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提高黨建工作應用心理學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運用心理學方法,借助手機打卡APP,設計開展黨章閱讀習慣培養打卡活動。與此同時,對此活動的參與成員開展團體心理輔導活動。建立幸福感UP工作室,為黨員提供幸福心理檔案服務及幸福自助心理健康活動,從而長效性地體現黨建工作的人文關懷。通過上述,以有效提高黨建工作實效性,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
關鍵詞:黨建;創新;心理學方法
黨的報告強調黨建工作要主動順應新時代要求,堅持與時俱進,勇于改革創新,不斷提高黨建工作的科學化水平。要扎實做好基層黨建工作,要繼續深入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教育引導黨員牢記黨的宗旨,堅定理想信念。
1黨建工作實效性的現狀問題
1.1參與度不夠
黨建工作中開展的活動大多是會議、講座、參觀等,舉辦有時間、地點的限制,一個支部里要找到所有黨員都方便的時間不易,有些黨員按要求參與了,但急需處理的工作又需及時完成,或既定安排的課程要學習,學習有時不免有些走形式,效果不免受影響。
1.2互動、凝聚力不夠
各項學習或工作忙碌,黨組織中黨員之間的情感交流較少,參加活動時,都是按規定完成安排,彼此間的互動、凝聚力不夠,使得學習效果會受到一定影響。
1.3學習常態化效果不佳一個行為成為一種習慣、一種常態,需要一個持續
保持的重復過程。目前,不少黨組織進行“兩學”活動的頻率,通常是一周或半月一次,這樣的學習頻率還不能較好促成學習行為習慣的養成。學習時長的設置,也會影響學習常態化的形成。
1.4黨建的心理人文關懷工作多以干預入手
為黨員建立心理檔案,關愛黨員,體現黨建的人文關懷,近年來,也有不少黨組織在做。目前多是立足于發現問題,做干預而用,后繼的心理健康活動多零散、不定期開展,且自助形式的活動不多。
2提高黨建工作實效性的方法
2.1運用心理學中的自我決定理論,提高學習者參與度
及促進學習常態化根據有關動機的自我決定理論,為提高學習者學習的內部動機,活動設計與開展注意到學習者的自主需要及發揮活動引導者崇尚學習的榜樣作用。用目前開展的黨章閱讀習慣培養打卡活動為例。首先,活動公告的是貴在堅持,樂趣自在的參與理念。然后,告之學習者學習的形式和要求。整個活動開展期間,將強迫和命令最小化,更多從學習內容和自我需要、責任去引領,尊重其觀點,承認其感受,激勵學習者的自我決定動機,提高其自我決定的潛能,使其成為自我指導、自我調節和自我激勵的學習者,讓其更多能認識到學習是自己的事情,要對自己的學習、行動負責。在此過程中,活動引導者的指導和激勵功能滲透在與學習者共同、認真地完成每天的打卡任務,并認真評論每一位學習者的學習日記之中。打卡日記形式多樣,除文字,還可圖片,以及音頻。不少學習者把視頻學習內容截圖,放在打卡日記中,作為學習摘要,還有學習者自己誦讀的當天黨章原文,這些都體現出其較好的學習自覺性和參與性。為支持學習者的能力需要,讓其體驗一種對事物的掌握感。在打卡APP上,黨章學習內容。每天學習時長5min左右,學習內容由黨章原文和相關視頻組成。學習者學習完后,打卡日記。打卡日記要求記錄原文學習摘要及整體學習體會心得。這樣的學習時長設置,學習者們反饋說他們能勝任,而相應能較好地長時進行和保持學習行為。自我決定理論指出,一旦外界不能滿足其對于外在獎勵的追求,做什么都很在乎外部的評價,就會出現減少學習的努力程度,出現退縮,喪失學習的興趣,最終處于無動機狀。因此,活動引導者在給予學習者鼓勵獎勵時,多是從學習者自身角度來鼓勵,而非過多地依賴物質和與他人的比較。
2.2運用團體心理輔導活動,增強黨員的互動、凝聚力
根據心理學中的團體動力學,運用團體成員之間的互動,形成團體中個體成長的動力,從而促進團體成員的成長。在進行上述的黨章閱讀習慣培養打卡活動期間,為促進學習者之間的學習與情感交流,每周還會相應開展一次團體心理輔導活動。在活動中,活動引導者鼓勵支持學習者間的互相幫助,學習者們體驗互助互利,促成彼此間的信任,增強彼此的歸屬感與認同感。在團體活動中感受到的這些積極體驗,為其今后繼續相應感受和行為,提供了成功經驗和動力。團體心理輔導活動是為促進黨章閱讀習慣培養打卡活動而服務,用活動體驗內化理論學習心得。活動內容根據成員呈現出來的狀況、其自主需要和決定,相應針對性地、動態地進行設計。活動次數由三次,拓展進行了五次,內容涉及時間管理、新舊黨章的對比學習、愛國愛黨情感的升華等。經過一個完整的團體心理輔導過程,學習者都表達他們在認知上有提升,在情感上有滿足,今后的學習生活中,他們要讓自己更加美好,要去更好踐行在黨章里的所學所感。
2.3利用手機打卡APP,便捷工作開展,提升開展和參與的靈活度
每天的學習內容,在手機打卡APP。打卡APP可進行打卡時間設置、打卡日記規則設置、補打卡設置、主題打卡設置。我們設置每日可打卡的時間是全天任意時間,不指定時間段。學習者可以依據自己的時間安排和習慣,靈活開展此學習。打卡日記規則只對字數要求不少于15字。學習者學習完一天的內容后,寫學習日記,提交學習日記,打卡APP會以精美電子書簽方式,反饋堅持打卡的天數。打卡APP還具有統計最終打卡天數及打卡日記數等功能,方便管理。
2.4從自我預防、教育出發,建立幸福感UP工作室,提供自助心理健康服務
2.4.1黨員幸福心理檔案建立心理檔案旨在提供機會幫助黨員能自我覺察、自我關注到自己的心理狀態,而不在于找出問題人群,更多是為自我保健預防、教育。心理檔案僅為心理教育的參考依據,不做個人終生檔案。我們從積極心理學的角度看待心理建檔工作,關注心理普查和建檔工作給黨員帶來的積極的影響而非預防效果。幸福心理檔案由三部分組成:第一,基本信息:一般人口學資料、興趣愛好。第二,心理健康相關信息:幸福感量表。第三,寫下至少三個幸福小計劃。計劃盡可能具體、具可操作性。例如,制作一個幸福照片集冊、讓自己心情更好,前者表達更具體、更具操作性。
2.4.2幸福自助心理健康活動幸福自助活動突出黨員的主體參與性,在活動中其不僅能學到心理健康、心理品質和心理發展的有關知識,掌握心理調節的方法和技術,更重要的是黨員在活動中能夠獲得自我肯定、自我欣賞、自我領悟、自我創造的愉快體驗,進而增強自省和自律意識,培養自我發展的能力。目前長期提供的幸福自助心理健康系列活動有:情緒改善活動。此活動設計的理論依據是,美國心理學家阿爾伯特•艾利斯提出的合理情緒療法。它著眼于個體的不合理認知,通過改變個體對己、對人或對事的看法和態度來改善心理問題。此療法認為人的情緒來自人對所遭遇的事情的信念、評價或解釋,而非來自事情本身。其次,感恩活動。積極心理學的大量研究證實,感恩能夠帶來一系列心理上、身體上和人際關系上的益處。如,積極心理學家RobertEmmons教授,在其《Thanks!HowPracticingGratitudeCanMakeYouHappier》一書中提到,日常保持感恩心態可提升幸福感25%。僅僅堅持寫感恩日記3周,即可帶來更好的睡眠和活力。第三,八段錦活動。身心密切聯系,健心也需強身。“八段錦”,歷史悠久,是我國醫療體育的瑰寶之一。本活動推廣的是“鄧鐵濤八段錦”,整套動作柔和連綿,滑利流暢;有松有緊,動靜相兼;簡單易行,功效顯著,適合日常練習。
3結語
黨建工作是面對人的工作,要以人為本,人是心理學研究對象及內容。運用心理學方法,借助手機打卡APP,可有助于發揮黨建工作中人的能動性、積極性,幫助有效提高黨建工作的實效性,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
參考文獻
[1]葛暢,史成宇,曹靜.提升高校研究生黨建工作實效性[J].上海黨史與黨建,2016(4):40-42.
[2]侯英梅.心理資本視域下大學習者黨員“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路徑芻議[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18(6):63-65.
[3]譚皓恬,趙洪校.團體心理輔導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J].山西青年,2018(14):141.
[4]趙如劍.心理檔案架起一座溝通橋梁———華電漯河發電有限公司創新黨建工作調查[J].當代電力文化,2018(4):46-47.
[5]羅京濱,曾錚.大學團體心理輔導實操指南[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9.
[6]鄧鐵濤,白家禎,曾一玲.八段錦———鄧鐵濤健康長壽之道[M].廣州:廣東科技出版社,2013.
作者:梁婷 鄧鑰瓊 單位:中山大學新華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