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論新醫改方案實施辦法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3月23日,中國新醫改課題組組長、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國務院城鎮居民醫療保險試點工作評估專家顧昕教授在中山大學發表演講稱,醫療改革必須走市場化道路,并直指新醫改方案“整體上還是在探索”,仍有太多模糊地帶。廣東省衛生廳副廳長廖新波出席講座并認為,新醫改方案仍有計劃經濟的思維。“很多如醫藥分家等,真正實施起來很難”。(3月24日《羊城晚報》)
一位是專家,一位是省級衛生部門的主管官員,如此直指新醫改方案“仍有太多模糊地帶”、“真正實施起來很難”,應該不是妄言。
事實上,從此前的報道中,我們也可以看出,盡管在取消基本藥物零售統一定價、公立醫院改革明晰了“政事分開、管辦分開”的原則等方面,新醫改方案有了明確的定義和判斷,并就“看不懂”的問題特地附加了名詞解釋,但相關人士對醫藥分家等方面“實施起來很難”的質疑,都讓我們對還未實施的新醫改疑竇重重。
比如,在逐步取消目前醫院15%的藥品收入加成方面,公眾的質疑一直存在。眾所周知,公立醫院收入主要包括藥品(包括耗材等)收入、診療服務收入、政府補貼三個方面。一旦取消藥品收入加成,在政府補貼不能及時足額到位的情況下,為維持自身收益,醫院必然會在提高診療費上打主意。事實上,山東等省市目前已然進行的提高診療費的行動,已經證明,公眾的質疑并非多慮。
盡管公眾對新醫改方案的出臺滿懷期待,對新一輪醫改抱有極大的期望和關注,但公眾始終明白一個簡單、樸素的道理:任何事情的解決,都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對新醫改而言,亦是如此。原因很簡單,一紙新醫改方案,顯然代表不了新一輪醫改的全部走向,具體的實施細則和現實施行,都還有待相關部門在摸索中前進。
我們只是期望,在新一輪醫改進行的過程中,一方面,那些已經確立的能使新醫改健康前行的制度和舉措,相關方面能做好督促、監督工作,促使它們在施行中落到實處;另一方面,對于那些目前階段“實施起來很難”的“模糊地帶”,相關方面要有想方設法擺脫各種利益掣肘和制度制約的智慧、勇氣與能力,用不斷完善新醫改相關制度等方式不斷實現革新與突破。因為,對普通公眾而言,我們期待的,不是一個“看起來很美,實施起來很難”的新醫改,而是“看病難、看病貴”問題能夠逐步解決的新醫改。