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企業復工復產難原因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為進一步了解肺炎疫情下企業復工復產存在的主要問題,近期,中國人民銀行景德鎮市中心支行對轄內54家不同行業類型的企業開展了快速調查。調查發現:勞動力到崗不足,招工難和被迫裁員壓力并存;產業鏈未完全貫通,全產業鏈復工復產格局未形成;市場需求大幅縮減,庫存積壓問題嚴重;資金流狀況緊張,資金鏈條存在斷裂風險等多因素導致企業復工復產難,亟須引起關注。基于調查的結論,文章提出了五條針對性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肺炎疫情;復工復產;企業開工狀況
1樣本情況
本次調查共選取了54家企業,涉及制造業,批發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等實體行業,涵蓋了大中小微型企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為了保證調查過程符合疫情防控規定,調查全程采取互聯網方式進行,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對企業開工情況、員工到崗及招聘計劃情況、企業產業鏈、庫存及價格情況、企業訂單、收入與利潤情況、資金鏈與融資需求情況、企業未來預期及面臨困難情況六大方面進行了詳細調查。
2存在的問題
2.1勞動力到崗不足,招工難和被迫裁員壓力并存
調查顯示,企業復工后,人員全部到崗的企業占比僅為15.22%,仍有超八成企業存在不同程度因疫情原因員工仍未返工或自愿離職的情況;部分中小微企業因疫情原因仍未返工或自愿離職的員工比例超過50%。由于人工不足,企業難以恢復到正常生產水平。調查發現,復工后69.57%的企業預計要1~3個月,甚至更長時間才能恢復正常經營,其中2.17%的企業需要1年以上的時間才能恢復到原先水平。企業普遍反映,即使恢復正常營業,企業也將陷入人員兩難的境地,即企業或因經營困難而被迫裁員,或因招工難導致生產經營恢復緩慢。
2.2產業鏈未完全貫通,全產業鏈復工復產格局未形成
產業運行需要產業鏈完全貫通,即上下游分工協作。當前企業復工復產中普遍存在原材料供給不足、物流運輸不暢等困難。調查顯示,40.43%的企業反映原材料貨源減少,供應小于需求。調查中發現,疫情除了對物流行業造成直接影響外,已經向商貿及生產制造行業傳遞,物流困難導致原材料供應不足,生產受到影響,同時當前物資采購運輸難度很大,運輸成本也有所增加。
2.3市場需求大幅縮減,庫存積壓問題嚴重
目前,轄內大部分企業下游市場除節前簽訂的合同訂單外,基本無采購意愿。企業產品(服務)銷售情況占比中,41.30%的企業原有訂單延期,居首位;36.09%的企業由于市場需求放緩,新增訂單不足,位于第二。此外,預計因疫情導致一季度全季訂單量(業務量)比2019年一季度下降的企業占比達76.09%,其中15.22%的企業預計下降50%以上。受銷售市場持續低迷、市場需求大幅度縮減的影響,部分企業出現庫存積壓問題。調查顯示,超五成企業認為市場需求下降,銷售業務以消耗庫存為主,無補庫存意愿,其中28.26%的企業認為“市場需求大幅下降,目前企業存貨水平偏高,未來3個月內優先去庫存”;26.09%的企業認為“市場需求降低,與當前企業低庫存相匹配,未來3個月內預計維持目前庫存水平”。
2.4資金流狀況緊張,資金鏈條存在斷裂風險
從營業收入來看,82.61%的企業預計疫情導致一季度營業收入較2019年同期有所下降,其中19.75%的企業預計疫情導致一季度營業收入較2019年同期分別下降50%以上。從營業支出來看,停工狀態下,每月仍需支出的剛性成本大約占2019年平均營業收入10%、10%~20%、20%~30%的企業分別占40.24%、21.89%和21.89%,支出主要集中在用工工資、利息和房租上。從企業應收賬款回收情況來看,69.57%的企業認為總體賬期延長,但不會形成壞賬;6.52%的企業預計0~20%(含)應收賬款形成壞賬;2.17%的企業預計20%~50%(含)應收賬款形成壞賬;僅21.74%的企業認為應收賬款回收情況無變化。未來3個月,80.43%的企業有年初預計之外的新增融資需求,主要用于支付廠房租金和員工薪酬等。
3政策建議
3.1加大對城鄉居民就業的支持力度
景德鎮是傳統的勞動力輸出城市,隨著疫情逐步得到控制,本區域人員會早于跨區域流動,工人為取得收入會選擇盡快在本地企業就業。政府相關部門要積極為企業搭建線上企業招工、新員工技能培訓平臺,盡早盡多的滿足本地企業的用工需求。將重點放在對農民工就業和對中小企業就業的支持上,以補貼、獎勵、稅收減免等方式對中小企業給予必要的政策支持,防止企業由于負擔過重而出現疫情結束后大量裁員的情況。
3.2加大對全產業鏈的疏通和恢復力度
在平衡好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條戰線的前提下,除部分高危負面清單企業外,要上下游企業統籌抓,隨著規上企業和重點企業復產復工,地方政府要加大幫助中小微企業復產復工力度,補短板,補空缺,全面推動產業體系復蘇,激活產業內生聯動機制,形成真正的良性循環。建議在疫情控制后期,盡快恢復生產物資貨物運輸,暢通企業上下游產品的流通,針對因受疫情影響運輸成本增加問題,可通過補貼運費方式鼓勵運輸企業正常運營,避免產業鏈斷裂風險,帶活產業鏈條。
3.3加大對重點受創行業和企業的減稅降費力度
一是稅收政策方面,全面落實稅費減免優惠政策。對于交通運輸、文化旅游、住宿餐飲、文化娛樂等短期內受疫情重創的行業,尤其是這些行業中的中小企業,建議加大減稅降費力度。例如,適當減免增值稅,以虧損金額抵減盈利月份的盈利金額來降低所得稅,降低社保、養老、醫療等繳費率等。二是財政政策方面,給予企業財政貼息支持。對部分受疫情影響受創嚴重的企業給予一定的財政補貼,可設立專項資金,快速有效幫助困難企業。
3.4加大對資金困難企業的金融服務保障力度
一是人民銀行要保持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適度,加大再貸款、再貼現專項資金投入,為企業復工復產創造良好的貨幣金融條件。二是金融機構要積極向上級行爭取產業扶持傾斜政策,擴大授信額度,創新疫情防控類信貸產品。同時要暢通綠色信貸通道,加大對困難企業的資金支持力度,要提高貸款審批效率,更大幅度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并給予特殊時期還本付息延期支持,加大無還本續貸業務的開展,不盲目抽貸、斷貸和壓貸,不隨意下調信用評級和貸款風險分類。
3.5鼓勵企業積極調整經營模式等開展自救
在疫情防控期間,對于無法正常復工經營的企業,在停工期間,鼓勵企業通過調整經營模式、升級銷售渠道,盡量降低疫情對企業的影響。如批發零售類企業,在原有線下銷售的基礎上,可以嘗試進行線上銷售,又如房產中介類企業,對現有房源進行認真梳理,對潛在客戶進行分類,通過微信、電話等方式對客戶進行推介,為日后復工進行積極準備。同時,企業還可以通過網絡學習、網絡會議等方式,對企業職工進行業務培訓,全面提升企業員工隊伍業務素質。
參考文獻:
[1]魏翔,夏杰長.減損失降成本助中小企業渡難關[N].經濟日報,2020-02-09.
[2]徐奇淵.關注疫情對工業生產的影響[EB/OL].[2020-02-03].
作者:王志民 萬麗娟 單位:中國人民銀行景德鎮市中心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