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化妝品管制行政處罰狀況解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2005-2011年靜安區化妝品行政處罰案件發生數合計67起(表1),其中后期3年(2009-2011年)的57起案件數較前期4年(2005-2008年)的10起案件數有大幅提升。這與2009年來,上海市逐步重視化妝品的監管工作,且于2011年在各區縣分局成立了專門的監管科室,在轄區內對化妝品的監管力度加強有關。反映出靜安區前些年存在對化妝品市場疏于監管的突出問題,近年來監管雖有加強,但仍處初級階段,手段和方式方法有待加強。2005-2011年靜安區化妝品行政處罰案件行業分類:美容美發等使用單位,占總案件數的79%(53/67家),銷售單位占21%(14/67家)。數據顯示,從被處罰的案件行業分布來看,使用單位的產品存在問題較多。
2化妝品行政處罰案件案值分類情況
2005-2011年靜安區化妝品行政處罰案件案值分類情況中:從處罰金額來看,使用單位歷年合計401309.96元,占總案值的70%;銷售單位170459.4元,占總案值的30%(表2)。數據顯示,從違法案值金額來看,使用單位同樣也高于銷售單位。
3化妝品抽檢情況
3.1化妝品被抽樣單位情況從化妝品被抽樣單位情況中可以看到,241家被抽樣單位中,銷售單位占83%(199/241),使用單位占17%(42/241)。
3.2化妝品抽檢不合格情況2007年開展抽檢6件,不合格數為1件;2010年開展抽檢137件,不合格數僅2件;2011年開展抽檢86件,不合格數僅為1件(表4)。銷售、使用單位各有2件不合格。在化妝品抽檢工作中,對銷售單位的抽檢達到了83%。而對化妝品使用單位的抽檢只有17%。而實際對消費者產生危害性較大的往往存在于使用單位之中。在不合格產品的報告中,使用單位與銷售單位各占50%。
4對策
4.1加強對化妝品使用單位培訓及宣傳的力度按照“高起點、外向型、國際化”的發展思路,靜安區始終堅持雙高戰略,從行政執法力度上來說,長期保持著嚴監管、重處罰的高壓態勢。由于監管部門的側重點傾向于處罰力度,忽略了對化妝品使用單位的宣傳、培訓、指導等工作,往往導致“一罰了事”、“屢罰屢犯”的尷尬局面。因此,監管部門必須轉變工作重點,將事后監管轉變為事前培訓、指導,加強對化妝品使用單位的相關從業人員的專業知識和法律意識的培訓,提高監管效率,以此來規范化妝品使用單位的經營行為從而達到降低違法行為的發案率。
4.2加強快速檢測及日常抽檢的針對性快速檢測是有效甄別問題產品的重要手段。由于使用單位中普遍都會采用一些具有特殊功效的化妝品來吸引顧客,因此,在對化妝品使用單位的監管中開展化妝品快速檢測技術,如:檢測甲硝唑、喹諾酮、苯二胺類等,作為日常監督抽檢的輔助手段。同時不斷收集國內外相對成熟的快檢技術經驗,研究并配備一批先進的化妝品快速檢測裝備,提升快速反應處置能力水平,使快速檢測技術成為日常監管最為便捷及有力的武器。從歷年的日常抽檢情況來看,靜安區對化妝品的抽檢存在著抽樣產品不均衡、抽檢單位覆蓋面不合理等不足。由于在日常的化妝品監督抽檢工作中,大多是針對化妝品零售單位的,對于使用單位的抽檢相對空缺。然而,導致這個現象的原因是多重的,包括現在化妝品無償采樣原則,使用單位的化妝品數量無法達到抽檢數量最低標準等各種因素。可是,化妝品使用單位中所使用的化妝品卻是比較繁多,風險也比較大。因此,為規范化妝品使用單位的化妝品質量,加大抽檢力度勢在必行。
4.3建立分級管理制度對化妝品使用單位作好化妝品索證索票及臺賬記錄的要求,有條件的可以對企業建立一戶一檔便于對企業的監管。在監管工作中采用量化分級方法,每次監督檢查予以評定其優、良、差,同時以“笑臉、平臉、苦臉”的形式來直觀的表達該企業的綜合情況,以此向消費者提出警示。在相信企業自律的前提下,建議引入分級管理的制度。目前,監管部門的監管力量還比較薄弱,人員不足,方式方法單一,法律法規落后,這都是在監管工作中需要我們監管部門克服的問題。對化妝品經營企業的監管必須要有主次之分,可以考慮把化妝品使用單位及化妝品銷售單位的總部劃分為重點區域,即必須要提高覆蓋率、增加監督的頻率;而其他化妝品經營企業則分為一般區域,以飛行檢查、培訓為主。這樣既能有效的節省有限的監管資源,同時,又可以把最困難、最容易引起群發性問題的企業監管到位。
5結語
靜安區由于地處上海市中心區的核心區域,區域優勢明顯,樓宇經濟得天獨厚,各大世界品牌化妝品總部均坐落于靜安商務樓宇內。因而,促使靜安區成為了直接面對龐大消費者的化妝品終端市場。靜安區化妝品市場具有一定的區域特點,只能因地制宜、量體裁衣。作為監管部門只有努力提高監督水平,充分發揮現有的化妝品監督部門的效率和效益,才能把監管工作做好。
作者:楊宇單位:上海市靜安區食品藥品監督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