。輔導員談話的語氣既要隨和又要尊重,要讓學生覺得面對的不是一位嚴師,而是一位把他當作成年人平等相待的朋友。輔導員談話的語氣還應該是鼓勵式的,整個談話過程,既不應該是輔導員自己唱獨角戲,也不能是學生的一人獨白,輔導員適當的鼓勵推動,學生才會有不斷傾訴的欲望和動力。輔導員的語氣還應該是商量式的,要讓學生感受到自己是談話的主宰,完全沒有被教育、被控制的困擾[1]192-194。
(三)談話中的引導要合理雖然談話是無目的的,但輔導員在談話中應該進行微妙的引導。這些引導應該鼓勵學生自治,要傳遞給學生自我管理的觀點。這些引導也應該圍繞保護學生的自尊這一目的,只有自尊的學生才能夠突破自我,實現自我成長。輔導員進行引導還要側重引發學生的自信,陽光燦爛的內心是一切健康的出發點,輔導員應幫助學生消除內心的焦慮,學生在學校,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總會有壓力,處理不當就會焦慮,輔導員要能夠撫慰學生的這些負面情緒。輔導員在進行引導時,更要注意平息學生的憤怒,憤怒是沖突的根源,只有幫助學生正確面對內心的憤怒,幫助他們理智地處理憤怒,才能化解隱性的沖突[2]。
(四)注重談話中的贊美在人際交往中應學會贊美別人,輔導員在談話中必須能準確發現學生的閃光點,通過贊美去推動談話的深入,這甚至是無目的談話成功的關鍵。然而,贊美和批評一樣,同樣需要注意方式。贊美必須實事求是,措辭得當,要具體深入但又要適度真誠,必須考慮到對方的文化修養,心理需求等因素。從方式選擇上,要科學地選擇建設性贊美,而不能是評價式贊美。評價式贊美,對學生是一種壓力,一種威脅,會讓他們產生警覺并逃避。輔導員只有不評斷品格,不評價個性,而僅僅只是描述學生的努力和成就,以及自身的觀感,只有這樣的建設性贊美才更容易被學生接受,才真正有深遠的教育意義[3]。
(五)有效掌握談話的分寸無目的談話,涉及到學生方方面面的信息和狀態,在展開無目的談話時,輔導員要智慧地對談話方向進行掌控,要有明確的個人界限概念。在談話中,輔導員可以適當分享自己的秘密,但這不是鼓勵輔導員借此窺探學生的隱私。輔導員一定要把握好談話的距離,控制住自己的好奇心,絕不能給學生被刺探的感覺,以免引起學生反感。對學生的權利要表現出絕對的尊重,除非學生自己主動詢問,否則對學生談及的過于私密的事,最好不要深入討論或表達個人觀點。重在傾聽,就事論事,點到為止,不妄下評斷,是一個成熟的輔導員應該具備的職業素養[4]。
四、結語
在高校,輔導員永遠是和學生接觸最多的一線教師。輔導員必須找準職業定位,時刻牢記自己所肩負的職責和使命,在工作中堅持開展無目的談話教育法,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升個人的職業水平。輔導員只有主動盡心輔導和關心每一個學生,教育公平才有可能實現,輔導員的工作才能真正展示出自身獨特的價值和魅力。
參考文獻:
[1]燕君.高難度談話的藝術[M].北京:民主與建設出版社,2014.
[2]王志東.說話的藝術[M].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5.
[3]吉諾特.教育孩子的談話藝術獻給教師和父母[M].許麗玉,譯.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89.
[4]邢澤民,陳存生,徐文華,等.談心的藝術與技巧[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3.
作者:楊光皎 單位:連云港師范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