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馬克思主義理論課教學中的生命教育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高校的馬克思主義理論課作為意識形態領域宣傳的主要途徑,為當代大學生傳播正能量,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內容,在高校的教學中具有不容忽視的重要作用。本文論述了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課教學中融入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在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課教學中,只有對生命教育進行有機滲透,才能構建生命化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教學體系。
關鍵詞:
馬克思主義;生命教育;重要性
印度詩人泰戈爾說過:“教育的目的是應向人類傳遞生命的氣息”,所以教育應從尊重生命開始。轟動全國的復旦投毒案,主犯林森浩2015年12月11日,這個同學眼中的學霸,父母的驕傲。學術知識過人,人生必修課卻慘遭掛科,最后甚至對他人的生命于不顧,觸犯了法律,這樣的悲劇之所以會發生在高校中較優秀的學子中,是值得我們每一位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師反思的,這是生命教育缺失的表現。我們在傳授學生知識的同時,更應注重對其生命的尊重,對世界觀的教育,高校的馬克思主義理論課在這其中要發揮其重要的作用。
一、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課中為什么要融入生命教育
1.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課中融入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近年來,全國乃至全世界各大高校校園內部,不斷有自殺、暴力、殘害動物、投毒等等案件出現,而且最近幾年出現頻率漸多,從馬加爵到藥家鑫,再到復旦投毒案的林森浩,為我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那就是生命教育在高校的重要性,成為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課中不可忽略的環節,提醒我們要加強重視對學生的生命教育,培養其健全的人格。我們應把學生視為積極的、主動的生命載體,讓他們學習知識、認識自己、了解社會的進化成長過程中,實實在在地、真真切切地感受健康,感悟生命,不能諱疾忌醫,應居安懼危,讓他們感受真實的世界、真實的社會和真實的生命。
2.大學階段是進行生命教育的關鍵時期
步入大學的殿堂,年滿十八周歲,都是成年人了,這個階段的大學生興奮過程和抑制過程基本保持平衡。在認知方面,絕大部分大學生能正確處理好個人和他人的關系,個人與集體的關系,并對自己的未來有很好的規劃,但也會有部分學生思想偏激,出現一些不良心理傾向,比如:自我意識過強,抗挫折力差,自控力弱,缺乏辨別是非的能力,存在攀比和叛逆等心理,導致高校種種漠視和踐踏生命的行為屢屢發生。從大學生身心發展來看,他們已經具備了進行生命教育的物質條件,更有進行生命教育的必要性。為了這些未來的棟梁能更好的發揮作用,撐起我們偉大的中國夢,須將生命教育融入到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課的教學中。
3.高校的馬克思主義理論課是進行生命教育不可或缺的學科教育
要實現人的生命的總體生成,需要借助各門學科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培養,這其中,高校的馬克思主義理論課是基礎性的又是不可或缺的一門學科。高校的馬克思主義理論課分為思想和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是為學生思想品德健康發展奠定基礎的一門綜合性的必修課程,在高校思想政治課中滲透生命教育,把德育落實到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感悟、體驗生命的意義,形成正確的生命觀,健康的生命情感,提高文明生活的基本素養,形成良好品德和健全人格,樹立責任意識和積極的生活態度。這不僅是思想政治學科的性質和任務決定的,也是當代大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
二、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課中融入生命教育的方法與途徑
首先,提高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課教師自身的生命意識。生命教育的實現不是一朝一夕的,培養學生熱愛生命、積極樂觀的面對生活是項長期、連續的過程。高校的馬克思主義理論課教師要融匯生命教育于本學科教學之中,就必須提高自身的生命意識:自愛才能傳遞愛,只有對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和學生有真正的熱愛,才能將對生命的理解和熱愛通過講授等形式傳遞給學生。捕捉生命教育的契合點,充分利用好馬克思理論每一次課的課堂教學和實踐課教學,將生命教育的觀念融貫于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其次,在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課教學中挖掘生命教育的內容。高校的馬克思主義理論課本身并沒有那門科目或單獨的章節是講生命的,也沒有專門討論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部分。但是,如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中教材的許多內容都是旨在幫助學生樹立積極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因此,我們馬克思主義理論工作者應努力因勢利導,因“材”施教。作為教師要結合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課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生活實際,充分挖掘馬克思主義理論課教學內容中的生命教育資源,引導學生感受生命意義,探索生命的真諦,使我們高校的馬克思主義理論課教學透射出生命的氣息,尊重生命。這就需要我們改變傳統教學環節中側重知識,忽視學生對生活的體驗與錘煉。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課的每本教材中都有關于生命教育的素材,抓住教材中蘊涵的生命教育資源并結合時事熱點對學生進行教育,幫助大學生審視生命的意義。比如,在學習《思想道德與法律修養》領悟人生真諦創造人生價值一章中第三節科學對待人生環境知識時,我給學生講了十年前的馬加爵因5角錢和同學發生口角而殺害同寢室友的案例,及兩年前轟動全國的復旦投毒案,讓學生在被案例吸引的同時,明白一個道理,珍惜同學情,合理處理個人與他人、個人與社會及個人與自然的和諧,促進自我身心的發展,遇事不要沖動,尊重自己的生命同時也尊重他人的生命,能夠安然活著是多么幸福的事情,我們要學會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及遇到的每一個人。生命是獨一無二的,任何人都沒有權利去輕視和踐踏別人的生存權,讓學生學會經營生命,通過思政課的教育讓當代大學生真正認識到“身體發膚,受之父母”的深刻涵義,懂得尊重生命。
參考文獻:
[1]劉宣文.《生命教育與課程設計探索》[J].課程教材教法,2004.[2]肖川.《生命教育的三個層次.中國教師》[M].2006(5).
作者:林麗穎 單位:黑龍江商業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